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41785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一师一优课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学设计:5.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3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案例教学,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四、教学重点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五、教学难点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

2、业网点的影响。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及课件。七、课时安排建议用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建议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围绕一些问题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发了青春。【思考】以扬州的兴衰,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1.理解:交通运输线路对

3、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交通线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的影响。2应用:能结合案例,分析交通对聚落和商业的影响。学生用书P80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主要交通线变化的影响表现典例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嘉兴市: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某种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大运河沿岸城市:清末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发展缓慢,但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株洲:沿铁路发展;武汉:沿长江分布。(2)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如美国的波士

4、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由主要的高速公路及铁路等运输干线相连。图表导读1读教材图5.6株洲城市略图、图5.7武汉城市略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株洲市区扩散有何特点?(2)图中武汉的区位有何优势?(3)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分布有何特点?(4)两幅图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市区沿着京广线、湘黔线扩散。(2)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3)具有明显的沿江分布特点。(4)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很大。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地形区交通运输布局状况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小平原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大2.影响

5、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1)交通最优原则:商业网点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2)商业中心: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3)集镇图表导读2读教材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5.8中的等高线,山区居民点分布的地形有什么特点?(2)分析图5.9,观察在平原地区的居民点分布有什么特点?(3)观察两图,分析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在分布上有什么异同?提示:(1)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山谷。(2)分布在公路的沿线地区。(3)相同点:都分布在人口相对密集,联系方便的公路两旁;大都靠近商品生产地。不同点:

6、山区的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大。学生用书P81P82交通运输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许多城市发展的变化,引导学生探究城市发展的原因。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融会贯通1聚落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越来越深刻。2平原地区聚落空间形态与河网密度的关系地势平坦开阔且河道较少的平原地区,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而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往往是沿河道伸展,平面形态多呈带状。【典例1】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

7、方式变化对城市形态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路交通时代,城市一般沿河流呈带状发展B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城市沿交通轴发展C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D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解析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水路交通时代,城市形态受河流影响较大,多沿河呈带状发展;随着多种交通方式的出现,城市的形态开始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形式转变,综合交通更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答案C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教学建议:此处建议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探究交通运输线路对商业的影响。商业网点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

8、相关。1交通线影响商业网点的分布、位置商业网点的形成在区位原则方面包括市场最优和交通最优两个原则,其中的市场最优原则中需求的消费人口也受到交通最优原则的影响,所以和交通线相关的交通最优原则是最关键、最基础的原则。商业网点的要求区位原则交通运输线位置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交通最优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2.交通线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原因如下图所示:融会贯通1随着私人小汽车普及,商业中心趋于分散,商业中心辐射范围扩大。2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城郊快速道路网络形成,发达国家的传

9、统中心商业区衰落,新的商业网点配置于城市边缘交通位置优越的地方,城市郊区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典例2】 (2013高考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甲地某传统美食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自从沿线高速公路建成后,以经营该传统美食为主的餐饮业在甲地逐渐衰落,而在乙地日趋兴盛。下图示意区域中心城市M至甲地的交通线。分析高速公路建成后,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在甲地与乙地此衰彼盛的原因。解析M城市作为当地的中心城市,经济发达,且距离乙地较近,因而成为主要的食客源地;高速公路的修建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乙地比甲地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因此发展较快,并且在乙地形成了集聚效应。答案M市为主要食客源地。高速公路快捷

10、、方便,吸引M市的更多食客。高速公路在乙地有出入口(乙地来往M市远比甲地方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馆在乙地开设更多,名气渐盛,而甲地因交通相对不便,经营该传统美食的餐饮业逐渐衰落。 活动点拨 一、教材P84读图思考地区山区平原地形地势起伏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稠密交通运输线稀少密集商业网点密度小大二、教材P86活动1(1)了解情况后,完成图示。(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交通发展使交通网络更加完善,通达性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出行范围不断扩大。现代商业发展对市场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商品流通速度的快慢影响着商机,商业场所的布局对交通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提高经济效益,新型商业场所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2(1)社会实践题(要突出本地的主导性特征)。由于农村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为便于人们将多余的物品进行交易,因此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内都应该设置集市。(2)考虑到交易物品的种类和数量可能有限,因此不需要天天“开市”,只需隔几天“赶集”一次,就可满足农民交易的需要。(3)如果某集市的交通条件改善,来赶集的人可能增多,会使集市更加繁华,“赶集”的次数也可能增加;反之,如果交通条件变差,来赶集的人会减少,集市的周期也会相应延长,直至最后完全退化成为单纯的居民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