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375852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班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第四部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事故应急预案基本构造不同的应急预案由于各自所处的层次和合用的范畴不同,因而在内容的详略限度和侧重点上会有所不同,但都可以采用相似的基本构造。如图-10所示的“1+”预案编制构造,是由一种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立、特殊风险管理、原则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的。(一)基本预案基本预案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重要论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紧急状况、应急的组织体系、方针、应急资源、应急的总体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习和管理等规定。(二)应急功能设立应急功能是指针对各类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中一般采用的一系列的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等,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信、人群疏散与安顿

2、、医疗、现场管制等。(三)特殊风险管理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劫难、灾害的典型特性,需要对其应急功能作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四)原则操作程序由于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立并不阐明各项应急功能的实行细节,因此各应急功能的重要责任部门必须组织制定相应的原则操作程序,为应急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职责和任务的具体指引。原则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五)支持附件支持附件重要涉及: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如:危险分析附件,通信联系附件,法律法规附件,机构和应急资源附件,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技术支持附件,合同附件,其她支持附件等。六、事故应急预案重要内容一般,完整的应急预案

3、重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应急预案概况应急预案概况重要描述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以及危险特性状况等,同步对紧急状况下应急事件、合用范畴和方针、原则等提供简述并作必要阐明。应急救援体系一方面应有一种明确的方针和原则来作为指引应急救援工作的大纲。方针与原则反映了应急救援工作的优先方向、政策、范畴和总体目的,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避免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此外,方针与原则还应体现事故损失控制、避免为主、统一指挥以及持续改善等思想。2事故避免避免程序是对潜在事故、也许的次生与衍生事故进行分析并阐明所采用的避免和控制事故的措施。应急预案是有针对性的,具有明确的对象,其对象也许是某一类或多类也许

4、的重大事故类型。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基于对所针对的潜在事故类型有一种全面系统的结识和评价,辨认出重要的潜在事故类型、性质、区域、分布及事故后果,同步,根据危险分析的成果,分析应急救援的应急力量和可用资源状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1)危险分析危险分析的最后目的是要明确应急的对象(也许存在的重大事故)、事故的性质及其影响范畴、后果严重限度等,为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减灾措施提供决策和指引根据。危险分析涉及危险辨认、脆弱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危险分析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根据具体状况进行。(2)资源分析针对危险分析所拟定的重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涉及:1)各

5、类应急力量的构成及分布状况。2)多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状况。3)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通过资源分析,可为应急资源的规划与配备、与相邻地区签订互助合同和预案编制提供指引。(3)法律法规规定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是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前提保障。编制预案前,应调研国家和地方有关应急预案、事故避免、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有关的法律法规文献,以作为预案编制的根据和授权。3.准备程序准备程序应阐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用的准备工作,涉及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应急入伍建设和人员培训、应急物资的准备、预案的演习、公众的应急知识培训、签订互助合同等。应急预案能否在应急救援中成功地发挥作用,不仅仅

6、取决于应急预案自身的完善限度,还依赖于应急准备的充足与否。应急准备重要涉及各应急组织及其职责权限的明确、应急资源的准备、公众教育、应急人员培训、预案演习和互助合同的签订等。(1)机构与职责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反映迅速、协调有序,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机构组织体系,涉及都市应急管理的颁导机构、应急响应中心以及各有关机构部门等。相应急救援中承当任务的所有应急组织,应明确相应的职责、负责人、候补人及联系方式。(2)应急资源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危险分析,合理组建专业和社会救援力量,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多种救援机械和装备、监测仪器、堵漏和清消材料、交通工具、个体防护

