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44377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23.登泰山记教材梳理 大纲人教版第三册文题解读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作者作品姚鼐(17321815),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进士,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曾受业于刘大櫆,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

2、”,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櫆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有惜抱轩诗文集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背景纵览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词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他发展了刘大NF129“神气”说,认为:“凡文之体类十三,而所以为文者八,日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字词梳理1.通假字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少圜(“圜”通“园”)2.古今异义词(括号内为今义)至于古义:到今义:提起另一事的连词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稍古义:逐渐,渐渐今义:稍微,略微3.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状语汶水西流:向西济水东流:向东崖限当道者:用崖壁(2)名词活用作动词道少半:走路明烛天南: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