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361329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射线检测技术方案一、射线检测设备和原材料现场验收程序1)无损检测所用设备、材料的生产厂家、品牌必须由业主和监理工程师认可。2)材料和设备到场后应由专人负责接货、验收。审查随货配备材料合格证,材质证明书、说明书是否齐全,并根据装箱单对材料、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抽查、测试和鉴别标记,做好检查验收记录。3)材料和设备到达现场经检查验收合格,并再经业主或监理认可方可使用。4)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要坚决退货,合格的材料和设备按规定入库存放。5)材料、设备的搬运和运输由设备材料负责人负责。并做好材料、设备的运输、搬运、储存、防护和管理。由技术质量负责人对此过程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材料、设备的搬

2、运和运输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颠簸,避免仪器、设备在搬运过程中因碰撞而出现故障,以防止胶片出现折痕,药粉泄漏等情况发生。6)材料、设备的管理要设立专用库房。库房内配备温度计,湿度计、灭火器具等,库房内保持通风、干燥。库房内材料摆放要整齐,并按要求做好状态标识。避免阳光直射。材料和设备要专人、专岗进行保管,保证其从入库到发放期间储存得当,防止因保管不当造成材料和设备损坏、受潮、腐蚀和丢失。7)对材料的入库和发放要认真检查并做好记录。帐、卡、物相符。保管期间,要定期进行抽检,防止失效、变质,保证材料的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发放使用,杜绝不合格材料用到工程上。对设备要定期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始终处于

3、良好状态。对有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维修,保证生产需要。二、 射线检测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程序1) 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随即依照指令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应并在监理要求的时间内,将检测结果报送监理。2) 检测责任人员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应对工件的结构、坡口形式、焊接方法及管壁厚度等进行了解,并核对监理指令及所透照工件是否相符,核对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焊缝编号、管壁厚度等。在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前,应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外观不合格有权拒绝检查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重新进行检测。3) 每张底片必须有初评、复评工序。对底片评定质量,探伤技术负责人应进行抽查审核。对因片质不和格或曝光不足等原

4、因造成底片需重拍或补拍的,应通知监理单位并及时组织力量补拍。4) 对需要返修的焊缝由评片人员填写返修通知单,及时送交监理单位。三、 射线底片的保管、储存和查阅管理程序1) 底片的购进,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查看生产日期和合格证等,各项齐全才能入库,由专职资料员保管。2) 底片不可接近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否则会产生灰雾。3) 裁片时不可把胶片的衬纸取出,也不可多层胶片同时裁切,防止胶片划伤、擦伤。4) 装片和取片时,以及查阅存档底片时要带手套,防止底片划伤。5) 底片要保持低温、低湿的环境中。6) 底片存放要避免热源和辐射源的影响。7) 胶片应竖放,避免受压。8) 底片资料要有专人保管,

5、须查阅时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且只能在指定地点查阅(项目部资料室)。9) 如果技术监督部门需要带走查阅时,必须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的同意借阅的手写文件,并填写借条,查阅完毕后即后归还。检测操作流程图施工单位探伤申请报告监理探伤指令记录整理评片探伤前准备工作按射线检测程序进行拍片暗室处理业 主像质计、增感屏胶片、焊口编号监理公司对缺陷评级有关技术参数评片环境标准选择射线保护曝光参数选择计算源活度安全部署消耗材料计算曝光时间显定影冲洗干燥产品名称有关参数合格与否审核工作后处理存 档四、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工艺卡,特殊地段、情况下射线检测质量保证措施4.1 射线检测工艺规程1)人员资格和职责:

6、从事射线检测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级证书具有独立操作权;级证书具有评片和签发报告的权利,并有责任指导级人员;级证书具有审核和仲裁级人员技术工作权,并有责任指导、级人员。 评片人员的视力应每年检查一次,校正视力不低于1.0。 射线人员应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法规,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射线人员应严格坚持质量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忠于职守。 认真做好探伤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2)检测程序: 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随即依照指令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应并在监理要求的时间内,将检测结果报送监理。 检测责任人员在接到监理检测指令后,应对工件的结构、坡口形

7、式、焊接方法及管壁厚度等进行了解,并核对监理指令及所透照工件是否相符,核对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焊缝编号、管壁厚度等。在对焊缝进行射线检测前,应对焊缝外观进行检查,外观不合格有权拒绝检查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待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后重新进行检测。 每张底片必须有初评、复评工序。底片的评定应有级或级以上人员进行。对底片评定质量,探伤技术负责人应进行抽查审核。对因片质不合格或曝光不足等原因造成底片需重拍或补拍的,应通知监理公司并及时组织力量补拍。 对需要返修的焊缝由评片人员填写返修通知单,及时送交监理单位。3)各工序时间正常情况下,检测项目部接收到探伤指令后,可以保证在18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特殊地段的检测

