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40245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考试问答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什么是免疫?免疫的功能和体既有哪些?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辨认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在正常状况下,免疫对机体是有利的,但在某些状况下,则可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映。免疫系统重要有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即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清除异物的能力,该功能过高会引起超敏反映;该功能过低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即清除体内衰老和死亡细胞的能力。正常状况下,免疫系统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或抗原抗体复合物,而对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处在免疫耐受状态,如果免疫耐受功能失调,则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测,即免疫系统辨认、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

2、胞和病毒感染细胞,避免肿瘤发生的功能,免疫监测功能过低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2. rn克隆选择学说和克隆清除学说的内容是什么?根据该学说,免疫系统如何区别“自我”和“非我”?是由澳大利亚免疫学家Bunet提出的,内容:() 在机体发育的初期,体内存在着无数针对不同抗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克隆。同一种克隆的细胞均体现相似的特异性抗原受体,辨认某一特定抗原表位。(2)胚胎期与自身成分反映的T、淋巴细胞被 “禁忌”, 形成免疫耐受,此为克隆清除。(3)出生后淋巴细胞与相应抗原的互相作用,引起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活化和分化,此为克隆选择。()分化后的所有效应细胞具有相似的特异性。 自我胚胎时期和

3、免疫系统接触过的物质;非我(抗原):胚胎时期没有和免疫系统接触的物质,如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3. 什么是免疫应答?根据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应答分哪两类?每类的特点和构成如何?免疫应答是指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引起的一系列细胞和分子的协调反映,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刺激所产生的以排除抗原为目的的生理过程,涉及三个基本阶段:抗原辨认阶段,活化、增值和分化阶段,效应阶段。 根据免疫应答辨认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固有免疫特点:(1)出生时已具有(早)()可稳定性遗传给后裔(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别不大 固有免疫构成:()解剖与生理屏障,皮

4、肤、黏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粒细胞、NK细胞()体液因子:补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适应性免疫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2)具有特异性(3)一般不能遗传()个体差别大(5)具有记忆性 适应性免疫构成:抗原提呈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 、记忆B细胞、抗体、补体、T淋巴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细胞因子。4. 什么是免疫耐受?其产生的重要机制是什么?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此时机体对其她抗原仍可做出正常的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分为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中枢耐受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后,T与细胞发育的过程中,不成熟T及细胞遇自身抗原所形成

5、的的耐受。其重要机制如下:当T及细胞分别在胸腺及骨髓微环境中发育至体现功能性抗原辨认受体阶段,T细胞抗原受体与微环境基质细胞体现的自身抗原肽-MH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和力结合时,引起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不成熟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Ag呈高亲和力结合时,亦被克隆消除。外周耐受是指成熟T及B细胞,遇内源性或外源性A,不产生免疫应答。其形成的重要机制有:克隆清除,免疫忽视,克隆无能及不活化,免疫调节克制,信号转导障碍,免疫隔离部位。5. 免疫学的前言和热点问题?免疫辨认的构造基本和有关机制,适应性免疫: TCR 、BCR 、抗原表位;固有免疫模式辨认受体。 免疫系统发生、免疫

6、细胞及亚群。免疫调节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免疫记忆,对记忆性T、B细胞的许多特性尚不清晰。microRA与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及免疫应答的调节。炎症复合体的功能。表观遗传学研究。 系统生物学研究。 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可视化研究。10、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基于免疫细胞的免疫治疗,抗体药物:CL-4抗体,针对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6.结合抗体的构造,论述其生物学功能。抗体分子的基本构造是四肽链构造,涉及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重链和轻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分为氨基端(N端)和羧基端(C端)。在重链近N端的15-/4处和轻链近N端/2区域内氨基酸的构成和排列顺序多变称可变区,其他部分为恒定区。 抗体的生物学功

7、能:特异性结合抗原,制止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激活补体,Ig、IgG与抗原结合后导致抗体Fc段构象变化,暴露出补体结合位点,使Cq可以与之结合,通过典型途径激活补体;聚合的I或细菌脂多糖可经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结合Fc受体,表面具有F受体的细胞与相应的抗体c段结合,发挥调理吞噬、ADCC、介导型超敏反映;通过胎盘和粘膜,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新生儿抗感染有重要意义;免疫调节,抗体对免疫应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调节作用。7.举例阐明细胞因子的特点与生物学活性。细胞因子(K)是一类由免疫细胞或其她组织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重要分六类:白细胞

8、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的特点:构造特点: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糖蛋白,半衰期短;产生特点:多源性,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的细胞产生,一种细胞可以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通过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效应;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作用特点是多效性、高效性、重叠性、协同性、拮抗性和网络性。 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有:增强抗感染和细胞杀伤效应,抗细菌、抗病毒;增进靶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调节免疫反映;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刺激造血细胞造血。8.列举四个T细胞亚群,简述其表型及重要功能。细胞亚群的分类有多种措施,根据T细胞所处的活化阶段,分为初