7、装备、医疗器械和药物、生活保障物资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与更新,保证始终处在完好状态。此外,相应急资源信息应实行有效的管理与更新。()教育、培训与演习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应急预案应对公众教育、应急训练和演习做出相应的规定,涉及其内容、筹划、组织与准备、效果评估等。应急演习是相应急能力的综合检查。合理开展由应急各方参与的应急演习,有助于提高应急能力。同步,通过对演习的成果进行评估总绪,有助于改善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局限性,持续提高应急能力,完善应急管理工作。(4)互助合同当有关的应急力量与资源相对单薄时,应事先谋求与邻近区域签订正式的互助合同。并做好相应的安排,以便在应急救援中及时得到外

8、部救援力量和资源的援助。此外,也应与社会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物资供应公司等签订相应的互助合同。4.应急程序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存在某些必需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如:接警与告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示、通信、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顿、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等,无论何种应急过程都必须环绕上述功能和任务开展。应急程序重要指实行上述核心功能和任务的程序和环节。()接警与告知精确理解事故的性质和规模等初始信息是决定肩动应急救援的核心。接警作为应急响应的第一步,必须对接警规定作出明确规定,保证迅速、精确地向报警人员询问事故现场的重要信息。接警人员接受报警后,应

9、按预先拟定的通报程序,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告知,以采用相应的行动。()指挥与控制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往往需要多种救援机构共同处置,因此,相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核心。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程序,便于对事故进行初始评估,确认紧急状态,从而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决策,建立现场工作区域,拟定重点保护区域和应急行动的优先原则,指挥和协调现场各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等。(3)警报和紧急公示当事故也许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也许导致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手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步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示,告知

10、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可以及时做出自我保护响应。决定实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示保证公众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4)通信通信是应急指挥、协调和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保障。在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应急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上级政府和外部救援机构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通信网络。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始终保持通信网络畅通,并设立备用通信系统。()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建立对事故现场及场外的监测和评估程序。事态监测与评估在应急救援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其成果不仅

11、是控制事故现场,制定消防、抢险措施的重要决策根据,也是划分现场工作区域、保障现场应急人员安全、实行公众保护措施的重要根据。虽然在现场恢复阶段,也应当对现场和环境进行监测。(6)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行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要避免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送和人群疏散等的交畅通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7)人群疏散与安顿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核心,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当对疏散的紧急状况和决策、避免性疏散准备、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送工具、避难场合以及回迁等作出细致的规定

12、和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风向等环境变化以及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等问题。对已实行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顿,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条件。(8)医疗与卫生对受伤人员采用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核心。医疗人员必须理解都市重要的危险,并通过培训,掌握对受伤人员进行对的消毒和治疗措施。(9)公共关系重大事故发生后,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等状况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应保证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明确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对媒体和

13、公众的发言人和信息批准、发布的程序,避免倍息的不一致性。同步,还应解决好公众的有关征询,接待和安抚受害者家属。(10)应急人员安全重大事故特别是波及危险物质的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必须相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涉及安全避免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明确紧急撤离应急人员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1)抢险与救援抢险与救援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了尽快地控制事故的发展,避免事故的蔓延和进一步扩大,从而最后控制住事故,并积极营救事故现场的受害人员。特别是波及危险物质的泄漏、火灾事故,其消防和抢险工作的难度和危险性十分巨大,应对消防和

14、抢险的器材和物资、人员的培训、措施和方略以及现场指挥等做好周密的安排和准备。()危险物质控制危险物质的泄漏或失控,将也许引起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对工人和设备等导致严重危险。并且,泄漏的危险物质以及夹带的有毒物质的灭火用水,都也许对环境导致重大影响,同步也会给现场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危险。因此,必须对危险物质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如对泄漏物的围堵、收容和洗消,并进行妥善处置。5.现场恢复现场恢复也可称为紧急恢复,是指事故被控制住后所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进入到另一种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种基本稳定的状态。该部分重要内容应涉及: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撤离和交接程序;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的持续检测;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等。6.预案管理与评审改善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引文献。应当对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批准和发布做出明确的管理规定,保证定期或在应急演习、应急救援后相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改善,针对多种实际状况的变化以及预案应用中所暴露出的缺陷,持续地改善,以不断地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