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418666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九单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材单元分析 第九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一、单元教材说明: 本单元是低年段最后一个丁丁冬冬学识字的单元,主要包括下述内容:课文汉字,识字步骤和方法的“金钥匙”,五个字谜,课文一个字。编写这些内容,是为了对低年段识字策略做概括、提炼,以形成可操作的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用以指导学生今后乃至终生识字。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指导学生总结独立识字策略的同时,学生还将学习课文汉字和一个字以及几个字谜。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不但要实践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还要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 本单元另一个教学任务是认识28个字,写15个字。二、 单元整体目标: 1、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挑生字,尤其应注意回生字。 2

2、、学习独立识字的基本步骤认、想、写、用,并练习运用。 3、学习课文汉字一个字和五个字谜,了解并感受汉字的发展简史、汉字的特点,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4、认识至少28个字,写15个字。三、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教学时间:4课时)1、教学汉字、交流识字方法。(2课时);2、教学一个字(1课时)3、猜字谜和编字谜(1课时)课 题 汉字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和讨论,了解和感受汉字的特点,知道汉字演变的大概过程。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 总结画生字的方法,并尝试运用。3、 识字10个,写字7个。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和讨论,了解和感受汉字的特点,知道汉字

3、演变的大概过程。2、识字10个,写字7个。教学难点1、 总结画生字的方法,并尝试运用。2、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 “马”字的由来。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会本课部分生字、词语;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交流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去过博物馆吗?都去过什么博物馆,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好,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汉字博物馆”去看一看。认真倾听二、新课(一)自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来到汉字博物馆,我们首先要买票入内,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再给大家读一读

4、,读对了,就请进去参观吧!2、学生以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自学。 (二)诵读正确读文,互检互查。1、读出本课自己画出的生字,请别人帮助自己检查。 (三)交流理解内容,拓展知识。1、读文,师: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要问吗?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汉字的知识,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3、谁想当“汉字博物馆“的讲解员,向大家介绍这节课你所获得的有关汉字的知识。 (四)写字以人为本,激发写字兴趣。1、参观了“汉字博物馆“同学们的收获一定很大,博物馆的馆长也来到这里,要给同学们发纪念品,前提是同学们必须把本课的生字写得正确、美观,有信心吗?2、巩固识字,正确书写。 3、评

5、价书写,为态度认真,写得有进步或有示范作用的同学颁发纪念品。(五)练习1、找朋友汉gu 铸tong距gui 需xu似ju 范hua龟si 统biao兽shou 标zhu骨han 化fan2、本课的生字里,哪几个字能组合成词?如:容易学生以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自学。读文互检互查提出疑问交流汇报收集的资料指名讲解复习巩固生字认真书写评价自主练习指名回答三、交流识字方法1、同学们,学习了这么久的汉字,你学会了哪些识字方法呢?2、识字方法交流会: 你能把你的识字方法概括一下吗?3、小结:认、想、写、用指名交流参照书上内容理解牢记方法板书设计 汉字独立识字的方法:看图认字、看上下文猜字、看拼音认字、听别人

6、读、部首、音 序查字等。独立识字的步骤:认想写用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生字,学习课文,了解汉字演变的过程。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复习生字1、出示词语认读2、听写3、同桌订正认读听写订正二、创设情境,再读学文课件出示:小导游带领大家继续往前走,听到一阵吵闹声,原来是生字王国的一些人在吵架,他们每人身上都有一种字体的字,有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他们都说自己的年龄最大、历史最长。怎么办呢?让我们同学来给他们评一评吧!从课文中找找答案。1、学生默读课文。问:课文中都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字体?2、分小组来研究每种字体的年龄和历史。要求:每

