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417152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医疗保险的认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师范大学?社会保障学?期末考核关于农村医疗保险的认识姓名:万 国 琴学号:0811020528班级:人力资源管理指导老师:吴 雪 平时间:2010-12-20目录一、前言3二、农村医疗保险现状31、农村保障水平低32、农村投资缺乏,城乡差距大43、“因病致贫现象严重4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4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5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建设滞后52、政府职能不明确53、合作医疗等经办机构的工作不够标准54、医疗费支出增长迅猛 , 加重了患病农民的负担。65、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6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7四、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措施71、扩大医疗

2、保障覆盖面,重视空缺群体与弱势群体7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83、农民根本医疗保障以重大疾病为保障重点。84、建立医疗救助制度, 加强卫生扶贫工作95、政府加大投入,并出台法律法规96、加强宣传,努力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参加合作医疗10五、小结10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开展,我国的社会医保制度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已由城镇扩展到农村。使农村因病返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缓解。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社会医疗保险在农村开展的参差不齐,覆盖面也极为狭窄。农村医疗保险问题是我国农村面临新经济形式下急需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建立健全的

3、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改善我国农村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的关键所在。二、农村医疗保险现状1、农村保障水平低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 而在农村100 个人中, 只有12 人不同程度地享有商业或社会统筹医疗保险, 在大中城市这个数字那么为54。从1999 年正式实行的社会保障改革, 至今已有10.895万人受益, 其中近65%都是城镇的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 而农民享受的社会保障率极低, 作为各种商业和社会保险中覆盖面最大的社会统筹大病医疗保险的覆盖率缺乏20%。而且,农村79%的农民自费医疗,保障水平低 中国社会保障仅仅在城市开展是远远不够的, 使广阔农民享受到社会

4、保障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2、农村投资缺乏,城乡差距大多年来, 我们在经济、社会开展中沿袭的是向城市倾斜的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占全国70%的农村人口却只占有30%的卫生资源。农村医疗保险资金严重缺乏。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开展, 地方财政吃紧, 许多村的集体经济已所剩无几, 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补贴减少, 农村卫生资源将更加匮乏。3、“因病致贫现象严重目前, 在我国广阔农村地区, 医疗效劳供应逐渐市场化, 自费医疗制度仍然占主导地位, 农村医疗效劳费用不断上涨, “因病致贫、“有病难就医在农村已不是偶然现象, 农民对看病就医心存隐忧。近年来农民医疗费用的攀升超过了农民实际

5、平均收入的增长幅度。许多农民已无力承当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形成“小病拖,大病抗的普遍局面。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矛盾突出,必须改革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否那么农村医疗卫生工作,如方案生育、传染病、流行病的管理控制等问题,都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说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首先,缺乏鼓励机制农民参保热情不高,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大病统筹为目的的,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负担。而患大病具有偶然性,因此,农民会因为患大病的几率小而不愿意保险费参加统筹。其次,管理存在漏洞, 筹资力度不够,个别地方出现了一些违反中央关于新型农

6、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政策和试点指导原那么的做法。此外,无视地区间差异,造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农民医保的问题。三、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制建设滞后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根底是不行的。2002年10月公布实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也明确指出:“农村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农村生产力、振兴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开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这样一个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举足轻重的大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相应的政策法那么、实施方法,制

7、定具体规定就会各不相同。即使是杭州地区相邻的区县政策规定也差异很大,农民享受的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这项制度的可信度。2、政府职能不明确政府的管理职能未恰当发挥,未明确自身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角色一些本应该由政府承当的效劳和产品,政府将其转由市场提供,使农村较贫困的缺医少药的人口无法获得根本的医疗卫生效劳。而一些本应主要由市场提供和分配的医疗效劳资源,政府却在负担。长期以来,政府过分依赖直接提供医疗效劳,过分集中控制医疗设施,而对由政府支配的金融、信息和规章制度工具,那么利用得太少。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穷人患病能拿得出钱,富人得病能拿出钱,但是怕年年交钱不生病,明摆着吃亏。很多农民直言不讳

8、地表示对村乡干部工作的不信任,对政府政策多变的担忧3、合作医疗等经办机构的工作不够标准管理好运作好合作医疗基金,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机构,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经办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水准的专业知识。但是,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甚至存在“四无的问题:无正式机构、无专职人员、无工作经费、无标准制度。兼职经办人员较多而且变动频繁,报销审批程序繁琐,患病农民报销时意见很大。基金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透明度不高,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挪用贪污等违规违法现象。4、医疗费支出增长迅猛 , 加重了患病农民的负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如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医疗费用的急剧膨胀已经给我国财政、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

