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370526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图书馆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图书馆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图书馆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图书馆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建筑设计指导一、图书馆建筑的类别和组成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中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宝库,也是传播现代文明和交流时代信息的重要场所。1、 图书馆建筑的类别(1)按使用性质和服务对象,可分为:公共图书馆:有国家,省、市、县,区等级别,甚至到街道、社区等基层。学校图书馆:有高校又可分校,系两级、中学、小学等区别。科研图书馆:有综合性,专业性两类。职工图书馆:有工人文化宫和工矿、企业所属图书馆等类型。(2)按书库规模(以藏书量为准),可分为:小型图书馆:藏书量在10万册以下。中型图书馆:藏书量在1050万册。如南京医学院图馆(30万册)、长沙交通学院图馆(50万册)。大型

2、图书馆:藏书量在50150万册。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120万册)、湖南大学图书馆(150万册)。特大型图书馆:藏书量在150万册以上。如湖南省图书馆(4500万册),北京图书馆(新馆)(2000万册)。2、 图书馆建筑的组成 图书馆主要功能是搜集、管理和借阅书籍、报刊、图册以及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并为读者提供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故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读者活动部分:有门厅、目录厅出纳台、各种阅览室、多功能厅,休息处和静电复印室等。 (2)书籍贮藏部分:有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等。 (3)书籍内业部分:有采购、编目、典藏及装订修复室等。 (4)行政办公部分:有传达值班、馆长、党

3、政、财会和会议室等。 (5)其他公用部分:有卫生间、小卖服务部,开水房以及走廊、电梯等公共交通设施。二、高校图书馆建筑的特点,面积指标及有关等级规范 1特点:本图书馆建筑属高校校极图书馆,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除进行科技知识传播和文化思想教育外,还是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2面职指标:本校在校师生约2000人,根据1980年教育部制定的一般高等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中规定:书库藏书量约40万册,属中型规模的高校校级图书馆,其建筑面积规定1.8m2人。所以本馆建筑面积3600m2左右。为考虑多种功能需要和今后发展前景,现增设多功能厅300350m2。因之需相应扩大或增添

4、若干辅助面积,如休息厅、小卖部、厕所、储藏室、按待室等,所以建筑面积相应增加到4200m25000m2。3建筑等级及有关规范建筑等级:一般中型图书馆属二类建筑物,其使用年限按50年100年考虑。耐火等级:二类建筑物的图书馆,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采光等级:阅览室和装订修复间为圾,其窗地面积比为1:5;其他一般用房为IV级,其窗地面积比为1:6;而闭架书库、门厅、走廊、楼梯间、厕所和储藏室等定为V级,其窗地面积比可为1:10。三、图书馆建筑各主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要点 总的原则应符合“适用、经济和美观”。具体体现在:房间面积合适、空间关系协调、环境条件良好,且结构、构造和施工等要简单、合理而且方便

5、。 1、藏书部分书库设计 (1)藏书空间按其不同的收藏管理图书和为读者服务方式可分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三种形式,各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采用。 辅助书库是存放常用的、急需的参考书、工具书和最近出版新书、其特点是流动快速,借还频繁,所以常以半开架管理形式,方便读者自己选择,持证借阅。此辅助书库最单独设置,但应与同层阅览室毗连相邻,其间隔墙上还可开设玻璃窗口或工作柜台,这样。借还书籍和管理工作更为方便。 阅览室藏书,其室内书架可分散成周边式或凹室式布置,也可集中于一个区段成单层式或带夹层式书库,这些书籍的管理形式可用开架式或半开架式。 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的设计方法,可参考以下基本书库和

