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43857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文联解决人才问题调研报告 .根据*市第二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安排,*市文联党组积极行动,由党组书记牵头,通过认真研究调研内容,制定调研方案,采取发放问卷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开展了详细具体的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取得的基本经验 科学发展观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文艺界如何更好地“繁荣文艺创作,构建和谐文联”,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健全了文联各项规章制度,使机关管理的各个环节畅通有

2、序,促使管理手段、管理方式有效创新,带动了管理理念、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进步,推动了科学管理水平和科学发展能力的提高,强化了求真务实的意识,使之能够在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进而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推动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改革开放。 二是激发了活力,鼓足了干劲。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了文联机关队伍的整体素质,牢固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联络、协调、服务”的理念,推动我市文艺事业的全面和可持续性发展。 三是转变了作风,实现科学发展。通过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使文联机关转变了思想作风,完善了管理体系

3、建设,强化了服务意识和服务本领,确保了各项政策决策的公开、透明、规范。 二、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人才青黄不接 文联机关目前在职人员人(行编2人,事编6人),平均年龄四十多岁,五年之内,将有一批人退休,其中有的还是骨干力量。一旦他们退休,文联将面临着人才断层,尤其是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一些年轻的同志缺乏专业知识,难以独当一面地工作。主要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过去所进的人员中,非专业人才占的比重较大;二是机制的原因,由于编制的限制,调入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因而造成了目前这种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人才青黄不接,一方面专业人才无法调入。文联目前的人才建设状况,对于建设文化强市,繁荣发展我市的文艺事业,为我市

4、的文艺家做好“联络、协调、服务”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和困难。八县(市)文联也存在着类似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 振风杂志是文联的机关刊物,按照我们原来的设想,振风杂志改刊以后,我们打算办成双月刊,每年出刊6期,每期印刷5000册,每期费用约需2万元,全年要1万元。一直以来,财政给予振风大力支持。但经费始终是困扰振风的首要问题。最初,市财政每年拨款三万六千元,振风尚能每年坚持出版四期。以后,由于*财政紧张,经费逐年递减,振风的刊期也变得不固定,随经费情况而易。至202X年,财政拨款一万元,振风今年也就只能出刊一期。振风改刊以后,财政逐年增加至目前每年4万元,按每期经费2万计,只能出两期。是一个有着深

5、厚文化底蕴的城市,六百多万人口,202X年又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振风杂志则是市级唯一的文学刊物,曾获省优秀内刊称号。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高*的文化品位,财政支持办好一份文学杂志振风,是完全有必要的。据我们了解,周边地市,甚至*辖县,财政对文学刊物的支持都是很大的。池州每年拨款0万,桐城1万,枞阳8万。*每年四万,肯定是不足的,因此,我们只能缩减刊期,由最初设想的双月刊改为季刊,每年出四期,印数也相应减少。 三、我们的做法与措施 针对上述人才青黄不接和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经过认真研究,认识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光是等、靠、要,有些问题必须力争,有些问题还要自己设法解决。为了改变

6、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我们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是大力培养机关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形式培训他们,使他们取得专业职称,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业务水平,胜任本职工作。二是积极引进专业人才。22年,我们从宿松县文联调入姚岚同志进期刊编辑部,任振风编辑部主任。20年,*武警支队画家胡越忠同志转业到文联,我们安排他在组联部工作。他们都只有四十多岁,为文联增添了新鲜血液。目前,文联机关各项工作虽能正常运转,但五年以后,由于一批人到龄退休,文联的专业人才仍然会产生断层。为此,我们一方面物色合适的专业人才,一方面积极争取在编制内调进人才,以解决五年以后人才断层问题。 关于振风杂志经费不足的问题,除了积极争取

7、市财政支持,我们成立了振风杂志理事会,利用社会力量办好振风。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企业单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共同办好振风。就目前这种状态,振风杂志也只能办成季刊,要想办成双月刊,财政还必须加大投入。 四、我们的建议和要求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历史上产生过许多伟大的文学艺术家。市委提出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是符合我们市情的。历史上,我们曾产生过辉煌的桐城文派;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的通俗文学流派在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当代以严凤英为代表的黄梅戏就是一块响铛铛的文化品牌和艺术流派。黄梅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是我市的一张名片,经过以严凤英、

8、韩再芬为代表的几代艺术家的努力,终于从一个民间小戏种,发展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我市以黄梅戏为媒介,成功地举办过四届黄梅戏艺术节,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创造了丰硕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把黄梅戏艺术推向了世界,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了黄梅戏,知道了我们*。这也是文化和经济有机结合的成功例子。除黄梅戏之外,*的版画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可以利用这个艺术平台,着力将*版画打造成为一个美术流派,比如皖江版画派,甚至可以形成一种文化产业。国内外文化产业成功的例子很多,例如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广东的油画村、杨柳青的年画、自贡的灯展、潍坊的风筝,以及国内许多成功的文化艺术节,都是经济和文化成功结合的典范,不仅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甚至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当然,要形成一种文化产业,一是要找准目标,二是要加大前期投入。比如*的版画,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二要加强硬件建设,比如展览馆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展览馆。所以,文化强市不仅是一句口号,更要有一些实际的举措。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