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370254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眼镜验光员国家职业标准1 .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眼镜验光员。1.2 职业定义使用验光仪器及辅助设备,对眼睛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检测,并开具矫正处方的人员。1.3 职业等级本职业资格共分五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室内。1.5 职业能力特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形体感、色觉感、空间感强,手指、手臂灵活。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

2、:初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各不少于一个月继续教育。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的教师应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具有相应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满1年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取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满2年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7.3 培训场地设备标准教室、验光检查室和验光仪器、检测仪器等。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眼镜验光工作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

3、一)(1)经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2年以上。(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高级职业资格正规培训达规定

4、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取得本专业大专以上毕(结)业证书,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毕业证书。(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技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0年以上。高级技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

5、以上,经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本职业等级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两种方式。理论知识考核采用笔试,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考核。两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皆达60分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核为1:15;技能操作考核为1:5。5.5.5 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核为12015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90120min。5.5.6 鉴定场所设备(1)场所。1)笔试场所:教室。2)技能考核场所:标准验光室。(2)设备。1)检影镜。2)

6、镜度表。3)顶焦度计。4)视力表。5)综合验光仪。6)检影练习眼及各类测试用光学镜片和眼镜。7)试镜片箱:各类球镜片、球柱镜片。8)角膜接触镜和护理产品。9)交叉圆柱透镜。10)烘热器、各类校配工具及定中心板。11)裂隙灯。12)角膜曲率仪。13)电脑验光仪。14)瞳距尺或瞳距仪。15)眼底镜。16)色盲检查图及立体视觉图。17)其他。2.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职业守则(1)遵纪守法,敬业爱岗。(2)工作认真负责,自觉履行职责。(3)文明礼貌,热情待客,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4)刻苦学习,勤奋钻研,掌握现代知识和技能。(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

7、(6)遵守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2.2 基础知识2.2.1 眼科学知识(1)眼球的解剖和生理。(2)眼附属器解剖和生理。(3)影响视力的常见眼病。2.2.2 几何光学知识(1)基本概述。(2)透镜及成像。(3)三棱镜。2.2.3 眼镜光学知识(1)球、柱透镜、三棱镜的光学特性。(2)球柱镜片的联合及转换。(3)有效镜度。(4)差异三棱镜效应。2.2.4 眼屈光学知识(1)眼屈光系统。(2)调节与集合。(3)屈光不正。2.2.5 眼镜商品知识(1)眼镜架概述。(2)眼镜片概述。3.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3.1 初级职业工作技

8、能要求相关知识1 .能询问验光 目的要求2 .能询问戴镜 史并能对原有 眼镜进行检测1 .近视、远视及老视眼的光学状态和临床表现2 .顶焦度计、镜度表的使用知识1.能简答配镜者提出的问题2.能介绍眼镜的简单商品知识镜片、镜架的商品知识眼初步检查1.能观察眼外部有无影响配镜的明显疾患2.能检查眼结膜、角膜并初步判断有无病变眼球及主要附属器的解剖生理1.能使用远、近视力表检查1 .顶焦度计的使用方法2 .雾视法的使用方法眼 屈 光 检 查3 .电脑验光仪的使用方 法4 .点状检影镜的使用方 法5 .试镜片箱的使用知识裸眼视力3 .能检测配戴原镜的矫正视力4 .能应用雾视法检查青少年远视5 .能使用

9、电脑验光仪6 .能使用检影镜检查单纯性近视、远视7 .能使用试镜片确定初步矫正镜度8 .能对老视眼进行屈光检查1 .能试戴和调 试眼镜2 .能使用瞳距 尺测定远用、 近用瞳距1 .瞳距测量的基本知识2 .标准处方格式3 .近视、远视和老视眼的配镜处方原则方3.能开具近视、远视和老视眼的配镜处方角膜接触镜验配软性角膜接触镜的配戴(1 .能准确为配镜者配戴和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2 .能指导配镜者正确地配戴和摘取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的分类、优缺点、禁忌证、适应证及配镜知识1 .能指导角膜接触镜的正常使用、保养2 .能指导顾客正确使用护理护理用品的使用知识理用品1.能进行视力(表、镜度表、四、仪器维

10、维护顶焦度计、电脑验光仪使用前的校对1 .上述仪器校对的步骤2 .上述仪器日常保养程序保2.能进行上述养仪器的日常保养(护1 .能及时发现上述仪器的故障2 .能排除简单故障安全用电知识故障排除3.2中级职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能询问影响验接待)问诊光的常见眼病,如角膜病、白内障(一)咨询1 .能介绍各类眼镜的商品知识2 .正确指导消费者选购常见各类镜片、镜架的商品知识验(,)眼初步检查能识别一般结膜病、角膜病、白内障常见眼病的基本知识光(一)眼屈光检1 .能使用检影镜检测散光眼2 .能使用散光表、裂隙片检查散光3 .能使用交叉1 .带状光检影镜的使用方法2 .散光表、裂隙片的使用知识3

11、 .交叉柱镜的使用方法4 .双色法使用原理查柱镜调试散光轴向4.能使用双色法精调镜度(1.能使用瞳距仪器测定远用、二)开近用瞳距,并能正确测定单侧具瞳距处方2.能开具散光眼的处方(1.能应用裂隙二、软角灯进行配前检怀膜角查接膜2.能应用裂隙灯观察角膜接触接镜触镜触镜的配适并进行配适修订的1 .瞳距仪的使用方法2 .散光眼的光学状态和临床表现1 .裂隙灯的使用方法2 .角膜接触镜常见禁忌证的表现3 .角膜接触镜的配适原则配戴1.能解答角膜(接触镜使用中一)遇到的一般性指问题导2.能解答护理护产品使用中遇理到的一般性问题(1.能进行瞳距仪、检影镜使用维前的校对四、护2.能进行上述仪保仪器的日常保器

12、养养维(1.能及时发现护一)上述仪器的故故障并排除简单障故障排2.遵守安全操角膜接触镜使用和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原因1 .上述仪器的校对步骤2 .上述仪器日常保养程序上述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除作规程,定期进行安全检查3.3高级职卜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接待(,)问诊能了解特殊验光者的配镜要求屈光参差的光学状态及临床表现(一)咨询1 .能解答配镜者提出的疑难问题2 .能介绍观光眼镜的有关问题双光眼镜的有关知识验光(,)眼1.能使用检影镜检查玻璃体混浊眼的色觉的有关知识2.能进行眼的色觉检查1.能使用交叉柱镜调试散光1.视力及视力表的原理眼屈光检查轴向和镜度2.能进行双眼2 .眼的调节知识3 .交叉柱镜调试镜度的平衡调试3.能精调老视镜度,验配渐进多焦点眼镜方法4.渐进多焦点眼镜的配镜原理和镜片知识开 具 处方1 .能正确测定 瞳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