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420273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第二节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 昆一中经开校区 邵维强教材分析: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学生还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已有惯性的概念。本节内容是力学的重要章节,有承上启下作用,后面力的平衡、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的学习都需要用到力的合成知识。本节内容是力的合成的特例,是高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基础。贯穿本节内容的“等效替代”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深刻影响。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与反方向的二力的

2、合成情况。3.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概括的关键能力。 4. 让学生体会“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合力分力的概念的建立,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与它们的合力的关系的认识。难点:组织、指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同一直线上的两分力与合力的关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合力分力的概念,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第二课时完成二力合成的应用。四、实验器材:自制力的合成演示器、砝码、弹簧秤、橡皮筋、细线五、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观看汽车拉箱子的精彩视频,引入课题。将视屏中的情节简化成同一直线上的两种受力模型

3、,并假设箱子在两种情况下都沿着相同的路面以相同的速度匀速运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这两种情况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活动2:让两名女生一起提起水桶并使水桶静止在空中,再让一名男生提起该水桶,同样使水桶静止在空中。引导学生对比得出后一名男生对水桶的力F与前两名女生对水桶的力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进而引出合力分力的概念。(二)新课教学1.合力与分力板书: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2. 用几个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合力与分力,强化等效替代思想。例:数只蚂蚁才能搬动一片树叶,而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搬动它

4、。甲壳虫和蚂蚁对树叶的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甲壳虫的力就是合力,蚂蚁的力就是分力。 3.探究同一条直线上的两分力与合力的关系(1)猜想假设问题1:如图甲,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力F来代替F1、F2 ?问题2:如图乙, 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力F来代替F3、F4 ?图乙图甲点拨:请学生凭生活经验提出合理的猜想,教师帮助归纳整理。(2)实验验证猜想 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用钩码重力代替拉力,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引导学生根据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进而确定合力与分力。(c)用两个相反方向的力F1和F2将橡皮筋从E点拉到E点,并记下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b)用一个力F将橡皮

5、筋从E点拉到E点,并记下F的大小和方向(a)用两个相同方向的力F1和F2将橡皮筋从E点拉到E点,并记下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改变钩码数量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再做两次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大小:F=F1+F2方向:与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板书: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 大小:F=F1-F2 (F1F2)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 3. 课堂练习例题设置由易到难,例题1、例题2巩固基本概念、强化基本技能。再通过例题3的讲解,进行思维拓展,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同一直线上n个力的合成方法,提高教学的深度。例题1:如图所示,求小车受到

6、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例题2: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方向的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40N,方向水平向左,F1=60N,则F2为几牛?点拨:同一直线相反方向的两个力的合力的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方向与F1的方向相同,说明F1F2,故F=F1-F2 例题3:如图所示,物块在竖直方向受到三个力作用,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几牛?点拨:走路需要一步一步的走,做复杂问题也要分步完成,可以先求f和G的合力F再求F与F的合力。六、课堂小结让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教师做总结七、思维拓展问题1:当一个物体所受合力为0时,物体将处于什么状态?点拨: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合力为零相当于不受力。为下一节力的平衡的学习抛砖引玉。问题2: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怎么求?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做深入解释,为高中学习埋下伏笔。八、作业布置课后作业:物理课本134页 1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