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案(共2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365522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教案(共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诫子书教案(共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诫子书教案(共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教案(共2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诫子书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熟读成诵,积累警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能力目标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严密的论证方法。(重、难点)情感目标感受家书中蕴含的殷殷教诲和深切期望,引导学生理解成才的三个条件志、学、才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导入新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二、教学新课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2、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2全班齐读课文。1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1)重点词语解释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增长才干)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遂成枯落(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2)重点句子翻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

3、达到远大目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2翻译全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1本文作者阐述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进行论述的

4、?明确: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分别从治学和修身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正一反,说服力强。2本文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明确: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须努力学习,要想学有所得,就必须确立大志(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

5、提和基础,而“修身、养德”是成才的关键。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明确:看似无关,实则关系密切。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因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请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时光飞逝,我们要珍惜时光,不能等到自己变老,和世界脱节,才悲叹岁月蹉跎,那将于事无补。示例二:“非志无以成学。”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小确立大志,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周总理在12岁的时候就发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这一崇高的志向激励着他为中华之崛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板书设计诫子书可取之处七年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还缺乏自己的方法,所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译、断句时深入浅出,掌握一字一词是教与学的核心任务,所以教学时以词汇为中心来组织文言文的教与学。词义讲析得好,断句、翻译等任务进行得较为顺利。不足之处对文章中富有哲理又有警醒作用的句子领悟不够。在这个环节,如能适当让学生自己“质疑”,然后解疑,相信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会大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