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420883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如皋市薛窑中学 黄军【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综合因素,学会进行地理调查。2.了解我国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分析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活动过程】活动一:阅读课本91页第一、二段文字,探讨下面的两个材料,了解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材料一 青藏铁路至格尔木段全长公里的线路中,大部分路轨铺设在海拔米以上的路面上,穿过世界罕见的盐湖区,高寒低氧,干旱而多风沙,据测量,线路所经大部分地区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年中级以上的大风天气达天左右,给设计和施工都带来很多困难。由地运往的物资一年约万吨,过去这些物资几乎都是通过青藏公路运输,

2、运费贵,时间长,浪费大,现在由铁路运到格尔木,每年可为国家节约运费多万元。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管道运输里程迅速增加,运输能力大幅提升。2006年末,全国输油(气)管道里程为48226公里。其中输油管24136公里,输气管24090公里。管道输油(气)能力为66948万吨年。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日开工建设,2004年12月30日全线供气,开通了我国横贯东西的一条能源大动脉。根据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将基本形成覆盖全国的天然气基干管网。1.联系实际,说说我国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2.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交

3、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因素。活动二:阅读课本91页第三段文字,结合我国地形剖面图、三级阶梯划分和我国主要铁路线示意图1.联系初中地理知识,回忆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2.讨论我国地形、地势与交通线路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活动三:阅读课本92页两段文字,结合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分布图地表形态限制因素线路密度线路形态工程造价平原山区讨论:假设你是老板,让你在山区修建交通线路,那么你要注意哪些方面。活动四:结合课本事例,分析不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结合课本92页活动(省地形与交通线路分布)思考: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2.结合课本93页活动(城区主要交通线路)思考:从图中找

4、出城区沿什么分布?为什么沿此因素分布?根据相关知识,推断城区主干道是以东西走向为主,还是以南北走向为主?以城区为例,讨论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活动五:结合课本94页和活动一中的材料,分析当今影响交通线路建设主要因素。举例说明。思考:结合省地形图和交通线路图,从地形和交通方面分析历史上“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今“蜀道不再难”的原因。【课堂反馈】一、 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自然条件中,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最为深刻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2.下列关于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山岳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较大 B山岳地区交通运输线路,主要

5、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C一般情况下,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以铁路为主,而后才是公路 D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而且难度大3.历史上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是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逐渐萧条的原因是 ( )A水源供应不足 B战争迫使人口迁移 C政治中心的转移 D交通条件变化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咸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45题。4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 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5影响塔里木盆地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

6、土壤 C. 地形和水源 D土壤和水源6山区公路多呈“之”型延伸,主要是为了 ( )A降低道路坡度 B经过更多的居民点C减少建设工程量 D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二、判断题7在断层处可以修建交通线路。 ( )8我国的地形地势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表现为东密西疏。 ( )9当今世界,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主要是地形。 ( )三、综合分析题10.读下图回答:该地区地形基本上以_米等高线为界明显地分为_ _ _和_两类地形区。观察图中居民点分布的特点是_,_,其原因是_。城区为当地较大城市的有利条件是 _。图中的条件为城市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_。【巩固提高】一、 单项选择题1.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7、)山区一般土地肥沃,便于农耕,是城市发育的理想环境 世界的城市都位于平原上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凉爽的高原地区 平原、高原和山区都会有城市分布A B C D盆地地形封闭,对外联系不便,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随着一系列铁路、公路的修建,如今蜀道不再难。回答24题2.关于省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西部较稠密,多之字型分布 B西部较稀疏,多之字型分布C东部较稠密,多之字型分布 D东部较稀疏,多网状分布3.成昆和宝成等铁路的修建,说明 ( )A地形是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决定性因素B在山区修建铁路的费用已经不再昂贵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掌握了更多的工程技术D人

8、们可以在任意环境条件下修建铁路4.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建设必须先行。这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较长 B提供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收入C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投资回报较高,实现持续发展读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回答57题5西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复杂,交通建设明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条件恶劣 B人口稀少,经济落后C资源贫乏位置偏僻 D地形地质极为复杂6.跨越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铁路线是 ( )A襄渝线 B川黔线 C宝成线 D成渝线7图中所示地区东西部交通线路密度有很大差异,影响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资源 D地形二、判断题8.在

9、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 ( )9.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区交通建设的工程造价要低的多。 ( )三、综合分析题10.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参考答案】课题25: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活动一:1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2自然因素:地形、气候、

10、水文。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活动二: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交通线路密度第三级阶梯最大,第二级阶梯次之,第一阶梯最小。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为平原和丘陵交错分布,也是我国各大平原所在地,修筑道路受地形限制少,各类交通线路较多,线路密度大。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之间,为我国高原、盆地、山脉相互交错分布区,交通线路密度明显比第三级阶梯低。第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谷岭并存的高寒地区,因而成为我国交通线路最稀疏的地区。活动三:地表形态限制因素线路密度线路形态工程造价平原少大网状分布低山区多小呈“之”字高山区交通

11、建设的一般原则:线路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线路一般呈“之”字或“8”字型(线路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坡和断层、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避免占用耕地、避开农田水利设施。活动四:1。盆地中部为平原,交通线路受地形影响小,以连通各聚落为目的,交通线路呈网状,川西山地高原受地形的限制,修筑交通线路时,为了避开高大的山脉,多沿河谷、山谷延伸,呈“之”字型。2地处我国西部山区,地形崎岖,而黄河谷地较宽,地势相对较平坦,黄河又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因此,城区交通沿河分布。受地形和城市形态的影响,市区主干道也以东西走向为主

1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的形态、密度、分布、规模等。活动五: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如瑞士与意大利之间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成昆铁路,连接英国与法国的海底隧道等。在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高,自然条件中的地形因素往往成为影响人类活动的决定性因素。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地形十分封闭,导致当时的人们出行十分不便,因而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人们可以修建隧道、桥梁穿越高山和峡谷。因而,出入川渝地区的交通线路增多,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川渝地区对外联系困难的封闭格局,如今“蜀道不再难”了。【课堂反馈】一、 单项选择题1B 2C 3D 4D 5C 6A 二、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