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稷山500kV变电站流动红旗检查设计汇报概要doc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0.50KB
约16页
文档ID:490430187
稷山500kV变电站流动红旗检查设计汇报概要doc_第1页
1/16

稷山 500kV 变电站争创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设计工作汇报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1、工程设计内容运城稷山 500kV 变电站站址 位于稷山县东南方向 7Km 处均安村的西南侧 是山西电网投运规模较大的 500kV 变电站工程本期建设2 ×1000MVA 主变,选用单相自耦无励磁调压变压器,各级电压500/220/35kV 远期规模 3 台主变考虑本期建设 500kV 出线 3 回(至临汾变、运城变和吕梁变各 1 回) 500kV 远景出线 10 回本期建设220kV 出线 4 回(至闻喜变 2 回、稷山 220kV 变 2 回) 220kV 远景出线 12 回 35kV 不出线,仅无功补偿本期每组主变下装设 2 组 60MVar低压电容器和 1 组 60MVar 低压电抗器远期规划每组变压器下安装 5 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站区围墙内占地面积 4.8521ha ,总建筑面积 1271.91m 2其中主控楼 643.11 m 2变电站投资(暂未审定)该站的建设标志着山西电网的大动脉经由朔州-古交-吕梁 —稷山-运城,环绕整个山西中部、西部地区的 500kV 电网建设项目第三通道全面联通。

形成了山西从北到南的 500kV 主网架结构,遍及山西南北部 500kV 环网,成为连接山西北部、中部、西部地区 500kV 电网的重要枢纽变电站,为加强山西电网主网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可研报告于 2007.5.12 通过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审查本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设计招标,共邀请了河北院、内蒙院、山西院三个设计单位参加投标,在设计投标中,我院一举中标,成为本工程的设计单位初步设计于2007.10.26 通过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评审变电站工程于 2008.9 完成“三通一平”设计,进行地基处理开工建设主要设备经招标确定后, 2008年 10 月本工程正式开展施工图设计,于 2009 年 5 月全部完成经施工图审查后予以实施本工程设计以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真诚的服务,为顾客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创造效益为目标本工程从初步设计开始就确定了创优目标,并通过创优措施及创优细则的落实及多方案比较优化,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对配电装置、建筑物及总平面布置的优化,本变电站总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工程造价等技术、经济指标在省内 500kV 变电站中均属优秀,在同等建设规模、相同布置形式条件下,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初设创优目标、措施及细则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初步设计审查确定的技术经济指标,设计要努力获得行业优秀设计,齐心协力为工程达到国家级优质工程而奠定基础总体思路:本工程主要在以下方面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推荐采用新技术和新的勘测设计方案,并在勘测设计工作中考虑节省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工期和勘测设计成本全面贯彻国网公司“两型一化”思路、“三通一标”思路,通过利用通用设计成果,达到标准统一、技术进步、方便招标、安全可靠、方便运行、控制投资、保护环境、节约占地、统一形象目的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以及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2007.4.颁发的《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2006 年水平),严格控制本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合理确定主接线、设备选型、配电装置选型、并对总平面进行优化合理确定二次线系统,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和安全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我院设计质量将全寿命周期理念贯穿于工程中具体创优目标 :1)工程设计,从技术上要作到安全、可靠,从经济上作到先进,均达到国家建设和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并达到国内同类工程先进水平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力争达到:a. 变电站围墙内占地面积参照“ 2007 年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

b. 站区总建筑面积比“ 2006 年控制指标”减少 50 m2 左右c. 500kV 电气主结线按照一个半开关设计d. 采用微机监控、取消远动独立 RTU二次接线简洁,力争减少二次电缆,减轻 PT、 CT的负载e. CAD 技术的应用,出图、制表率及文字处理达 100%f. 设计中严格按我院质量管理体系执行,所有卷册,成品资料的优良品率达100%创优措施1 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我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认真执行落实设计计划与设计要求,提高设计出手质量,达到提高全院总体设计水平2 成立工程项目组,对工程设计全过程进行不定期检查,提高质量意识3 各项指标必须经反复技术经济比较,作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上节省4 设计代表服务,是落实施工图设计,满足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认真组织现场服务,及时反馈信息以弥补施工图设计不足或满足施工要求5 严格执行各项规程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6 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创优目标,措施落实执行情况进行设计优化7)加强设计深度和校核深度,力争减少设计变更和变更设计的费用坚决杜绝设计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8 技经专业的要求a.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技术政策要求b.充分调查研究,作好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佳指标。

