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42843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物学名词解释温馨提示:该资料从各个试卷上复制而来,也许存在错误,如有错误或浮现超纲内容,请以课本为准。1细胞和细胞学说: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单个或多种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构造与功能单位。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构成。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学家cleiden,MJ.和动物学家Shann,T二人于19381939年间提出的。细胞学说觉得,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种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植物构造单位的思想,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生物界的地位,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

2、了起来。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本。原生质体是生活细胞内所有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即原生质体由原生质所构成。原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重要场合。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构造和功能的亚细胞构造称为细胞器。如多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微管等。4.组织:在个体发育上,相似来源,形态构造相似,共同肩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5.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

3、的桥梁,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种构造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6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内的细胞在构造和功能上的特化,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表目前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助于提高多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分化是进化的体现。7染色质和染色体:当细胞固定染色后,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重要形式,其重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染色质显出某些交错成网状的细丝。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此即染色体。8纹孔:在细胞壁的形成

4、过程中,局部不进行次生增厚,从而形成薄壁的凹陷区域,此区域称为纹孔。9.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某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送的生理功能。10.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叫做细胞周期。一种细胞周期涉及1期、S期、G期和M期。11穿孔:指细胞壁局部溶解消失而形成的直正相通的孔洞。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涉及主根和侧根两种。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2.直根系和须根系: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直根系,如松、棉、油菜等植物

5、的根系。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辨别的根系,或根系所有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称须根系,如禾本科植物稻、麦的根系。3木质部脊:在根的横切面上,初生木质部整个轮廓呈辐射状,原生木质部构成辐射状的棱角,即木质部脊。每种植物的根中,木质部脊是相对稳定的。植物解剖学上依根内木质部脊数的不同,把根分别划为二原型,三原型等。4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近来处切线相平行,子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平周分裂使器官加厚。垂周分裂指细胞分裂时,新形成的壁垂直于器官的表面。狭义的垂周分裂一般指径向分裂,新壁为径向壁。分裂的成果使器官增粗。广义的

6、垂周分裂还涉及横向分裂。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分裂的成果使器官伸长。 5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构造:顶端分生组织通过度裂、生长、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多种成熟组织。这整个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由初生组织共同构成的构造即初生构造,如根的初生构造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构成。6凯氏带: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个横向壁和2个径向壁栓质物质沉积形成的带状构造。.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根内皮层细胞中细胞壁不增厚的薄壁细胞称为通道细胞。8内来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来源或内生源。如侧根来源于母根的中柱鞘。9根瘤与菌根:根瘤和菌根是种子

7、植物与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现象。根瘤是豆科(或豆目)植物以及其她某些植物(如桤木属、木麻黄属等)根部的瘤状突起。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中,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根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与具根瘤植物有着共生关系。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由于菌丝侵入的状况不同分为外生菌根(菌丝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构造)和内生菌根(菌丝侵入根细胞内)。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真菌将所吸取的水分、无机盐类和转化的有机物质,供应种子植物,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应真菌。.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称不活动

8、中心。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合成核酸、蛋白质的速率很低,细胞核、核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线粒体也少。1共质体: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将原生质连接成的整体。1完全叶:具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称完全叶。例如月季、豌豆等植物的叶。2.叶枕:植物学上所称的叶枕,一般是指植物叶柄或叶片基部明显突出或较扁的膨大部分,如含羞草复叶的总叶柄、初级羽片,以及小叶基部等的膨大部分。叶枕是一种能使叶进行运动的构造。.复叶: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4独身复叶:独身复叶是

9、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其复叶中也有一种叶轴,但只有一种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如柑、橙等植物的叶。独身复叶也许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5.叶序:叶在茎上均有一定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叶序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互生、对生和轮生。6叶镶嵌:叶在茎上的排列,不管是哪种叶序,相邻两节的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这种同一枝上的叶,以镶嵌状态的排列方式而不重叠的现象,称为叶镶嵌。7异形叶性: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或同一植株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浮现不同形状的叶。这种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形状叶的现象,称为异形叶性。如水毛莨的气生叶扁平广阔;而沉水叶细裂成丝状。

