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75091 上传时间:2022-09-1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业软件利与弊的实证研究摘 要作业软件作为一种新兴的作业形式,这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大软件下载中心均可轻松下载。客观题可以直接进行答案填写,主观题答题方式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有效地削弱“忘带作业本”现象。但仍难逃双刃剑的命运,利与弊慢慢分化开来,对家长和老师和学生三者都带来不同的影响。正确认识其中利与弊,合理使用目前玲琅满目的这个新产物,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临沂市朴园小学为例,通过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了四年级两个班级实际的作业软件应用现状,基于实证调查和文献研究,发现其中的利与弊并作原因分析,提出针对作业软件使用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作业软

2、件;实证研究;利与弊;对策建议AbstractAs a new form of work, operating software has sprung up in the past two years, and can be easily downloaded in the major software downloading centers. The objective question is to fill in the answer directly, and the subjective question is uploaded by taking pictures to lighte

3、n the burden of the bag and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phenomenon of forget to take the work book. But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escape the fate of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slowly differentiated,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parents, teachers and the three st

4、udents.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ational use of the Ling Lang everywhere this new produc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This paper takes Linyi City Park Park Prim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education experiment method,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inte

5、rview method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of the fourth grade two class practice,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fi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reasons,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use of software operation.Key words: operating

6、 softwar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countermeasures 引 言随着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技术的普遍使用,移动学习快速走进学生的学习,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转变。作业是教育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也是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辅助工具。现在在很多公立小学中,都要求统一下载“作业盒子”等作业软件来作为课外作业的补给,在这种新兴的辅助作业形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作业的布置和完成,移动学习形式的优势清晰可见。除了强大的系统智能自动批改,数据快速分析,结果即时反馈,师生活跃互动等优点。作业软件还能够对学生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

7、成的课后作业完整地进行管理和记录,可以实时有效的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软件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妥善处理问题,最大化发挥它的优势,合理化使用,一定会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兴的作业软件较之传统的纸质作业形式,有着即时化、便利化、智能化的优势。本研究以作业APP平台作为载体,把它实际应用于小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工具加盟到课后作业,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赋予一种全新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利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找出作业软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思考如何正确使用,让移动学习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一、概念界定(一)移动学习“移动学习(

8、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想要实现移动学习需要准备好支持移动学习的设备,这类设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性:可携带性(portability),即设备形状小、重量轻,便于随身携带;无线性(wireless),即设备无需连线;移动性(mobility),指使用者在移动中也可以很好的使用。像是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都是可以支持移动学习的设备。移动学习一种打破时空界限的随时随地的全新学习体验。(二)作业和在线作业辞海将作业这一名词解释为“为

9、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作业大致可以划分为课上作业和课后作业两大类,其中课后作业是教师用来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工具,是否将本课学习目标达到的一个标杆,检测结果可以帮助教师有效调整接下来的教育方法策略等方向。本文针对小学生的课外作业这一类,通过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小学生传统纸质作业和新兴作业软件做实证对比,从而得出作业软件的利与弊,解决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作业软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美国物理教育研究与发展组主要从服务概念和评价作用的角度将其界定为:“在线作业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进行的作业发布、收集、评价的服务系统。”这种新兴的作业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

10、师布置作业、批阅作业、给予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反馈讲解的旧模式,为作业活动营造网络化的环境。本文主要是研究临沂朴园小学全校通用的一款作业软件作业盒子来进行实证研究。作业盒子用户达到150万,而针对小学生设计的速算盒子(现在更名为作业盒子小学)则达到750万。小学版还分为学生版、教师版和家长版三类,实现了家长、学生、教师三方实时交流,十分便捷即时。二、实验研究(一)研究对象本人在大四上学期进行了为期三个月顶岗实习,选取了临沂市朴园小学四年级的两个班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每个班35人,共计70人。实验班的学生仅仅使用作业盒子来完成所有的课后作业,不再布置传统的书面作业;对照班依旧按照以往的书面作业形式

11、来进行课后作业的完成。两个班的实验对象具体情况如表: 表1 实验对象具体情况表班级男生女生总人数实验班211435对照班221335总计432770(二)研究内容本文对作业盒子的应用现状、在实际使用中对于学生的作业动机的激发、作业行为的改变和考试成绩的提高上的真实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教育实验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将临沂市朴园小学四年级两个班的同学分成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实验调查分析。三、实验结果及分析(一)数据分析1.作业动机为了研究两个班的学生实验前后在数学作业动机方面产生的差异,在本次实验前后,笔者分别向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的学生发放了数学作业动机问卷,两个班的学生根据自

12、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完成以后进行数据的回收,再将回收的数据直接输入SPSS系统进行分析整理。因为自变量班级是二分类别变量,而且因变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动机是连续变量,所以选择采取的是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前测结果如下: 表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在作业动机上的差异比较班级样本 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tp实验班3554.000011.163791.747960.138 0.563对照班3555.03059.574431.61346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p=0.5630.05,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在作业动机上未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班的学生与对照班的学生在作业动机

13、这一项上并没有显著差异,所以两个班在作业动机水平上是大致相当的。同理,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在作业动机上的差异进行比较。后测结果如下: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在作业动机上的差异比较班级样本 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tp实验班3462.467789.527451.53264 2.826 0.003对照班3354.2466410.363271.74467 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p=0.0030.01,即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在作业动机上达到了0.01的显著水平,可以得出结论,实验班的学生与对照班的学生在作业动机这一项上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实验班学生的作业动机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的作业动机均值。 综上所述,

14、可以得出结论:学生在使用了作业盒子在线作业软件完成数学课后作业,作业完成的动机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即作业盒子这种作业软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作业行为 为了研究两个班的学生实验前后在数学作业行为方面产生的差异,在本次实验前后,笔者分别向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两个班的学生发放了数学作业行为问卷,两个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完成以后进行数据的回收,最后将所获得的回收数据输入SPSS系统进行分析整理。因为自变量班级是二分类别变量,而且因变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行为是连续变量,所以选择采取的是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来进行数据分析。前测结果如下: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在作业行为上的差异比

15、较班级样本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tp 主动性实验班3512.15372.573350.43257-0.5760.785对照班3512.32562.236330.33256专注性实验班3513.87324.085790.63467-0.9320.390对照班3514.61233.325340.52546总分实验班3526.06265.547480.96548-0.5890.449对照班3526.93274.572350.74368 如表4所示,不管是在主动性还是专注性上,所得p值均大于0.05,即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前测在作业行为的主动性和专注性这两个维度上均为达到0.05的显著水平,表示两个班的学生在作业行为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所以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作业行为水平上是相当的。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