c.基础资料可靠齐全,技术经济指标先进,造价合理d. 正确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指标、定额、取费标准e. 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作到工程投资符合政策又切合实际8.出版部分的要求a. 图纸、文件成品出版优良品率达 100%b. 图纸、文件成品出版及装订优良品率达 100% c. 加强创优意识,提高创优信心d.提高个人技术素质,增强质量观念创优细则土建部分a.总体布局功能区划鲜明 ,有所侧重、紧凑合理不设置装饰小品和花坛b.变电站大门直对主变压器运输道路c. 取消 600 以下电缆沟,站内 1m 以下电缆沟采用砖砌, 1m 以上电缆沟采用混凝土制作,电缆沟宽度采用 600mm、800mm 、1000mm、1200mmd. 二次设备就近布置,设 500kV 继电器小室 2 个、 220kV 继电器小室 1 个、主变无功继电器小室 1 个e. 围墙高度为 2.30m,采用清水砖墙附属建筑均采用清水砖墙f. 配电装置区采用碎石地坪,对下卧层场地进行防止杂草生长的处理g. 防火墙采用混凝土框架、清水砌体填充结构h. 站内电缆沟上部为平面,电缆沟过水槽顶面与电缆沟面保持水平i. 设备构支架采用钢结构杆、法兰螺栓连接,构架镀锌在加工厂完成,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

j. 主控楼房间布置功能分区明确,设计科学、合理、布置紧凑,主控楼建筑外墙采用彩色墙艺装饰面砖,立面造型与附属建筑协调统一k. 屋面采用平屋顶形式,由于坡度 2%较小,为减低施工难度和成本,不采用结构找坡,屋面设保温隔热层l. 建筑物主控室外窗宽度为 1.50m,高度为 1.50m选用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性能均良好的节能型塑钢或铝合金外门窗门窗均为规整几何矩形,不采用异型窗m.不采用花岗岩、大理石、铝塑板等装修材料内墙装修采用普通弹性乳胶漆涂刷,楼梯栏杆采用普通钢管栏杆楼地面面层统一采用普通通体瓷砖n.除卫生间外,其他房间均不吊顶电气部分a. 电气主结线500kV 电气接线组串 :按变电站远景规模 2 组主变压器和 10 回出线,共 12 个元件,组成 6 个完整串 1 断路器接线主变采用低穿进线,为减少进线长度,减少占地面积,两回出线布置在第一、二串, 2#主变进第三串220kV 电气主结线 :结合电网结构、设备选型及变电所的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论证,最终 220kV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本期双母线接线35kV 电气主接线:采用装设主变压器低压侧总断路器单母线接线方案避免因 35kV 分支短路故障切除主变,且在 35kV 母线检修时,不需停主变压器。

b. 配电装置500kV 配电装置采用断路器三列布置,高跨出线及低架横穿进线相结合的型式出线高抗布置在国网典设 D方案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去掉高抗围墙侧的道路220kV 配电装置采用 GIS 设备,出线架构采用 2 个间隔一跨的方式,间隔宽度由常规的 13m压缩到了 12.75m,以到达节约占地及投资目的35kV 配电装置采用“ T”字型布置, 35kV 配电装置总断路器直接从主变 35kV 侧引接,主变区纵向尺寸为 64.5m,将 220kV 进线避雷器布置于 35kV 母线之间, 220kV 配电装置纵向尺寸由 26m减为 25m,并取消 220kV 进线架构c. 为减少站地面积,取消出线高抗围墙侧的道路,并将高压侧支柱绝缘子安装于防火墙上d. 取消出线电压互感器侧的电缆沟 ,改为埋管e. 1# 主变进线 A、C相引线各通过 1 只支柱绝缘子接入串内,使配电装置引线简单清析f. 设备区构支架接地高度一致、方向一致,螺栓连接应紧密牢固g. 为解决接地网腐蚀快问题,本站采用镀铜钢绞线接地网h. 串内电缆沟靠近小室布置,节省电缆用量i. 所有接地引接均横平竖直j. 油漆耐候年限长、不掉色、不锈蚀。

油漆色带为黄绿相间,色带宽度均匀k. 室内接地扁铁应平直,紧贴墙面敷设l. 照明灯具安装应牢固,更换灯泡方便 , 照明开关的安装高度,宜为 1.3mm. 采用微机监控、取消远动 独立 RTU二次接线简洁,力争减少二次电缆,减轻 PT、CT 的负载电流互感器二次侧采用 1A 等级3 、环境保护措施本变电站采暖采用电暖器,没有使用燃煤锅炉,因此没有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不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本站正常生产情况下基本无生产废水排放,只有在事故情况下才会产生含油废水设有地下集油池,回收部分浮油,废水经适当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