6、普通阅览室的设计要点。 (2)基本书库又叫总书库或叫主书库,是图书贮存的最主要部门,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要求,设计时应仔细推敲。周密考虑。 基本书库储藏量大,类型繁多,综合性强,有些书籍流通频繁,因此,所有书籍要按规定地点分层,分区贮放。管理形式一般为闭架。 (3)基本书库平面位置。首先要与目录厅出纳台密切相连,以便读者查检目录后即可借书外出。还要对新书内业部分设置专用的出入口,且直接相通,以便新书人库上架或由提升设备把书籍运送到各楼层。书库或出纳台附近要设有典藏间,以便管理和检索图书卡片和图书目录登记账本。 (4)书库平面布局和书架排列。首先要有利于朝向、采光、通风和缩短提书距离,同时也要考虑

7、结构型式和柱网尺寸的合理和经济性。 (5)书架高度与书库层高之间的关系是:开架书架高度为17001800mm。闭架书架高度为20002200mm,因此,书库层高书架高度+楼板层构造高度=2500mm(约)。按规范规定:书库内净高不应低于2400mm,有梁(或管线)时其底面净高不低于2200mm。有时当各层阅览室层高较低(采用无梁楼盖),书库也为多层空间时,为使书库和阅览室二者在各楼层上能方便地直接相通,或因功能需要两者能灵活地相互调配使用,二者层高可取值相同,所以书库与阅览室层高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书库二层高阅览室一层高 书库三层高阅览室二层高 书库一层高阅览宣一层高 (6)书库结构形式是图

8、书馆设计的重要课题,不仅因其荷载重,主要是结构支承方式非常特殊,在多层书库中其类型有: 叠架式(即书架承重式):其各层书架位置上下相同,荷载传递是由上层书架中层书架下层书架楼、地板层。各书架层间的纵横通道是由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方甲板铺设而成,这小方甲板荷载也是支承在书架的支柱上。按规范规定:这种多层叠架,每个藏书空间内不得超过三个书架层(即内含两层甲板)。 层架武(即楼板承重式):其书架一般采用活动式,可随意移动位置,其荷载传递是由书架楼,地板层。有时也采用二阶层高固定的钢书架,此时要在书架边侧安置一些移动式小梯,以便登高取书。分层叠架式(即混合承重式)其上下层书架位置固定,并叠架传其荷载于楼、

9、地板层,上下层书架层间也是铺设甲板作通道,甲板荷载仍支承在书架支柱上。当书库为多层空间,这种形式多次重复出现,即上下层书架楼板层,再次上下层书架楼(地)板层,即为分层叠架式。 悬吊式(即屋顶或楼板悬挂书架):其上下层书架位置相同,且务必由钢材组成。其荷载传递是屋顶(楼板) 下吊上层书架 下吊中层书架 下吊下层书架,各书架层间的纵横通道也是铺设甲板,甲板荷载也由书架支柱支承。按规范规定:这种类型的空间高度也不得超过三个书架层(即内含两个甲板)。 以上四种书库结构类型,请设计人自行分析其优缺点,并结合各自设计方案的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7)楼层书库内设固定式工作钢梯,其梯段净宽不应小于800mm,

10、踏步宽不应小于220mm,踏步高不应大干200mm,并应采取防滑措施。 楼层书库内应设有书籍提升设备,达四层时不宜少于两套,六层以上书库可另设专用电(货)梯。提升设备是小型、简易可自制的,一般由运输箱,电动机,变速器和电动辘轳等组成(请参阅建筑设计资料集(2)第307页)。这些电机设备荷载不重,可固定于局部加厚楼板或特制承重小梁处。其垂直运输通道平面净空尺寸约为1.01.1米正方形。提升设备如能运行到主楼顶层,为辅助书库和阅览室藏书运送图书,则更为实用、方便、省力和利用率高。 (8)书库外墙和窗户,要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建筑等级来确定其构造、面积和形式,窗户一般宜采用竖向条形的狭长窗,并正对两书架

