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表教材分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455716 上传时间:2023-07-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里程表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里程表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里程表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里程表教材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家好,今天我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第四课里程表一。 教材首先为我们呈现的是北京到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包括行车线路图和记录里程数的表格。表格中的数据表示的都是从始发站北京到沿途各站的里程,那么沿途中两个城市之间是多少千米呢?教材以三个问题串的 形式展开探究,借助画图先求相邻两站的里程,在求相隔两站的里程,最后直接给出算式,让学生找出所求的是那段里程。这样层层深入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由直观认识到抽象理解,让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这部分知识看似比较简单,就是简单的数量关系,用加减法计算就可以,但在班上试讲后发现,学生对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是

2、有困难的,尤其在画图过程中学生画的都不一样。那么教学中我能把握的就是一点,那就是针对教学重难点,遵从教材的设计意图,以引领学生借助画图理解数量关系为目标进行教学。一 会读图 能理解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正如教师用书中提到的,现在是一个图表的时代,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是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读懂图表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时代的需求,所以上课后我直接以谈话形式进入主题,你们在等候火车时留意过火车里程表吗?其实读懂里程表对我们的行程安排的帮助可大了,然后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让学生独立观察,指导学生从线路图和里程表中获取相关信息,最后鼓励学生将表格中的数据在线路中标出来。这样就将理解与

3、应用有机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这些信息所表示的含义,为接下来正确解决问题打下基础。二 会画图能用实物图或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路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是本节课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此教科书在三个问题串中都要求画一画来理解题意。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问题一“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最初处理这个问题时,我是直接放手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北京到保定 北京到石家庄 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一段,进而理解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但试讲中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不能准确地找出数据在线路图上分别是哪一段;有的学生没有完整的表明已知与未知的信息;

4、这些都不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而经历在线路图中画一画的过程,是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也是学会画线段示意图的基础,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先引导学生在线路图上画一画,集体订正后,鼓励学生自己画一个示意图,这样处理的好处是学生都可以经历一个在线路图上画和标的过程,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更有易于接受以直观形式呈现的信息,这更易于他们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画自己喜欢的示意图,完成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问题二“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这里是相隔两站之间的里程,比问题一而言,难度上有所增加,但数量关系不复杂,而此时学生已经经历了问题一殷实的画图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直接放手

5、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图再算一算。学生在画线段图时容易将石家庄也画在图中,这时教师可以抓住契机,及时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有效提取有用信息进行解答,这也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学习策略。三 会用图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画一画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在学生初步掌握画图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我及时向学生提问“你还想求哪一段?”,鼓励学生小组交流,并发现总结起点相同的里程问题的解答策略。在处理问题三时,我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列式计算的“813-619”。想一想他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因为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聪明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两站之间里程的方法,而接受能力稍微慢一点的同学明白算式中相减的两个数分别表示是哪一段路程,也能很快解答出来。这时再乘胜追击,鼓励学生也说一个算式,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求的是哪一段,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就被打开了。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又进行了开拓延展,可谓一举两得。总之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不是操作,而是思维。所有的操作都是实现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本节课学生经历感受着借助画图分析问题 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一方面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事探究中发现的思维提高了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