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46427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3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第3课压缩空气教案教科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教学目标第3课压缩空气(教材P2729)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压缩空气课型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2.知道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2.能用比照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3.能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结果。科学态度目标新授课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1.能在科学事实的根底上进行预测和解释。2.体会屡次实验能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压缩的空气可以制成救援的气垫、玩具气枪等。2.了解人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开展的关键因素。重点:通过比照实验感受空气是可以被压缩或扩张的,并

2、且压缩的空气是有弹性的。难点:使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为学生准备:注射器、水、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自封口塑料袋、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1.导入:(教学提示:出示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水的自封口塑料袋,引导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预设:轻重不同,水比拟重,聚焦空气比拟轻;状态不同,水是液态,空气是气态;)2.活动:让学生用手分别压一压两个塑料袋再放开,说说发现了什么?(预设:两者受挤压都能变形,变形后都能恢复原状。)3.揭题:我们今天来压缩空气。(板书:压缩空气)探索:空气的压缩现象1.过渡:如果将自封口塑料袋换成硬质材料的注射器

3、,空气和水还探索与研讨会像装在自封口塑料袋里那样容易变形吗?(预设:空气能被压缩,会变形;水不能被压缩变形。)变形后还会恢复吗?(预设:会。)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注射器,引导学生观察。)注射器分为针筒和活塞两局部,针筒上有刻度,单位是毫升。3.提问:如果想要验证你们的猜测,应该怎么进行实验呢?预设:用两个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堵住管口,记下刻度,将活塞向下压,再记录刻度。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帮助卡。探索与研讨探索5.研讨汇报。与研讨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的实验发现。小组1:我们组发现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进空气的注射器活塞,活塞在一定的

4、范围内会向下或向上移动,即位置会发生变化。用力向下压或向上拉抽进水的注射器活塞,活塞的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空气能压缩或扩张,水不能压缩或扩张。我们认为是微粒的间隙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这种现象。主持人:其他小组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小组2:我们有补充。我们还发现初始时,同样多的空气和水,空气很轻,水相对较重,说明空气微粒比水微粒少。且在后面向下压或向上拉注射器活塞的过程中,微粒的数量不变。小组3:我们有疑问。初始时,空气微粒和水微粒的间隙有区别吗?微粒的间隙与水和空气能否被压缩有什么关系?主持人:请大家进行短暂的组内讨论后为小组3解答。小组4:我们认为初始时,空气微粒的间隙比拟大,水微粒的间隙比拟小,微

5、粒间隙变小就意味着被压缩,所以空气容易被压缩,水不能被压缩。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6.小结: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变化是由组成空气的许多微粒的间隙发生变化引起的。活塞向下压后,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使得活塞可以有向下移动的空间,空气被压缩了;活塞向上拉后,腾出来更多的空间,这些微粒之间的间隙增大,将空间填补,空气就扩张了。而且,在向下压和向上拉活塞的前后,虽然空气微粒的间隙会发生变化,但分布应该是均匀的,水微粒就更是如此。在本环节中不仅要记录看到的现象,还可以记录空气被压缩后感受到的力。当停止用力后,会有一股力使活塞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提醒学生屡次重复实验,屡次观察和体验。让学生通

6、过画图记录实验现象,利于学生构建物质微粒概念。通过集体研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空气能压缩的原因。1.展示:出示压缩的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图片。拓展与小结拓展与小结2.拓展:指导学生进行小游戏制作空气压缩枪。(1)在注射器内吸入一些空气。(2)将橙子皮堵在注射器管口。(3)用力压活塞,管口处的橙子皮就会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4)每人射击一次,对中靶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平安提示:游戏时,注射器管口不能对着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后作业通过前面两课的探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空气和石块、水等物体一样,能占据空间。在此认知根底上,本课以及之后的学习内容是对空气的物质属性进行的更深入的研究。所以,本课首先回忆旧

7、知,聚焦问题,比拟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特点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探究主题:空气能否被压缩。然后通过比照实验,获得证据,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培养学生用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比照实验的能力和运用绘画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随后通过研讨问题,深入交流,从不同方面探讨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引导学生尝试从微粒的角度解释现象,渗透科学概念。最后通过拓展活动,联系实际,在游戏中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认识科学对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本钱课的各项教学目标。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2第三题。三、选择题。2.往瘪(bi)的篮球里不断充气,直到篮球变硬(如图),这时篮球里的气体是()。A被扩张的空气B.被压缩的空气C.没有被压缩的空气3.用注射器抽进适量的空气,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会();用注射器抽进适量的水,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活塞会()。A.很难推动B推到零刻度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参考答案三、2.B3.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