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439997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案背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我是第一次讲这篇课文。所以。上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这是一篇较为短小的文章,内容也较浅显易懂,只要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文章的主旨,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教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25课,本组教材以“异国风情”为专题,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课向我们叙述了作者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爱花,亲眼所见家家户户都开满鲜花的情景,突出了他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境界。

2、学生分析:学生进入五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已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找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积累了一些语言,初步有了朗读、想象能力,但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还有一定的难度。设计理念:在教学中紧扣“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句作为整节课的一条主线,抓住“奇丽、奇特、美丽”这三个关键词,以“寻找奇丽感悟奇特内化美丽”为贯穿课堂学习活动的线索,引导学生品读文本,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3、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情

3、与风俗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养过哪些花?你养花的目的是什么?你都把自己养的花放在什么地方?(或是见别人把花放在什么地方?)2、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种花的目的是让别人看的。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起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可以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要求:(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2、认读生词(1)第一组:宇宙 天性 真切 奇丽 奇特 脊梁(2)第二组:莞尔一笑 应接不

4、暇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耐人寻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接下来我要检验一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请同学们从课文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熟练。2、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从课文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3、了解季羡林本文的作者是季羡林,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他。(出示多媒体)季老曾在德国留学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作出标记。4、归纳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5、在季老眼里德国的景色是多么的奇丽,这个民族又是如此的奇特,接下来请同学们分成小组,在小组内完成以下两项任务:(1)找出文中描写德国景色奇丽的句子用“”画出

5、来。(2)找出文中描写德国民族奇特的句子用“”画出来。四、品读感悟1、感受奇丽(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应接不暇。(1)、再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读出什么?(花多)从哪可以读出来?(任何、家家户户、花的海洋、应接不暇、花团锦簇)(2)除了花多之外,还读出了什么?(花美)从哪个词读出来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3)、听老师朗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这里的花太美了,人们每天徜徉在花的海洋里,这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呀,就让我们把这种美好的感觉

6、读出来吧!2、寻找奇特(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这和我们刚才大家介绍的养花的方式一样吗?所以在季老的眼里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如果你第一次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奇怪)现在就请同学们读出这种吃惊和不理解。3、的确,在德国“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文中作者用了一句更加精辟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是那句呢?人人为我,我为

7、人人。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多媒体出示)列举事例。六、内化、升华感悟1、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例呢?2、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例子。3、小结:在社会上也是如此,无论你干哪一行,你总是在某一方面为别人服务,而在许多方面你也在接受别人为你服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我为人人”,那必然换来“人人为我”的境界。 教学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是一篇新课文,我是第一次讲这篇课文。所以。上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真研读了教材、教参,这是一篇较为短小的文章,内容也较浅显易懂,只要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文章的主旨,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但在我反复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总

8、觉得还少点什么。“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其实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想只要我们的孩子认真读书,都能理解这句话。生活中孩子们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也能举出实例。但仅仅能举出实例,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还不够,还要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德国这个民族的这一种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永远不可能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与别人一起构成这样那样的关系。要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由此,我确定了我的基本教学思路是由景到人再到理的顺序层层展开。那么如何展开?首先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

9、么奇特的民族!”这句赞叹,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通过朗读去想象奇丽的景色,通过朗读去体会德国这个民族的奇特,然后再上升到理性的东西,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当我讲完这一课反思自己的得与失时,我觉得我的这一思路是正确的。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预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总的教学脉络清晰,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思考中理解句意,从而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自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语言还不够精炼。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还是缺乏经验,在引导学生想象“景色奇丽”一部分内容时,我有点浪费时间了,处理得太繁琐,学生已经理解这段话的内容,我还是让学生反复去读去想,读得太多了,所以,在感悟“民族奇特”,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时间就显得仓促了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