11、间行道,既要避免遮光,也要防止直晒,一般东,西墙不宜直按开窗。 (9)一般书库均设有两个安全出入口,并安装防火门。书库尽端要设安全疏散楼梯。直通室外。(10)书库应有良好的室内环境功能,要能满足防晒、防漏、防潮、防尘、防虫和防火等要求。(11)书库内书架排列间隔代号名称标示图。(12) 书库内书架排列各部通道最小宽度,详见表33。表33书库内书架排列各部通道最小宽度(单位:m)名称代号常用书架非常用书架开架闭架主通道净宽a1.501.201.00次通道净宽al1.000.750.60挡头通道净宽(即靠墙走道)c0.600.600.60行道净宽b1.000.800.60注:(1)表中主通道宽度仅

12、限于不设水平自动运输设备条件下使用 (2)双面书架深度按450mm计算2、阅览部分各种阅览室设计 (1)平面位置:阅览室在图书馆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它和读者关系最为密切,使用人数最多,其总面积占全馆之首,且读者在内阅读时间长,是辛勤的脑力劳动场所,因此要将其安放在最良好的或最合适的位置上,要求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要朝向良好,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避免眩光,且通风换气流畅。 (2)空间尺寸:阅览室的开间、进深尺寸应满足在开架、半开架和闭架等不同管理方式下,家具设备均能合理布置。 开间尺寸常用4.86.6m,进深尺寸常用6.07.8m。 层高尺寸,一般认为:超过50人不低于3.8m,超过10

13、0人不低于4.2m。其净高尺寸,不低于3.6m。当设有夹层书库时,其层高尺寸不低于5.0m。 阅览室内桌椅家具和书架的布置决定其开间尺寸参数,查相关资料。 (3)各种阅览室设计的具体要求: 报纸阅览室:因读者流动量大,尽可能靠近底层,井专设对外出入口,便于闭馆期间单独开放。在室内一角落要分隔出小工作室,并对内设工作窗或服务台。 期刊阅览室:此室位置在多层建筑中宜适中,既方便阅览,又方便管理,且要与装订修复间和书库联系方便。 学生阅览室: 因其使用人数多,面积较大,宜集中于12个楼层内,再分成若干间布置。 教师阅览室:内设较多的参考书,藏书一般开架。另外此室虽面积不大,使用人数不多,但以较为重要

14、,在位置上要给以优越条件,要求周围环境幽静、没有干扰,并有休息场所。若有条件,此室局部范围内可用轻质隔断间隔出研究室或研究厢,集体研究室房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0m2,单人研究厢使用面积不应小于3.6m2。 特种阅览室:主要为缩微阅览和珍善本阅览。可按需分若干小间:有目录、出纳台、资料室和阅览室,相互联系方便。此室的环境功能条件要求较高,如温度、湿度、采光等,所以房间朝向以北和南向为宜,避免西晒。 3、目录厅,出纳台 (1)目录厅和出纳台应紧密相连,且靠近门厅。当二者处于同一空间时,应有明确的功能分区。 (2)目录厅有时可设计成开敞式空间,但为管理要求,出纳台处需设有隔断(如卷闸门),这些设施要

15、满足开启方便、关闭严密、构造牢固,且不影响读者借还活动。 (3)出纳台前要有足够面积以便于读者办理借还书手续,此活动区的深度应不小于3m。出纳台内要留有足够的工作人员活动余地,以及存放读者借书卡片柜、运书小车和临时存放书籍的书架等设备面积。 (4)出纳台应毗连基本书库设置,二者之间应有方便的水平和垂直通联系。在水平交通联系时,二者地面标高尽量要求一致,如高差不可避免时,应采用坡度不大于1:10的坡道。采用垂直交通联系时,书库内工作梯与提升设备应尽量靠近出纳台。(5)出纳台宽度不宜小于0.6m。(6)目录厅,出纳台与书库和阅览室在剖面上的位置关系,详见图35,4、采编用房(1)采编用房的位置应和读者活动区分开,井与典藏室、书库和书刊外入口有便捷联系。(2)采编部分的平面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顺序,可分组置于几个房间内进行,最后由典藏人员验收。分别将书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