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41831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赵州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赵州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赵州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赵州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赵州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赵州桥》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赵州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赵州桥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五册第五组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课文语言准确,简练,又不乏生动。短短的几百字,不但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并对设计的美观加以描绘,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进入到中段的学习。在阅读方面,他们具备了一定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借助享典提前预习,自学生享新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读文章后,能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但进入

2、新的学段,阅读的要求提高了,有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比较单一,阅读方法相对匮乏,还不能很好地抓住一些关键词去帮助学习,从而走进文本去深刻理解。大部分学生虽然在朗读中能把握语句的抑扬顿挫,但却不是在体会着重点句子的描写将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另外由于三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都喜欢看直观的图像,通过图像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设计理念新课程理念强调“阅读教学是教师、同学、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设计秉承这样的理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通过师生互动,促使学生在跟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品味语言、理解文意,感受说明文特点,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认识“县、济”等10个

3、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生字;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课文,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句写一段话的方法;感受赵州桥的宝贵,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感受其宝贵。教学难点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句写一段话的方法。教法学法教法:1.讲解法;2.“直观教学”法;3.“以读代讲”法。学法:1.自学法;2.阅读批注法;3.合作讨论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词。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一)播放歌曲小放牛,让学生根据歌词回答我提的相关简单问题引

4、出赵州桥,然后在屏幕上展示赵州桥图片,让学生欣赏(板书课题,齐读)。(二)从课题看,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篇写事物的文章。如果让你来介绍一座桥,你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呢?(三)赵州桥这篇课文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走一走,看一看。二、初读课文(一)要求: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二)检查反馈。1 .出示词语:赵县安济桥石匠坚固雕刻智慧砌成横跨相互抵着前爪爪子(1)读准前两行字音,区别“县”、“具”在字型上差异。(2)知道第三行中三个动词,理解意思。给“砌”组词。(3)区分第四组多音字“爪”的读音。2 .读下列词语:汶河隋朝桥墩缠绕三、整体感知(一)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及时正音。(二)

5、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怎样介绍赵州桥?每个自然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方面(指导学生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出每段要点)?(三)总结:一段话中,有些词语跟整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阅读时,抓住这些词语,能帮我们更快、更正确地理解课文。四、指导写字(一)读一读课后要求书写的生字。(二)同桌提醒书写时的注意点。(三)结合学生提出的书写难点,教师进行集中指导。重点指导:县:中间不能写成三横,倒数第二笔为撇折,不能写成竖折。参:结构比较紧凑,提醒最后三笔方向、长短、间距。击:中间只有一竖。(四)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初感“宝贵”(一)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写赵州

6、桥。(二)面对赵州桥,作者这样感叹到(出示句子,齐读):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师:是什么让作者感受到赵州桥的“宝贵”呢?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去发现赵州桥的“宝贵”之处。二、品读感悟,读懂“宝贵”(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地点、桥名、设计建造者、年代)出示:地点:河北赵县汶河桥名:赵州桥设计建造者: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年代:1300多年2 .你能把这四方面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说清楚吗?还能怎么说(变换词序)?总结:有时句子中的词语颠来倒去,能合成不同形式的句子,但是句子的意思不变。3 .读读课文的

7、第一自然段(点评朗读:同学们在读的时候为什么强调了“1300多年”?体会“历史悠久”)。4 .质疑:1300多年,这的确是悠久的历史了。但我们知道在赵州桥之前肯定还有过很多很多桥。而它们为什么没成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呢?看样子,只是说年代久远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说明赵州桥的宝贵,我们还得继续探究下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 .自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2,这段中有个长句子,挺难读,谁想来挑战一下?出示语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1)指名读,正音。(2)这段中有没有你不懂的词语?理解“创

8、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前人没有这样做过。(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的“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呢?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感受“创举”。(1)用自己简要的话概括这种“创举”。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2)根据文字提示,画画这座桥。(3)请学生上台介绍他画的赵州桥。在学生介绍画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句话中每个词都有它的作用,无法将任何一个删除(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4)让我们来看看真实的赵州桥图片,看看你画的是不是与

9、它相像(出示赵州桥图片)。(5)同学们,仔细地看看这座桥,开动你们的脑筋想一想,赵州桥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作用?(6)课文是怎么介绍这种设计的作用的?指名读找到的句子。课文的这一句话清楚地介绍了“这种设计”的作用。作者用什么词把几个作用连接在一起(既”又,,)。“既”又,,”是一组关联词语,它能把有关联的两方面内容连接起来。你能用“既,又,,”说句话吗?4 .感受“坚固”。(1)师:一种建筑物能在世上存留几百年,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赵州桥却存留了1300多年。想像一下,这1300多年的岁月里,赵州桥会经历哪些磨难?(2)交流想象。总结:据统计,这1300多年,它经历了10次大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

10、震。1963年的特大洪水已经淹到拱桥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人们担心拱桥会毁,然而它依然安稳地横卧在汶河上。赵州桥如此坚固,这都得归功于它巧妙的设计啊!读到这里,你除了感叹桥的坚固,还在感叹什么(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怀着对桥的赞美,对劳动人民的崇敬,再来读读这句话: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5 .改写语句。(1)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是这段的总起句,我们一起来读读。(2)“雄伟”这个词能不能概括整段的意思呢?怎样改更合适?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吗(交流改法)?

11、(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这段能不能让我们感受到赵州桥的“宝贵”呢?2 .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十分美观?3 .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师:这些都是“龙”的图案,再读一读这几幅精美的画面,相信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更多。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2)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生动的画面吗?(3)赵州桥只有这三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吗?(4)能工巧匠们把龙雕刻活了,作者把石龙写活了,你能把这些文字读活了吗?读一读桥上这些精美的图案。(5)出示几幅生动的云朵图片,仿写:天

12、上的云朵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你能把它们写活吗?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4.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坚固”而第三自然段写了桥的“美观”。文中哪句话把“坚固”和“美观”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请大家用波浪线把它划下来(认识过渡句,了解过渡句的作用)。三、感情朗读,升华“宝贵”(一)学了课文,你能简要介绍赵州桥吗(提示学生要从几方面,有条理地介绍)?(二)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是不是能深切感受到赵州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了,用自己的话说说:因为赵州桥,它表现了,所以。(三)赵州桥不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让我们自豪读一读: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四、跳出文本,寻找“宝贵”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能从很多途径去获得它们的知识,你会从哪儿去了解更多的历史遗产呢?让我们去找找它们,读懂它们,相信你也会同今天学的赵州桥一样,了解他们的独特之处、宝贵之处的。板书设计19.赵州桥长 智慧、才干(简笔画)Y雄伟宽L材料、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