9、的负担。由于“医疗领域中的不确定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市场失灵。所以现实中,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以药养医,辅助检查工程过多、药价偏高,导致住院费猛涨的不良现象依然存在。不少医生在巨大的批零差价诱惑下,开大处方、用贵药、乱检查甚至拿回扣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象一方面造成了医药资源、国家的财政的巨大浪费,同时也给病人尤其是农民群众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并且人口老龄化、高新医疗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医疗效劳需求的多样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增高、公共卫生体制不健全可能带来突发事件等等原因还会继续导致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实现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仍然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

10、一个难题5、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差。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资源多集中于地区性的中型或大型医院,一些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的根底设施那么长期得不到有效改善。从城乡来看,医疗卫生资源那么被集中投放于城市,占总资源的80%,其中2/3又集中投在大医院。可见,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存在极大的不合理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2000年医疗卫生效劳报告中披露,191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公正指数中,中国排188位,在所有成员国中居倒数第四,是最不公平的国家之一。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农村人口的医疗可及性差,导致了广阔农村地区农民小病不看,大病看不起,看大病那么意

11、味着倾家荡产,因病致贫。于是,农村卫生医疗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改革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一大失着。也就成了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完善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困难,群众缺乏对于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了解,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对合作医疗的财政支持都极其有限,而农民的收入增长又比拟缓慢,合作医疗面临筹资困难的窘境。即便是能够筹集起资金,合作医疗也缺乏群众根底,因为农民对合作医疗的组织者不太信任,尤其长期以来政府的信用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政策落实的信心,很多农民渴望农村医疗保障,但对此又持疑心和观望态度,还有少数极其贫困的农民对拿出10元合作基

12、金确有困难而担忧将是有去无回,因而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不高。四、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改革措施1、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重视空缺群体与弱势群体重视城镇及农村的空缺群体与弱势群体,表达了国家致力于推进社会公平、保护人权、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努力。在前面,我们提到城镇医疗保障建设实践中,仍有很多人群游离于医疗保险之外,主要有困难职工人群和城镇贫困人群,灵活就业人群,下岗职工及无业游民,大量的在城镇务工的农民工等。这些是城镇医疗保障建设中以前所无视或者还仍未得到应有重视的空缺群体,他们的根本医疗权益还没得到应有的保证。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较为赞同学者齐红明提出的,要“切实维护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利益,

13、由再就业效劳中心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为其缴纳医疗保险费用;对于无业游民,通过实行优惠政策,参保后每人由政府配送一定的保费比例, 以吸引他们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对于个体经济组织,其医疗保险费由工商部门代为收缴或者由工商部门通过各协会组织收缴,实行优惠政策与强制性措施相结合。还需注意的是,医疗保障体系中存在着弱势群体这么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他们的医疗状况更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对于弱势群体中没有工作或失去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如“残疾人就医,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给予更多的帮助。使弱势群体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能够得到享有健康的权利,不至于因贫困而放弃这一根本需求。如果不能有效地将这局部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解决

14、好,对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完善和稳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都会产生重大影响。2、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要加强对医院医疗费用的合理监控,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通过标准医疗效劳行为来减轻个人负担,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病人身上,为了控制医疗费用上升,应当把控制医疗效劳规模的扩大与内部本钱上升作为重点。根据区域卫生规模,严格新建医疗机构的审批, 严格控制现有规模的扩大,撤并不合理的重叠机构,调整理顺效劳功能。针对医药、医疗市场的混乱局面,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环节及医疗机构的监管,是控制费用上升与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途径。“通过向社会公布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发生情况等方式引导参保人

15、员就诊流向,且到达舆论和社会监督的目的。要加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力度,严格控制医院与厂家商定药品回扣率,获取高额利润的歪风,并杜绝医生给患者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加重患者负担的现象。3、农民根本医疗保障以重大疾病为保障重点。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有限,对于一般的门诊小病,家庭还可以承受得起。对于大灾大病,收入低下的农民绝对无力承当。而且,目前农村家庭结构小型化,收入增长放缓,各种税赋持续增长,负担过重。因此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我们建议在广阔农村地区,应当以市、县为单位首先建立农民重大疾病保险。农民重大疾病保险的资金来源,主要采取农民集资与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法,出资比例可以因地制宜,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

16、与传统合作医疗相比,农民重大疾病保险具有统筹层次高,抗风险能力强,筹资水平低,容易筹资、管理和结算等优点。此外,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在农民重大疾病保险的根底上,开展更全面的医疗保障。第五、加强公共卫生保健工作,完善公共卫生保健体系,预防保健面向全体人民, 关系到广阔群众的公共卫生,投入低、效益好、效果显著, 能从根本上降低整个人群和国家的医药费用, 因而应继续成为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一个重点,在经费、人员、设施等方面加强投入。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与开展起来的公共卫生,妇幼保健和医疗预防卫生保健体系成效显著,但三套体系交叉重复、相互割裂,使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应结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与医疗效劳机构的调整,以现有乡镇卫生院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为根底,建立“一网多用卫生保健制度,根据其提供效劳的性质,合理解决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