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39536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岛版四上数学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全部备课及反思(共20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 六 单 元 备 课教材内容简析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物流中心摩托车、大货车和小货车运输货物的情境,“合作探索”中安排了两个红点问题。借助第一个红点问题“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引出对“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探究及数学模型的建构。借助第二个红点问题“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引领学生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本单元课 时数4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2. 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2、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课 时 备 课课 题: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课 型:新授课 时4-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课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物流中心图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介绍素材背景:物流

3、中心是从国民经济系统要求出发,所建立的以城市为依托、开放型的物品储存、运输、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综合性的物流业务基础设施,许多新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制造企业等都建设了许多物流中心,它们的产品分销全依靠物流中心,因此物流中心整天车来车往运输着货物。看,摩托车、大货车、小货车正在忙碌着。仔细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解决“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这个问题二、探究方法,构建模型1、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交流:用:“每分钟行驶的米数行驶的时间=车站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可以列式:9008=7200(米)2、解决完这个问题,你会解决问题“西城与物流中

4、心相距多少千米?”小组内交流汇报:每小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西城与物流中心的距离可以列式:654=260(千米)讲解概念:像这样,“每分钟行驶的米数”和“每小时的千米数”叫做速度。“车站、西城与物流中心相距的米数”叫做路程。“每分钟行驶900米”可以写作“900米/分”读作“900米每分”3、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说一说再小货车从东城驶往物流中心的过程中,分别哪个是“速度”、“时间”和“路程”吗?学生汇报:速度:每小时行驶75千米,即75千米/时,时间,4小时,路程:东城与物流中心相距的千米数。现在你能解决问题:“东城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千米?”学生交流:每小时的千米数行驶的时间=东城与物流中心的

5、距离可以列式:754=300(千米)4、你能说说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小组讨论,汇报三者关系:总结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中,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任何两个量,都能利用这三个公式中的一个求出第三个量。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再组织交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算式和数量关系式。2、自主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以讲数学故事的形式梳理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尝试解决,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清思路(先求出火车的速度,再求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方法(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四、总结你在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

6、有哪些疑惑?作业设计1、完成配套相关练习。2、与父母或朋友交流你知道的速度和路程。板书设计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教学反思:对于情境图中的问题,我放手让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独立解决,然后小组交流,这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接着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而这1时行驶的路程,正是我们所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最后再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了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课

7、时 备 课课 题相遇问题课 型新授课 时4-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借助生活实例,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结果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摘录、表格、画图等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

8、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感知情境,收集理解信息。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物流中心,车来车往,忙着运输货物。看,大货车、小货车也在城市与物流中心之间载着货物行驶着。(课件呈现情境图中除摩托车之外有关大、小货车的信息)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1: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65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5千米。 2:大货车从西城往物流中心走,小货车从东城往物流中心走,它们对着头走。3:它们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板书: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4:在物流中心相遇。(板书:相遇)刚才同学们发现了有关大、小货车行驶情况的信息,那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下它们的运动过程?师生共同表演,重点引导学生弄明白:

9、从两个地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的内涵。同桌用手互相边演示边说一说大小货车运动的过程。课件播放运动过程,观看后让学生再说一说运动过程。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同学们看,图中给了我们这么多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预设:两辆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其实要求两辆货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也就是要求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板书)这个问题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解决的相遇问题。(板书课题:相遇问题。)二、探究方法,构建模型 1运用解题策略,自主整理信息构建起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 这个题目的信息比较复杂,为了让题目简单、明了。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把题目中的已知信息和问题整理出来。开

10、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你们组内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组长注意做好记录,我们看哪个组的方法多。开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摘录法、表格法、画线段图教师示范线段图画法,线段图经常帮助我们分析题意,理解题意。线段图的用处非常大。2独立列式计算,自主解决问题构建相遇问题的算式模型。 同学们,现在你能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吗?在练习本上动手试一试。学生汇报列示以及这样列示是怎样想的。1: 654+754 = 260+300 =560(千米) 想:先求大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小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把它们加起来就是总路程。2:(65+75)4=1404=5

11、60(千米) 先求大货车和小货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行驶了4小时,所以再乘4,也就是它们4小时行驶的路程。3分析比较解法,抽象出数量关系构建相遇问题的本质模型。师生共同总结:先求大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小货车4小时行驶的路程,把它们加起来就是总路程。也就是大货车行驶的路程加上小货车行驶的路程等于总路程。先求大货车和小货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行驶了4小时,所以再乘4,也就是它们4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速度和乘相遇时间等于总路程。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1、自主练习2、3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6像工人修路、开隧道,农民挖水渠,这样的的问题是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也能用相遇问题的方法解决

12、。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工效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四、总结你在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作业设计:1、完成同步相关练习。2、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出一道关于相遇问题的题目,做一做。板书设计:相遇问题 摘录法、表格法、 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相遇画线段图教学反思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经历了三个层次,逐步建立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自主整理信息后进行汇报交流,构建了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同时凸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第二个层次让学生自主列式计算,尝试解决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算理的分析,通过生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帮助学生构建

13、了相遇问题的算式模型。第三个层次通过比较分析,抽象出数量关系,构建相遇问题的本质 模型。课 时 备 课课 题相遇问题练习课 型练习课 时6-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摘录、表格、画图等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具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梳理

14、知识,自主练习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到物流中心忙碌的场面,现在我们看看其中的大货车和客车是怎样工作的? (课件出示情境)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2千米,5小时后相遇。两地间的路程长多少千米?谈话:你能用前面我们学习的方法整理信息和问题吗? 同位合作用画线段图,摘录法,表格法进行整理。小组交流展各组的结果。(因为由上节课的基础,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追问:你认为相遇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在画线段图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各组进行总结并相互补充)二、综合巩固,拓展应用。(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课件出示)1、填一填:轿车每小时行100千米,可以写作( )机器每分钟织布480米,可以写作( )火车2小时行驶580千米,火车的速度可以写作( )4千米/时表示( )340米/秒表示( )。2、填写表格:速度12千米/时100米/分时间3秒22时2分路程240千米2500米180千米(重点让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