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394700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乡文化寻访活动计划实施组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文化寻访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寻访家乡文化传统”课题研究活动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 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 一个社会能够如 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沙溪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文化传统积淀深厚,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就从寻访我们家乡的文化传统开始。二、课题研究目的对于现代人来说,生活节奏的变化,道德观念的转变,在新思想新思潮的冲击下,一些传统的东西会渐渐淡出生活,甚而有可能逐渐的消亡。本着对 传统的忧思,对家乡的热爱

2、,在这里我们一起去寻找家乡的文化传统, 力争能深 入我们的头脑,从我们开始并进而能从影响周边的人群开始,把我们家乡的文化 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去腐存精,成为生活中的精神支柱。本次活动从实践入手,让学生亲自去寻访探究家乡隐存着的文化传统, 从 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牢记家乡的文化传统,并由此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将家乡 的文化传统自发的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在实践过程中,将发现课本之外的更 多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学习。三、课题研究的步骤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小组成员一起讨论生成课题名称、小组名称、分组规划(成立了8个小组)、选出组长,并对课题的可行性作进一步论证。各小

3、组分组讨论关于本课题将要进行的活动内容,并按照周次排出具体的时间 表。第1-3周 课题生成,召集小组成员,制定小组研究方案和计划第4-6周活动课题论证并初步实施第7-10周制定小组第一次外出探访计划及问卷实地调查并交流初步感受撰写初期小结第11-13周 根据第一次外出调查以及资料搜集情况,查漏补缺,调整活动方案准备第二次实地调查资料及问卷第14-16周 整理资料 分小组讨论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交流各组的经验以 及不足,相互答辩,从他人身上发现优点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学会聆听与合作, 并撰写进一步的总结(指导教师审核后定稿)。初期成果展示。第17-18周 各组交流此次活动感受,谈谈收获和不足。指

4、导教师参与谈论和交流。阶段二:分组设计调查问卷分成两个大组同步进行(其一,沙溪古桥探访;其二,传统节日(清明节和端午节)风俗调查)每组分工,一部分同学设计问卷,另一部分同学上网、上阅览室查询搜集相关资 料阶段三:实地调查探访由于成员较多,每组选派代表,去沙溪老镇区进行实地的调查访问, 完成调查 问卷。其余同学,继续搜集相关资料。(这是第一批前去老镇区调查访问的10个同学,站在沙溪古桥上的留影。)阶段四:交流总结不同分工的同学,交流感受,了解活动需要不同的分工来共同完成。阶段五:成果展示整理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图片和撰写论文的方式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案例及评析

5、任玲、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 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 我们 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在 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 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 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二、注意事项:1. 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 设计好调查问卷,

6、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2 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3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4. 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 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5. 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三、活动过程的指导:(一)组织形式和教师配备:1. 组织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和讨论时,可以班级为单位。学生外出 考察活动和开展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成 35人的小组,各小组独立行动。2. 教师配备:需配备

7、专职指导教师I2名,进行活动指导和活动组织工作。(二)准备工作:1 .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2. 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法、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3. 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 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活动时间:半月、活动目的:让家乡的传统文化放异彩、活动方式:1 到图书馆查书;2 把资料抄好;3制成一本活动成果录。三、活动内容:分头行动,部分学生上网查资料,部分学生到图书馆查资料。四、活动准备:先确定今天谁应该查名人,谁应该查民族风俗。然后再分别查资 料。五、行动过程: 准备好后,就各自出发(三)

8、活动过程与活动方式:1 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 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传统的诗歌、散文、小说,并初步了解家乡古代农桑文化、 军事文化、工商文化和科技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 式。2. 开展考察活动: 考察家乡的著名建筑及其特点与由来。 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 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 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 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3. 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实践活动:以下一些活动形式可供参考: 学生编写家乡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家乡风味小吃、家乡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 &旅

9、游点。 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张挂在家乡显眼处,宣传自己的家乡。 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家乡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游艺活动。* 开展题为家乡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讨论会,引导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继 承与创新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变进行探讨。4 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写一份方案。(四)总结方式:可在个人自我总结、小组内总结的基础上,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活动。总结形式 可多样,可是个人的日记、作文,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与建议,也可是在班级讨论 中的发言或资料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 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

10、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 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寻访家乡的地方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横店中学农村初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组执笔:陈 燕一、活动构想: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今天的 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甚至是地名,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 涵与历史意义。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 化。“寻访家乡的地方文

11、化”社会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了 解、继承和创新家乡的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 乡的高尚情怀,并立志去建设家乡!二、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继承和创新家乡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 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3、在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活动, 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活动时间安排:两周时间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缘由与选题的确定上完桃花源记,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家乡,很多学生 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家乡并不美。为了纠正他们认识上

12、的偏差,我启发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尽管我们在家乡生活了十几年,但大 家并不完全了解她,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啊!大家想想:我们横店有哪些特色?“编组站”、“蓝色星城”、“摊豆什”、“打糍粑”、“上庙”、“十七孔 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看来大家对横店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但没有 一个同学能系统地说出横店的传统特色, 我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访横店,开展 一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好吗? ”提议得到了学生的赞同,我把他们所说的内容进 行了一个大致的分类,通过分类,我们明确了以“寻访家乡的地方文化”这个主 题来进行研究,并根据同学们的特长确定了两个子课题:寻访家乡的地名文化、 家乡的

13、民风民俗探访。(二)活动实施过程(一周)第一阶段: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在确定了活动主题的情况下,还要求学生制订一个具体、完整的活动方 案,来指导活动的开展。活动方案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活动形式与时间安排、 小组成员分工、资料来源和途径、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活动感言、教师意见等)第二阶段:开展调查研究,填写相关调查表格。1、家乡的地名文化寻访家乡地名文化的同学,主要是要通过向长者调查访问,来了解横店的街道、 村、湾的名字的由来、传说故事、历史特色,并做好记录,最好能对横店诸多地 名得名的原因做个分类研究。2、家乡的民风民俗在确定子课题时,寻访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主题就备受学生们的青睐。这 个选题的调查方

14、式较多样,可以访问长者、可以上网查询,可以翻阅文献古籍 这个选题的材料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要求学生注意筛选,要能体现出横店或是黄 陂的特色。(注:通过多种调查方式获得的资料信息, 要进行筛选整理,然后按要求填写相 关调查表格。)(三)小组汇总,体悟探究,展示成果(一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随着活动的深入、资料积累的日益 丰富,同学们心中的疑虑也越来越多,这主要表现在:他们虽然能说出横店的一 些地名的由来、民俗文化,但对其内涵缺乏了解,加上资料缺乏,所以活动还停 留在表层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问题分类,要求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进行合 作探究,体悟家乡地名由来、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在此基

15、础上将各小组的资料 整理汇编,形成成果集。00九年十一月附(一)“寻访家乡的地方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表“寻访家乡的地方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1选题研究目的意义活动的形式和时间安排小组成员分工资料来源和途径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活动感言一附(二)家乡的地名文化、民风民俗调查表家乡的地名文化调查表(一)班级 姓名 调查时间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区街调查方式: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查阅文献( )调查内容:(家乡名称的由来及相关文化)分析总结:(用简洁语言总结家乡得名的原 因)家乡的民风民俗调查表(二)班级 姓名 调查时间调查目的:调查方式: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查阅文献( )调查内容:民风民俗现象 (名称)民风民俗现象描述概括其文化内涵结论分析: 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