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7305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飘逸的南国风》实践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践反思飘逸的南国风是人音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中的最后一节。主题为南方民歌,内容包括云南民歌、温州地区民歌、还有湖北的民歌小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几首南方民歌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的感受与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2、聆听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3、学会演唱其中一首南方民歌,深入体验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对比欣赏前面几课中的民歌,初步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形成的原因。本节课的重点是: 1、能初步理解与掌握南方民歌的风格特征。2、能够初步认识民歌之民族风格、地方风

2、格的主要表现及其形成的原因。现将本节课做如下的反思:一、音乐元素很丰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准备了多段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中充分感受音乐特点。在介绍云南民歌时,不仅欣赏了弥渡山歌,还拓展欣赏了小河淌水;在欣赏浙江民歌对鸟时,也加入了采茶舞曲的欣赏;以及湖北小调幸福歌也同样欣赏了龙船调。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里,对民歌特点认识更清晰。二、注重用唱的方法来感受音乐。在教学中,仅仅听是不够的,更要开口唱,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体验更为深刻。本节课共有三首歌曲,弥渡山歌、对鸟、幸福歌。在课堂里,唱了其中的两首弥渡山歌和幸福歌。弥渡山歌主要让学生模仿引子“咿呐”,幸福歌则采用了教师和学生领唱合唱的互动形式。通过这样的歌唱,整节课的教学氛围非常高涨。三、注重挖掘民歌当中的语言特点。在民歌的特点里,语言特点是非常有特色的一样,比如在弥渡山歌中,“崖”字发ai音。对鸟中就更具地方特色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方言来阅读歌词,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一种体验,也比较容易感受到民歌的地域色彩。在本节课里,三首风格各异的民歌独立又统一在“南风民歌”的大主题下。因此在教学设计里,大量的运用了对比和感受,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它们的风格和差异,了解歌曲的调式、音色等音乐要素,总结出南方民歌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