8、可根据监理或业主要求在接收到探伤指令后的12小时内出具检测报告,对于需现场出具检测报告的地段,监理单位应书面提前12小时以上通知,我项目部以便安排部署检测人员及设备。4)焊缝表面要求: 焊缝及其边缘30mm范围内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测,对有可能掩盖缺陷或缺陷相混淆的情况,如弧坑、凹陷、焊瘤、飞溅、严重的机械损伤及其它外来杂物等,如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发现焊缝外观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现场监理,经处理后进行检测。 焊道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外观尺寸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5)布片90mm180mm0mm270mm射线源DN355防腐层

9、像质计胶 片焊缝深度对比试块爬行器探伤布片图如上图所示,当采用管道爬行器管内中心透照时,选用300mm80mm规格的胶片四张和暗袋覆盖于焊缝外表面透照。管子顶端为零点,沿顺时针方向布片,每张底片放置一个像质计和深度对比试块。同时沿顺时针方向在搭接处标识片号等。0 -001+002 R1 F 1 2009- T底片标识示意图定位数字 标段号机组号桩号焊口号 返修次数 胶片侧 定位数字沟槽试块 日期 T壁厚 象质计射线源 当采用定向机进行射线检测时,每道焊口拍片5张,工艺参数见附录。 射线检测人员应用白漆或粗线条记号笔划出被检部位的位置,其位置的确定原则上以被检工件上易于区别的地方为准(管道焊缝应

10、以顶部接头处零点),以确保每张底片的准确位置。 管道焊缝射线检测均应按设计文件和监理指令检查、布片、划线,管道划线时准确度在2mm以内。 为使每张射线底片及工件被检部位始终可以对照,在透照过程中就将铅字识别标记及被检区域同时透照在底片上。所有标记都可用胶布(或透明胶带)粘在中间挖空的长条形透明片基或透明塑料上组成标记带。6)曝光量选择应根据设备、胶片、增感屏和其它具体条件制作或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并以此确定曝光规范,曝光量的选择应现场进行试验。为达到规定的底片黑度,推荐采用不低于 15mAmin 的曝光量,以防止用短焦距和高电压所引起的不良影响。7)透照准备散射线防护: 透照场内若存在木块、竹

11、片、砖瓦等物件,它会产生反向散射,散射会随着射线能量降低而愈加强烈,当工件置于地面,应尽可能采用铅皮进行屏蔽。 为有效防止背散射线,应在暗袋背面放置一块厚1-2mm的铅皮,防止胶片受到杂向散射。检测设备及材料 铅箔增感屏表面应无划伤、无污染、无折痕、平滑、清洁;胶片采用爱克发C 7型胶片;暗袋应整洁、无破损;像质计选用型像质计。 增感屏的选用 增感屏选择一览表射线种类增感屏材料前屏厚度(mm)后屏厚度(mm)400Kv X射线,Se75铅0.030.100.030.10 透照厚度和像质指数透照厚度选择表透 照 方 法透照厚度TA(MM)双壁单投影法T2+2单壁单投影法T+2像质指数选择表透照厚

12、度(mm)66-88-1212-1616-2020-2525-32像质指数编 号1514131211109线直径0.1250.160.200.250.320.400.508)贴片、屏蔽 用磁性贴片夹或其他工具贴片,尽量保证整个胶片及被检焊缝紧帖(但不得使胶片因受压受折而损坏)。 应使胶片暗袋的中心对准射源束中心,以保证胶片曝光量均匀。 当背散射比较严重时,应在暗袋背面衬以12mm厚的铅皮以阻挡散射线。 为监测背散射和无用附射,可适当在每个暗袋后背帖附“B”字的铅标记,该标记影像不得叠加在焊缝影像上,并离焊缝边缘5mm以上。9)拍片操作 管道爬行器使用前检查各部件接头是否接触良好,电池电量是否满

13、足拍片需要,曝光时间是否准确等。10)安全、防护 X射线机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专岗培训,由项目部HSE专职人员负责安全知识教育,并制定相关紧急事故应急措施。 由于X射线穿透能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操作人员在进行拍片时,为防止X射线对身体的辐射,操作人员可利用地形进行适当的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X射线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身体进行检查,一旦出现不适反应时应及时停止X射线的操作。 射线检测作业时,应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志、警戒线和警戒灯,安全线上明显警示标志,并划定安全区域,夜间应设红灯,必要时设专人流动警戒。检测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焊接机组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射线操作人员要按要求穿着铅

14、防护服,佩带报警器和个人剂量仪,个人剂量仪应定期送防疫机构检测,以检测检测人员个人吸收剂量,确保人身安全。 在人口稠密地带进行X射线检测时,应采用环形铅罩将被检焊缝罩起来,并设定防护区,专人警戒,以免发生意外照射事故。 在能够完成检测任务的前提下,尽量避开人员高峰时间,在中午和晚上进行射线拍片。11)暗室处理及胶片保存暗室处理显、定影液原则上采用胶片生产厂推荐的配方配制,配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配方程序依次将各药品加入,并要等前一种药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其后的药。 配制时的水温不宜超过52(除非是配方规定要求用更高的水温)。 显、定影液在配制后应存放24小时后方可使用。显影处理 显影过程中应不断翻动胶片或摆动洗片架,特别是开始显影的一分钟内。 不得用缩短时间来弥补曝光过量或用高温显影来弥补曝光不足。 不得采用在红灯下观察来估价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