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361920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数学证明(含答案_证明题有过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锡市格致中学阶段性反馈2010.5初二数学一、填空题(本题共10题,12个空,每空2分,共24分)1线段2cm、8cm的比例中项为 cm2已知345,且6,则3四边形ABCD四边形ABCD,A=70,B=108,C=92,则D=_4已知线段AB=10, 点C是线段AB上的黄金分割点(ACBC),则AC长是 (精确到0.01) .5已知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是15cm和23cm,它们的周长差40cm,则其中较大三角形的周长是 cm 6ABC中,D、E分别在AB、AC上,并且AD:DB=2:1,AE:EC=1:2,则SADE:SABC= 。7A市建设规划图上,城区南北5长约240cm,而

2、A市城区南北实际长18km,规划图采用的比例尺是 .8如图3,要测量A、B两点间距离,在O点打桩,取OA的中点 C,OB的中点D,测得CD=30米,则AB=_米 9如图,对面积为2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记其面积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

3、A5B5C5,则其面积S5=_ 10将正三角形的每一边三等分,而以其居中的那一条线段为底边再作等边三角形,然后以其代替底边,再将六角形的每边三等分,重复上述的作法,如此继续下去,就得到雪花曲线。如图第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为6,则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是,第二个图形的周长是,第个图形的周长是第10题图二、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1在下列四组三角形中,一定相似的是 【 】 A.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两个锐角三角形12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 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相似的是 A.13ABC中,P为AB上一点,在下列四个条件中:ACP=

4、B;APC=ACB;AC2=APAB;ABCP=APCB,能判断APC与ACB相似的条件有 【 】 A. B C D14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点A处,沿OA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点B时,人影的长度【 】A.增大1.5米 B.减小1.5米 C.增大3.5米 D.减小3.5米OBNMA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条“鱼,它有六个顶点”,则【 】A.将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B.将各点纵坐标乘以2,横坐标不变,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C.将各点横、纵坐标都乘以2,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D.将

5、各点横坐标乘以2,纵坐标乘以,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位似16.如图,ABCD,E是BC上一点,BE:EC=2:3,AE交BD于F,则BF:FD等于【 】A.2:5 B.3:5 C.2:3 D.5:717.如图.ABC中,CD:DB=3:1,AE:EB=3:2,则CF:FE=【 】 A.3 B.4 C.3:2 D.518. 一个ABC的面积被平行于它的一边BC的两条线段三等分,如果BC=12 cm,则这两条线段中较长的一条是 【 】A、8cm B、6cm C、cm D、cm19.下列四组条件中,能识别ABC与DEF相似的是 【 】 A A=450 B=550 ;D=450 F=750B AB=5,B

6、C=4,A=450;DE=10,EF=8,D=450C AB=6,BC=5,B=400;DE=5,EF=6,E=400D BC=4,AC=6,AB=9;DE=6,EF=12,DF=1820.如图,ABC中,D是边AC上的一点,且DBC=A,BC=,AC=3,则CD的长是 【 】A、1 B、 C、2 D、三、作图题(本题4分)21如图,在88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OAB的顶点都在格点上,请在网格中画出OAB的一个位似图形,使两个图形以ABO O为位似中心,且所画图形与OAB的位似比为21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22(本题8分)如图,ABC中,C=90,AC=3cm,BC=4c

7、m,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如果动点P、Q同时出发,要使CBA与C、P、A三点构成的三角形相似,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23(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求证:FD2=FB.FC.24(本题8分)已知,延长BC到D,使取的中点,连结交于点(1)求的值;(2)若,求的长25.(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中,AB=5,BC=3,AC=4,PQAB,P点在AC上(与A、C不重合),Q在BC上(1) 当PQC的面积等于四边形PABQ面积的,求CP的长(2)当PQC

8、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的周长相等时,求CP的长(3)试问:在AB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得PQ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若存在,请求出PQ的长26.(本题10分)阅读以下文字并解答问题: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

9、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图1图2图3图4(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6.5米 B、5.75米 C、6.05米 D、7.25米(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无锡市格致中学阶段性反馈2010.5初二数学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4、;5、;6、;7、;8、;9、;10、二、选择题11、B;1

10、2、A;13、D;14、D;15、C;16、A;17、D;18、D;19、C;20、C三、作图题21、直接利用 X型形似作图四、解答题22、分两种情况讨论,,可以求出时间分别是23、连接FA,证明,由于,命题获证。24、法一:连接;法二:过 做平行线,命题获证,在命题获证的基础上第二问求出。25、(1)用相似(2)设出 表示出,利用周长列出方程,求出(3)当PQM=90时(画图)过P作PNAB于N设PQ=QM=PN=MN=aQMB=ANP=90B=90-A=APNMQBNAPCABAN:PN=AC:BC,BM:QM=BC:BCMB=3/4a,AN=4/3aAB=AN+NM+MB3/4a+4/3

11、a+a=5PQ=a=60/37当QPM=90时同理有PQ=60/37当PMQ=90时过P作PNAB于N,过Q作QRAB于R,过M作MSPQ于S设PN=QR=a则PQ=MN=2a类似前两种情况可得RQBNAPCABRB=3/4a,AN=4/3aAB=AN+NM+MB3/4a+4/3a+2a=5a=60/49 PQ=2a=120/4926、(1)1 ::0.8=X :4.08 求出甲树高X=5.1米(2)先求墙壁上的影长展开在地上的距离 1 :0.8=1.2:X 求出X=0.96米 得出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一共为0.96+2.4=3.36米 则 1:0.8=X:3.36 求出乙树高X=4.2米(3)台阶高0.3米 投影到地面则影长为1:0.8=0.3:X 求出X=0.24 则在水平面上的总影长为0.24+0.2+4.4=4.84米 则1:0.8=X:4.84求出丙树高X=6.05米(4)1.6:2=X:3.2求出X=2.56米 则1:0.8=2.56:X 求出斜面上的影子落在水平面上的影长X=2.048米 则丁树在水平面上的总影长为2.048+2.4=4.448 则1:0.8=X:4.448 求出丁树高X=5.56米第 2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