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8402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双基限时练7李清照词两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基限时练(七)李清照词两首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xio销魂红绡瘦削硝烟弥漫Bq 凄凉悲戚栖息恓恓惶惶Cw 梧桐吾辈芜杂毋庸讳言Dzhn 杯盏崭新暂且辗转反侧解析A项,瘦削xu;B项,恓x;D项,暂zn。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酒临风,感极而悲者矣C怎敌他、晚来风急富可敌国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山顶千门次第开解析A项,“销魂”前:极度悲伤,后:极度欢乐;B项,“把酒”均为“端着酒”;C项,“敌”前:抵挡,承受,后:对等相当;D项,“次第

2、”前:光景,后:次序,一个接一个。答案B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东篱”暗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与后文的“黄花”相照应,“黄花”即菊花。词人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B帘卷西风“西风”指秋风,在古诗文中,“东风”常指春天,“南风”常指“夏天”,“西风”常指秋天,“朔风”常指冬天。C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是指天气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词人在这里写的是秋天时节的天气;我们现在常用这个词来写“春天刚刚变暖,还有点寒冷”的情态。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写细雨打梧桐之声,以声衬情。这雨不似打在梧桐上,倒似打在词人心上,一滴滴,

3、一声声,让人不能自抑。解析A项中“借此表达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错。答案A4李清照属于婉约派词人,但也不乏豪放派之作,从下列诗句中,选出属于豪放风格的一句()A暗淡轻花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鹧鸪天桂花)B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C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傲)D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菩萨蛮)答案C5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但是,这种心理是人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便赋无形于有形,把感情心理表现得格外形象。现实生活的空虚,使她寻求着某种慰藉,内心有所追求,想找一点精神寄

4、托,因而坐立不安,彷徨无主。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作者用“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而“晚风”,却是“急”的。借酒御风御寒,却酒少、风急、愁多,怎不悲戚?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伤心的时候,飞来了雁行,这就使她更加伤心。雁“却是旧时相识”,有两种含义:一是看到雁想起“鸿雁传书”,想起曾与她书信往来的丈夫。二是靖康之变以后,诗人虽流落在江南,却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被金人占领的家乡。现在又看到了飞雁,“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她的天涯沦落之感。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黑”字是作者的叹息,无奈而又凄迷,盼时光早逝,衬出了愁苦之深。这两句直接

5、抒写寂寞难耐的痛楚,“黑”字在此处安放得极为稳妥自然,这个“黑”字,概括了作者后半生的坎坷经历和悲惨遭遇。解析“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不是酒味淡,也不言酒量少,表达的是:再多的酒,再烈的酒,也消不了愁。答案B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清明溱湖会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_,_,_,_,_,_,扬篙如长矛列阵,下篙似巨蟒入水,场面恢宏壮观、惊心动魄,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海内外人士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当天凌晨,各乡各镇五彩缤纷的赛船就向水上集中但见大船如出水蛟龙,小船似离弦之箭许多村还在村头搭台唱戏随着一声令下,气势恢宏的会船节淹没在欢呼和喝

6、彩声中将参赛船只打扮得十分鲜艳数百平方公里的里下河地区村村竖起会船大旗ABC D解析照应“最大的水上庙会”,紧承其后,表现庙会的场面之大;写赛船的情景。答案D二、课内阅读(一)阅读醉花阴,完成78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答:_解析考查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诗中,并结合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来作综合分析。“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答案

7、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8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

8、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答:_解析首先是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认为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这三句是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

9、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二)阅读声声慢,完成910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9这首词开篇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人对其极为称道,试分析这些叠音词的表达作用。答:_解析抓住叠音叠字极富表现力的特点,结合作者南渡后的悲惨生活,自然可解。答案开首三句,七组叠词为全词定下了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寻寻觅觅”写作者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

10、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体、准确形象,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10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的含义?答:_答案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十分伤心,而此雁又像是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越发触动了悲伤的心情。三、能力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11下阕“我报路长”两句是词人的感叹,“谩”通“漫”,“枉,徒然”之意。认真揣摩这两句,结合全词,谈谈这首词表现了怎样的

11、主旨。答:_解析此题考查品味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应该抓住关键词,结合词的风格特色细加品味。答案本词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虽有出众才华,但在朝廷昏庸无能,国家前途黯淡的时刻却毫无用处的感叹。12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大多数词截然不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分析其具体表现。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风格的把握。浪漫主义的表现可以从词的内容材料、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把握、解答。答案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写梦中景象和梦中感叹;写到了传说中的“天帝”“鹏”“篷舟”“三山”等;想象非常丰富;意境极其开阔。(写出两点即可)(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点绛唇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露浓花瘦:指枝叶上露水很多,花已凋零。袜刬:即来不及穿鞋,以袜着地而走。刬:光着。金钗溜:金钗从头上滑落。溜:滑行。13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女形象?答:_答案词中塑造了一位天真活泼、妩媚多情、好奇机警而又略有几分矜持可爱的少女形象。14末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因其对人物形象的成功描写而历来为人们称道。请分析其妙处。答:_答案此句以极精湛的笔墨,通过一连串动作描写,刻画出少女“见客人来”,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去见的微妙细致心理。“倚门”即有所期待,加以“回首”,则少女窥人之憨态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