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36958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夹江县初中2015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试题语 文 2015.4本试题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第卷答案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第卷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24分)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机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3. 本部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荣膺(yng)芳馨

2、(xng) 攫取(ju) 相形见绌(ch)B倒坍(tn) 发怵(sh) 抽搐(x) 尽态极妍(yn)C稽首(q) 缄默 (xin) 取缔(d) 浑身解数(ji)D招徕 (li) 家醅 (pi) 伧俗(cng) 周道如砥(d)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沉湎 告罄 睡眼惺松 顶礼膜拜 B.晨曦 璀灿 花团锦簇 左右逢圆C.旁骛 藩篱 油光可鉴 广袤无垠D.狼籍 繁衍 诚惶诚恐 啸聚山林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首钢男子篮球队之所以能战胜辽宁队获得本赛季CBA冠军,是因为外援马布里在比赛中发挥了八面玲珑的作用。B.看了柴静所拍摄的公益片穹顶之下后,大家对中国的

3、雾霾不再无动于衷了。C.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制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D.我考了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上的“马鬃”,宽慰地夸了我一句:“不错。”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开启了新的蓝图。B能否彻底治理乱摆摊设点的乱象,关键在于城市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C随着网络传媒的发展,使传统的以纸媒体为主的阅读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D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无疑是光辉灿烂的明星。5对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北京的特色是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特色是里弄和石库门,山东有齐鲁文化的底蕴,江浙应有吴越文化的风格。甚至连楼盘的造型和名

4、称都全盘西化了。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主要就在它的民居。但在中国现在的六百多个大中城市中,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城市的个性几乎丧失殆尽。我国的城市规划者和建设者,是不是应该反省了?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张养浩小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5、”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选自元史有删改)【注释】楮(ch)币:纸币;朔望参:初一、十五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6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遗:遗失,丢失)B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窃:偷偷地)C及选授堂邑县尹。 (及:及时) D养浩至,尽置诸法。 (置:惩处)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其党暴戾为害。 安陵君其许寡人?D不得已而为盗耳。 不足为外人道也。

6、 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养浩年少时酷爱读书,父母担心他读书过于用功而制止他,他就白天默诵,晚上关上房门,点上灯悄悄地读书。B.张养浩刚做堂邑县尹时,就废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认为这有利于他们改过自新。C.张养浩敢于将李虎及其同党依法严惩,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畏强暴、公正执法、爱护百姓的人。D.选文第一段用“追还楮币”、“张灯窃读”这两件小事,充分表现他“幼有行义”的品质。第卷(非选择题 共126分)注意事项:1.考生使用0.5mm黑色墨汁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2.本部分共五个大题,有15个小

7、题,共126分。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22分)9.将文言文阅读中划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上学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上文张养浩小传)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节选) 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节选部分主要描写了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作者说“长夜沾湿何由彻!”,请结合诗句说说是什么让作者长夜难眠? 11.在横线上填写出古

8、代诗文原句 (12分)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柳宗元小石潭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四、科技文阅读(12分,每题4分)漫话“天坑”2010年5月31日,濒临加勒比海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发生一桩骇人听闻的怪事:其首都危地马拉城出现一个巨大的深坑,深度达到60米!有目击者称当时一幢3层建筑坠入坑中,至少造成1人死亡。 2010年3月以来,广西省东兰县武篆镇那论村的稻田中

9、多处泥土下陷,出现大大小小十多个新坑,加上前几年已经出现的,总共超过30个。不过这些坑规模不大,小的直径1米,大的有6米,最深的为6米。因不解其因,人们习惯称之为“天坑”。 想起这可怕的一幕幕,我们会忍不住去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 关于“天坑”的说法,有时候是不正确的。 当人们发现了地面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大坑时,因不解其因便称其为“天坑”,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国从事洞穴科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朱学稳指出,“天坑”是指宽度和深度不小100米的塌陷漏斗,并由直立的周壁而构成陡峭的剖面, 此外,从观赏方面说,是否壮观、雄奇、险峻,而且具有生物多样性等综合属性,也往往被认为是鉴别天坑与一般漏斗、洼地或

10、竖井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天坑”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坑。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或地面塌陷,有时候是人工采矿活动将地下掏空诱发的地表塌陷,也有的是因为曾经开挖过地面而在回填时未填实,当流水渗入地下时带走泥沙,结果导致上部土体陷落。而此次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很可能是由于热带风暴“阿加莎”带来的持续暴雨和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所造成的。 那么真正巨大的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呢? 这就要说到“喀斯特”一词,这个词源于欧洲亚德里欧洲南斯拉夫境内的石灰岩高原,该地名为喀斯特,那里岩溶地貌发育得比较典型,于是,人们便用“喀斯特”一词来代表岩溶地貌。在自然界中,石灰岩

11、、大理岩、白云岩等碳酸盐类岩石最容易发生岩溶现象,即构成这类岩石成分的碳酸钙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溶解为钙离子和重碳酸根离子而被水带走。因此,碳酸盐类岩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与气候条件下,并在诸如流水浸蚀和沉积、重力崩塌等各种机械作用下,易于产生大小不一的空洞和各种形态的岩溶地形。在岩溶作用强烈的地方,长年累月的发展,地下形成的空洞一旦造成顶部岩层坍塌,便会在地表形成坑的形状,若规模和形状达到一定程度,便可称为“天坑”。所以说,天坑就是发育成熟的一种喀斯特地貌。 当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能成为一种地质灾害,即为“天灾”。如果发生在无人居住区,则一般不具备危害性。倘若人们能

12、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还能成为风景优美、魅力无穷的旅游胜地,吸引大批学者和“探洞”爱好者前往探险。12根据文章介绍,请说说“真正意义的天坑”具有什么特点?(4分) 13为什么说:“天坑就是发育成熟的一种喀斯特地貌”?(4分)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 ( )( )(4分)A.文章段叙述危地马拉出现巨大深坑和广西东兰县出现大小不一深坑的两件怪事,其目的是引出文章说明对象,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B“天坑”这种地质现象都会造成一定的地质灾害,但只要善加保护并合理开发便可以化害为利。C危地马拉城的巨大塌陷坑和广西兰县出现的大小不一的深坑,都不是“天坑”。D“喀斯特”这一地貌专用名词最初来源于具有

13、典型岩溶地貌特征的一个地名。E本文采用逻辑顺序,运用了举例子与作诠释的方法,主要向人们说明了“天坑”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巨大危害。五、散文阅读(18分)好想好想宠你一回 今日收到父亲的来信,简短地写道:“每次邮递员从家门前路过时,总是盼望他能停下来,把你的消息捎给我们”文末又补充道:“女儿在伟大的首都北京工作,让爸爸非常欣慰,但切记保重身体,不可太过劳累!”折好信,向南方眺望:父亲远在湖南小镇,他是否也在眺望我?小时候,和同伴玩“强盗和官兵”的游戏,我不小心跌进了院角深约两米的干石灰坑,眼睛火烧火燎地疼。父母把我送去市里最好的医院,折腾得够呛。缠着绷带的日子,父亲常让我坐在肩头,去逛大街玩儿,绘声绘色地讲街上好吃的好玩的。有一次我特别想要那种五彩缤纷的气球。父亲跑了好几家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