10、8.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和其他单子叶植物叶的上表皮上具某些特殊的大型含水细胞,有较大的液泡,无叶绿素或有少量的叶绿素,径向细胞壁薄,外壁较厚,称为泡状细胞。泡状细胞一般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位,在叶上排成若干纵行,在横切面上,泡状细胞排成扇形。离层:在植物落叶前,叶柄基部或接近基部的部分,有一种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形细胞,后来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胶化,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10.叶隙:叶迹从茎的维管柱上分出向外弯曲后,维管柱在叶迹的上方浮现一种空隙,并由薄壁组织填充,该区域称为叶隙。11“花环”构造:玉米等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发达,内含多数较大

11、叶绿体,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构成“花环形”构造。芽:芽是处在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即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芽有多种类型。如按其着生位置分为定芽(涉及顶芽和腋芽)和不定芽;按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和裸芽;按其性质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按其生理状态分为活动芽与休眠芽。2.芽鳞痕:鳞芽开展时,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称为芽鳞痕。芽鳞痕的形状和数目因植物而异,是辨认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根据之一。3.藤本植物:有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统称藤本植物。依茎的性状,藤本植物分为木质藤本(如葡萄、忍冬)和草质藤本(如菜豆、旱金莲)。4分蘖和蘖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的分蘖节(

12、根状茎节)上产生腋芽,后来腋芽形成具不定根的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分蘖。分蘖上又可继续形成分蘖,依次形成一级分蘖、二级分蘖,依此类推,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位之分。所谓蘖位,就是分蘖生在第几节上,这个节位即蘖位。蘖位越低,分蘖发生越早,生长期较长,抽穗结实的也许性就越大。外始式和内始式:某构导致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即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称为外始式。如根的初生木质部和根、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反之,成熟过程是离心顺序,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这种方式是内始式,如茎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6髓射线: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间的薄壁组织,也称初生射线,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

13、在次生生长中,其长度加长,形成部分次生构造。髓射线位于皮层和髓之间,有横向运送的作用,也是茎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7.束中形成层:在茎的维管束中,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有一层具潜在分生能力的组织,称为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年轮和假年轮:年轮也称生长轮或生长层。在木材的横切面上,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每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明显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状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每一年轮涉及早材和晚材两部分。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浮现多次寒暖或叶落的交替,导致树木内形成层活动

14、盛衰起伏,使树木的生长时而受阻,时而复苏,因此在一种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种生长轮,这即假年轮。9树皮: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涉及木栓及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和木栓形成层、栓内层(如果存在)及韧皮部(统称内树皮)10.补充组织:树木的枝干上,皮孔一般产生于本来气孔的位置,气孔内方的木栓形成层不形成木栓细胞,而形成某些排列疏松、具有发达的胞间隙,近似球形的薄壁组织细胞,它们后来栓化或非栓化,称为补充组织。随着补充组织的逐渐增多,向外突出,形成裂口,即皮孔。1侵填体:木本植物近年生老茎中,初期的次生木质部(即心材)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作用。其因素之一,是由于

15、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膨大和沉积树脂、丹宁、油类等物质,形成部分地或完全地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构造,这种突起物即侵填体。12环髓带:有些植物(如椴树属)的髓,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环绕着内部大型的细胞,两者界线分明,这外围区,称环髓带,又称髓鞘。3.淀粉鞘:有些植物如旱金莲、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即相称于内皮层处的细胞,富含淀粉粒,因此称为淀粉鞘。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可做为皮层与维管柱的“分界线”。14顶端优势:植物枝条上的顶芽有克制腋芽生长的作用,因此许多植物只有茎顶芽发育得好,主干长得快,而腋芽却受到克制,发育较慢或处在休眠状态。这种现象叫做顶端优势1

16、.繁殖:植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以它自身产生新的个体来延续后裔,这种现象叫做繁殖。繁殖有三大类型,即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又称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2.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和母体分离(有时不立即分离),而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如马铃薯的块茎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即为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可分为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3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从母体分离后,直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4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由两个有性生殖细胞(配子),彼此融合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5.根蘖植物:洋槐、白杨等木本植物的根上常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不定芽可以长成幼枝条,进行繁殖。此类植物称根蘖植物。6.单体雄蕊:一朵花中雄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