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42104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5种常见病的护理常规(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节 小儿肺炎护理2第二节 小儿腹泻护理3第三节 急性扁桃体炎护理4第四节 手足口病护理5第五节 惊厥护理7 / 第一节 小儿肺炎护理一、定义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二、症状、体征1、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2、体征:肺部可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症灶较大者可出现肺实质体征。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有条件者实行呼吸道隔离,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分开收治。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4、半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

2、证患儿充分休息。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5、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6、保持呼吸道通畅。缺氧、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时予以吸氧,必要时予人工辅助呼吸。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四、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2、对易感患儿,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3、定期健康检查,按时预防接种

3、。第二节 小儿腹泻护理一、定义由多种病原及多种因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排便性状改变为特征的儿科常见病。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二、症状、体征轻者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恶心或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至数10次,粪便形状呈稀水样,有酸味,常见黄白色粉瓣和泡沫,黄绿色稀便,可混有黏液及脓血等。重者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按肠道传染病隔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传播,护理患儿前后必须进行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3、根据病情,给予口服药物或静脉补液。4、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腹痛,腹胀、代谢性酸中毒表现、脱水程度及

4、排尿排便情况。5、调整饮食。呕吐严重者应暂禁食,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6、做好臀部皮肤护理。四、健康指导1、指导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断奶,按时逐步正确添加辅食。2、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和食具消毒,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3、增强体质。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时及早治疗。4、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或过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多喝水,注意腹部勿受凉。第三节 急性扁桃体炎护理一、定义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并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要致病

5、菌。二、症状、体征1、全身症状 多见于急性滤泡性及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起病急,可有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疲乏无力、周身不适、便秘等;局部症状 剧烈咽痛、多伴有吞咽困难、呼吸困难下颌角淋巴肿大。2、体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触痛。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保持病房安静、舒适、整洁,空气新鲜、流通。3、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饮食。多饮水。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5、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高热时,先行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遵医嘱药物降温。6、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四、健康教育1、加强体格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机

6、体抵抗力。2、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3、气候变化时,及时添加衣物,避免过热或过冷。4、鼓励母乳喂养,积极防治各种慢性疾病。第四节 手足口病护理一、定义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二、症状1、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出现中枢神经损害、心肺功能衰竭。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口腔饮食的护理: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少口腔粘膜的刺激,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前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细菌继发感染。3、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阳光充足,室温18-22C,相对湿度55%-60%。4、半卧位或平

7、卧位,头偏向一侧,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静脉输液时,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速度。5、皮肤护肤: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经常更换。6、消毒隔离:患儿避免与外界接触,一般需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7、监测体温变化并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对高热者给予降温措施。患儿衣被不宜过厚,汗湿的衣服及时更换,指导家属多喂奶,已补充热消耗的大量水分。8、严格观察神志及精神状态。突然烦躁不安、心率每分钟160次/分,呼吸每分钟60次/分、肝脏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为心力衰竭的表现,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四、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合理喂养,加强体格锻炼。2、根据患儿及

8、家长的接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向他们解释手足口病的基本护理知识。3向家长讲解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饭前便后,外出要洗手,注意营养。4告知家属疾病流行季节,少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交叉感染。第五节 惊厥护理一、定义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儿多见。二、症状、体征典型表现为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向后仰,眼神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部或四肢肌肉呈阵挛或强制性收缩,严重者可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不齐,青紫或尿便失禁。三、护理要点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2、惊厥的护理包括:(1)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2)及时给予吸氧。(3)迅速应用止惊药。(4)准备气管插管和吸痰等用具。(5)专人守护,防止意外损伤。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详细记录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精神、神志、瞳孔及惊厥发作情况。4、高热的护理 高热者应及时松解衣裤以利散热,并采用物理降温。5、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观察排泄物性状,注意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四、健康指导1、注意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告诉家长高热惊厥患儿发热的可能还会发生惊厥,家中常备体温计及退热药物,发热时要及时退热。2、指导家长惊厥时按压人中、合谷穴。防止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3、及时就医,配合治疗,定期随访。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