7、个小组针对自己所研究的种类,通过读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一段讲的是这种字体,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能说明他的年龄和历史。3、全班进行汇报。给这些字体按年龄排出顺序。象形字小篆隶书楷体。4、欣赏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同学们通过读课文,给他们排好顺序,这下他们不再吵了,为了感谢大家,他们要带领我们去他们的家里参观。认真听默读课文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研究全班交流汇报记忆汉字演变过程欣赏作品三、拓展活动1、课件出示:丁丁带领大家继续旅游。来到一所医院,这里的病人身上的字都是些不规范的字。如:白菜的菜,草字头下面是才。如:酒,三点水的右面是九。还有一些广告中经常出现的别字、繁体字。2、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病人病在哪里

8、?3、师小结:这些病号全都是因为有些人使用了不规范的字造成的。其实,从1956年开始我们国家就在国内推行简化字,也就是我们平时所学习和书写的字。所以我们一定要书写和使用规范、准确的汉字,以免造成汉字王国的病人太多。听请要求观察和汇报倾听四、总结,布置作业丁丁说:“同学们,我们的旅游到此就要结束了。这次旅游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汉字王国的国王对大家表示感谢。最后国王还想麻烦大家一件事情:请同学们作一下生字王国的小医生,用心找一找生活周围还有哪些不规范的字,找出来后诊断治疗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这个忙吗?看谁诊断好。牢记作业要求板书设计 汉字 (贴“马”字的演变过程6幅图片)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正楷正

9、楷简化字课后反思课 题 一个字教学目标1、读谜语故事,能猜出字谜。认字13个,写字8个。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编字谜。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重点1、读谜语故事,能猜出字谜。认字13个,写字8个。 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编字谜。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猜谜语,随文学习生字。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谜语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几则谜语,看谁聪明,能把它们猜出来。 1、教师出示第一

10、个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引导学生猜字谜。 2、出示三条字谜: (1)一边绿,一边红。红的怕水,绿的怕虫。 (2)上不在上,下不在下,天没它大,人有它大。 (3)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 让学生在小组里猜,最后一条比较难,可由教师讲解。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猜字的文章。 听谜面思考猜谜语二、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读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画出来。 2、学生在小组里认读生字。 3、教师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读课文,画生字小组内认字读词语、正音三、朗读课文,加深理解。 1、请同学们自己再次默读课文,找一找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读完了这个故事,你猜出谜底

11、了吗? 3、学生猜出谜底,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解决商周、秦汉、唐朝、宋朝这些问题。 4、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不甘落后”这个词,并用它再说一句话。 5、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了解“才思敏捷”。 谁来读一读才思敏捷所在的句子?你从哪儿看出唐伯虎才思敏捷?咱们班有没有才思敏捷的同学? 6、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了解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这三个人是什么时候的文人。 7、指导学生写生字。质疑指名读课文指名说谜底说理由理解“不甘落后”造句理解词语读相关句子说理由认真观察、书写四、拓展练习,发展能力。 1、让学生为“口”字编字谜。 要求:谜底必须是“口”字,至少有一有一无两句话,有什么、没有什么要能对上

12、。 2、继续拓展为其他字编谜语,评选班里的谜语大王。编谜语评选谜语大王板书设计 一个字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有 无 古代 现代 善人 恶人 右边 左边 高个 矮个 商周 秦汉 智者 愚者 后面 前边 嘴上 手上 唐朝 宋朝 听着 看者 中间 外边 跳着 走着 谜底:口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猜谜语练习教 学 过 程教 学环 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一、谈话激趣。主持人:同学们好,“生字大闯关”节目又与您见面了,我是主持人,今天,我们要去字谜城一游,途中要闯过五个关卡,优胜者得到丰厚的奖品,快随我一起闯关吧!倾听二、猜字谜读一读:女字多变化女和马字在一起,我有一个好妈妈;女和古在一起我姑是个科学家;女和老字在一起,我和姥姥在乡下;女和且字在一志,我和姐姐上学啦;女和未字在一起,我的小妹真听话。读要求思考回答三、填一填: 女和丑字组成();我们都是小()()。 女和乔字组成(),我们从来不撒()。女和生字组成(),人人都有一个()。女和息字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