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3635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海探航雷村乡中弋天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余光中乡愁教学设计 雷村乡中 弋天运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朗诵并背诵这首诗,掌握朗诵诗歌的基本方法。2、理解诗歌四个意象的情感内涵。3、领会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感悟诗歌情感。2、通过圈点批注、讨论交流,联想想象理解诗歌意境、思想情感和语言3、通过练笔,拓展对乡愁主题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家国的热爱之情。重点、难点【重点】诵读中感悟诗歌情感。 【难点】理解“一枚”“浅浅”等词的表达效果。 教具 多媒体及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特有诗兴,想给给大家朗诵一首作品: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

2、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 听完老师朗诵之后,请同学们告诉老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乡愁) 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乡愁主题的诗句?请同学们回忆回忆。(学生背诵。) 乡愁是中国诗歌长盛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乡愁诗余光中的乡愁。 3、走近作者:http:/dayu.lis.nsysu.edu.tw/photodata.php?v=nsysu_yu_act_pho_0133 余光中,祖籍福建,1950年到了台湾。60年代起创作了不少乡愁诗,故被称为“乡愁诗人”。二、朗诵感悟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怎样朗读才能表达

3、出诗人的情感?(学生自由读诗) 2、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这首诗,你们觉得朗读中应该紧紧扣住哪个词来表现?(愁) 3.欣赏朗诵 乡愁 朗诵 - 视频 - 优酷视频 - 在线观看,思考怎样朗读才能表现出诗人的愁绪呢?(提示学生从重音、节奏和情感等方面回答,教师示范读第一节,两个学生示范读第二节和第三节。) 3、刚才我们一起归纳了这首诗的朗读方法,下面老师按照我们归纳的方法把这首诗朗诵一遍。(配乐范读)马思聪:思乡曲 小提琴独奏 吕思清 -音乐视频 在线观看 视频下载-56网视频 4、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我们归纳的方法齐读这首诗。(感情要充沛)三、 互动探究 同学们读得真好,下面请大家默读这首诗,思考下面三

4、个问题(多媒体展示): 1、全诗四节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用横线标出来。 2、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何而忧愁?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作批注。 3、诗人把思想之情寄托在那几个具体事物中?用波浪线标出。(学生解答,教师归纳板书。 四、合作交流 1、这首诗四种意象不仅寄托诗人浓浓的乡愁,而且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幅哀伤柔美的画面,下面请全班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幅画面,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集体讨论,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四个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学生讨论,组长发言,教师点评。) 2.大家描述的很棒,谁能告诉老师诗中几个事物分别指什么呢? 3、台湾海峡本来是深深的,诗人为何说它是“浅浅的“

5、?(学生思考解答,教师点拨、归纳、板书。) 4、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人的浓浓乡愁,女生读第一节,男生读第二节,男、女生共读第三、四节。 。五、 拓展延伸 余光中的乡愁把浓浓的思乡之情、家国之情融入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意象中,情感真挚感人,其实余光中还有许多乡愁诗。我非常喜欢他的当我死时,让我们在他的乡愁绝唱中结束此课:当我死时作者 余光中 朗诵 陈铎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 睡整张大陆六、作业 模仿这首诗的结构形式再写首表现乡愁的小诗,写好之后读一读,评一评。将仿写的小诗回去润色一下,工美地抄写在白纸上,在班级举办一次诗展。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离 思乡之情 后来 坟墓母子死别 现在 海峡两岸分离 爱国之情 教学反思: 余光中先生这篇作品唱出了众多漂泊异乡的游子的心声,尤其是台湾同胞浓浓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我特别将朗诵作为重点,通过“读赏思读”四个环节,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程中去收获知识,既歆享了名家朗诵的美,有提高了自己的朗诵水平。末了又欣赏了余先生的乡愁绝品,更有益于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总之,我认为对于诗歌来讲,让学生在欣赏中理解诗的各种美比教师一味的讲解更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