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45219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0.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2022年上海市中考物理二模汇编1. 在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A望远镜B穿衣镜C放大镜D近视眼镜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将同一发光体置于凸透镜前某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然后在电脑上记录物体和像的位置及大小。他们多次实验后记录的结果如图(b)所示。(1) 分析图(b)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当 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 分析图(b)中物距变化量和像距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可知: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 。3. 在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保

2、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若蜡烛位于光具座的 A 点处,则应在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光屏上的像一定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若蜡烛位于光具座的 B 点处,则应将光屏置于 厘米刻度处,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4. 小嘉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他选取焦距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 H 为 3.00 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他正确安装和调节实验器材,按表中的物距 u 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 v 、成像高度 h 记录在表中。焦距 f=10 厘米物高 H=3.00 厘米 实验物距u像距v像高h序号(厘米)(厘

3、米)(厘米)15012.50.7523514.01.2033015.01.5042020.03.0051822.53.7561530.06.0071260.0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 中的物距 u 和像距 v 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中的像距 v 、像高 h 随物距 u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3) 分析实验序号 4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小嘉同学就得出“当像距等于物距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这个结论。你觉得可以吗?请说明理由 。(4) 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中的像距 v 、物

4、距 u 、像高 h 及物高 H 的关系,请将实验序号 7 中的像高 填写完整。5.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他先调节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6 厘米、 12 厘米或 18 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清晰的像,可判断: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 厘米。这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6.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 ,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实验时需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是为了 (选填字

5、母 A“得到普遍规律”或 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为了保证光源的像成在光屏中央,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若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将光源置于光具座上 45 厘米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7.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得出实验结论,需多次改变杠杆受到作用力的大小、 和作用点,使杠杆始终在 位置保持平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以保证像成在光屏中央,然后应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 为止。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6、验中,应调节透镜中心和光源、光屏的中心在 。图所示为实验情景,图中实验器材 A 是 (填写器材名称),若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2 倍焦距(选填“大于”或“小于”)。9. 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 f 的凸透镜,取高度 h 为 8 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 u 、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 v 、成像情况记录在表 1 、表 2 中。 表1表2序号物距u像距v像高h(厘米)(厘米)(厘米)132.014.43.6225.016.75.3322.018.36.7序号

7、物距u像距v像高h(厘米)(厘米)(厘米)419.021.18.9515.030.016.0612.060.040.0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 3 或 4 、 5 、 6 数据中物距 u 、像距 v 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2)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 2 或 3 数据中物距 u 与像距 v 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且 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3) 小红同学计算了表 1 中物距与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小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4 、 5 和 6,判断小红的结

8、论是 (选填“正确”、“错误”)的。(4) 小华进一步分析比较表 1 和表 2 中物距与像距之和,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与像距之和最小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该猜想,他们应将物距设定在 厘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实验。10.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为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应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要调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 。将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 C 点处,如图所示,若将蜡烛置于 A 点,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此时光屏应在 两点间,光屏上的像是 的(选填“放大”或

9、“缩小”)。11. 如图(a)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用玻璃板是为了替代 。如图(b)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应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向左移动时,应将光屏向 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左”或“右”)12.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 10 厘米,若保持图中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首先调整光屏的 ,然后将光屏向 缓慢移动(选填“左”或“右”),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该像的大小与物体相比是 的(选填“缩小”或“放大”)。若将蜡烛在光具座

10、上移动 5 厘米(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光屏, 在光屏上重新找到清晰的像(选填“可能”或“不能”)。1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选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厘米。安装好实验器材后,发现光屏上呈现如图 1 所示的烛焰的像,我们可以判定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 同一高度(选填“在”或“不在”)。器材规范调整好后,移动光屏至图 2 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有一个清晰的像,比较像与物,可以得出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一个 的像;测取光屏、烛焰分别至凸透镜的距离,可以比较得出此时像距 物距。14. 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中,需要验证 (选填“浸在”或“浸没”)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11、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相等;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位于光具座上 A 点处,则 应位于凸透镜的右侧,此时若得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15 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 如图所示,平行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线,恰能在光具座右侧光屏上形成一个亮点,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将光源取下换成一根电子蜡烛,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相对物的大小,像是 的。16. 如图是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的情景,此时她的脸距“水透镜”中心的距离与“水透镜”的焦距 f 之间的关系为 A小于 f B在 f 与 2f 之间C大于 2

12、f D都有可能17. 小华同学利用焦距 f 为 15 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为 3 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实验中,所测得的物距 u 、像距 v 以及所成像的像高 h 分别记录在表中。 实验物距u像距v像高h序号(厘米)(厘米)(厘米)160.0020.001.00245.0022.501.50333.7527.002.40427.5033.003.60525.0037.504.50622.5045.006.00 (1) 根据实验序号 16 数据,分析比较像距 v 、像高 h 随物距 u 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 u 变小,

13、 。(2) 根据实验序号 16 数据,分析比较像距 v 、物距 u 的大小及发光体高度和像高 h 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i 同一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时, 。ii 同一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3)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数据中像距 v 与物距 u 的比值及像高 h 与物高的比值,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4) 根据表中信息,可以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 u 等于某一值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可以在本实验中将物体置于离凸透镜 厘米的范围中进行实验。18. 离凸透镜 30 厘米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20 厘米B 30 厘

14、米C 40 厘米D 50 厘米19. 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性质”时,小徐和小李两位同学利用焦距 f 为 10 厘米的凸透镜、几个高度相等的发光物(字母)、规格相同的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实验开始时,他们正确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小徐首先选用 A 字发光物进行实验,发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据此现象他得出:凸透镜所成的是上下倒置的实像;小李接着选用 D 字发光物进行实验,发现光屏上岀现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据此现象他得出:凸透镜所成的是左右互换的实像。(1) 比较图甲和图乙中光屏上实像的大小,判断两发光物离凸透镜的距离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2) 针对小徐和小李的实验方法、观察得到的

15、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请说出你的看法和进一步实验的建议。 20. 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 A 、 B 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 A 的焦距为 50cm,凸透镜 B 的焦距为 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所示。(1) 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选填“A”或“B”)凸透镜。(2) 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3) 小王在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实验序号 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大;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 v 随物距 u 的增大而 ;当物距等于 焦距时,凸透镜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