9、始细胞、效应细胞和记忆T细胞;根据体现T(细胞抗原受体)的类型,分为RT细胞、CR细胞;按体现CD分子的不同分为C4+T细胞和CD+细胞;按功能不同,分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调节性细胞;根据产生细胞因子不同分为Th、Th17细胞。 (1)C4+细胞: 0%65%为CD4+CD8,表型为TCCD+CD+CD8-,功能辨认抗原时受HC类分子限制,重要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CD8T细胞:0%3%为4-C+ ,表型为TCC3+D4CD8,重要为CD8CTL细胞亚群,辨认抗原具有MHC 类分子的限制性,重要分化为细胞毒性细胞(3)Th,表型CD3D4+ 。功能:分泌FN-,I等细胞因子,增强吞

10、噬细胞介导的抗感染免疫,特别是抗胞内病原体的感染;病理状况下,可参与迟发型超敏反映和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T2,表型 CD3+4+ 。功能:分泌L-4,IL-6等细胞因子,辅助体液免疫应答,并在过敏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5)Tc,表型DC8+,功能: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靶细胞裂解;诱导靶细胞程序死亡;释放IN-、NF-和TNF-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nr,表型C4+D2+x3+。功能:通过克制D4+和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达到免疫负调节作用。 课题有关性:C4+2的Tr功能失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因素之一。C4+CD2+Treg功能缺陷小鼠易发

11、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将正常小鼠的C4CD25+Tre过继给这种小鼠可以克制其自身免疫病的发生。9未成熟C(树突状细胞)与成熟C的区别、DC的生物学功能及应用。未成熟DC,形态星形,分布于皮肤、胃肠道、呼吸道等上皮内及实质器官间质内,高体现IG受体、Cb受体,低体现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解决抗原能力强,而提呈抗原激发免疫应答能力弱。成熟D,形态无规则树枝状突起,分布于淋巴结,脾及派氏集合淋巴管,特性性表面标志为CD、11和D8,高体现-I/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摄取、加工解决抗原能力弱,而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能力强。D的生物学功能: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应答;参与中枢及外周免疫

12、耐受的形成;参与免疫记忆的维持;分泌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 C的应用:用病原体抗原体外致敏C,通过过继回输的方式激活免疫应答,治疗感染性疾病;回输肿瘤抗原致敏的C以治疗肿瘤;预先清除移植物中的DC以减少移植排斥反映;减少DC的抗原呈递功能或用非成熟D诱导特异性外周免疫耐受,以防治自身免疫病及变态反映性疾病。简述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组织相容性抗原是在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一组能引起移植排斥反映的抗原系统,其中能引起较强移植排斥反映的抗原被命名为重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MS),编码HS的基因称为重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人类的重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又称人类白细胞抗原(A),编码HA的基因群称HL复

13、合体。 MHC的生物学功能:呈递抗原,MHC类分子递呈内源性抗原,HC-II类分子递呈外源性抗原;参与T细胞分化发育,C 分子与C+ 分化成熟有关,MC-I分子与CD+分化成熟有关,MC参与初期T细胞在胸腺中的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通过阳性选择建立T细胞辨认抗原的HC限制性,通过阴性选择形成细胞对自身抗原的中枢耐受;MHC限制性,T细胞抗原受体(TC)在辨认抗原肽的同步,必须辨认自身MC分子;参与固有免疫应答,C基因体现的产物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调控;参与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机体对特定抗原物质与否产生应答及应答的强弱受遗传控制,控制免疫应答的基因定位于MCH基因区。1.在发生同种异体移植排斥时,受

14、体T细胞是如何辨认移植物抗原的?直接辨认:受体细胞直接辨认供体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即供体的完整H分子,从而诱发免疫反映,此过程无需经历抗原摄取和加工,故应答速度快,在急性排斥反映的初期阶段起重要作用。间接辨认:受体T细胞辨认由受体APC加工解决后的供体同种异型HC分子(等同于一般外源性抗原),在急性排斥反映中晚期及慢性排斥反映中起重要作用。半直接辨认:受者T细胞可间接辨认受者AP表面MC分子提呈的来自供者HC分子的抗原肽复合物,又可直接辨认被转移到PC表面的供者抗原肽-供者HC分子复合物,半直接辨认在移植排斥初期和中晚期均发挥重要作用。同种异型MHC抗原的直接和间接辨认的比较 直接辨认 间接辨认被辨认分子的形式 完整的同种异型MH分子 经解决的同种异型MHC分子来源的肽抗原递呈细胞(APC) 供者 AC 受者 PC被激活的T细胞 D Tc 为主 Dh 为主排斥的强烈限度 强烈 较弱重要的作用 引起急性排斥 重要与慢性排斥有关对环孢菌素A的敏感性 敏感 不敏感MH限制性 不受MH限制 受MHC限制2.什么是肿瘤抗原?请列举肿瘤抗原的分类,并举例阐明其在肿瘤临床诊治中的作用。()定义: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浮现的新抗原、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体现的抗原物质的总称。(2)分类: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可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