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统计学概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0359115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93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统计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统计学概论(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統計學概論第一節統計學的基本介紹一、 統計學定義:對於研究的對象加以收集、描述、分析、解釋、推論,以表現事實真象的一種科學方法。二、 範例:1.古代先民觀測天象,占卜以求自然界的現象。2.近代統計學家以發問卷或以電話訪問之方法,蒐集整理資料並經由統計分析得到結果。三、 統計學的重要性:統計學是溝通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橋樑,許多研究分析,都是靠統計研究方法的工具研究,而得到結果。四、 範例:1.在自然科學領域中,飛彈專家在電腦中以模擬法研究命中之機率。2.在社會科學領域中,教育學者以統計分析去判斷及驗收學生之學習成效。3.大眾傳播媒體以電話拜訪,以獲知某位候選人的民意支持度。第二節統計學領

2、域(範圍)一、敘述統計學:包括資料的蒐集,整理及敘述,敘述統計是統計學中較為簡單,一部份,但是卻被廣為應用。二、範例:1.請您畫一個圖旅遊人數圖樣(畫一長條圖)日本中美國國2.某商品市場佔有率分析圖: 外島 南部北部中部三、推論統計學:1.定義:所謂推論統計學是指對母體不太瞭解的情況下,利用樣本資料來對我們所關切的母體進行推論,並得到結果。2.例子:研究中華民國全民健保實施滿意度作測試,可從二千四百萬的民眾中抽出一千位民眾,進行意見專訪。四、 其他統計主題:除了敘述統計推論統計以外,還有其他統計主題。(單元)譬如迴歸分析、時間席列分析、統計決策理論第三節基本名詞定義一、 母體(Populati

3、on)(群體、全體):母體是指在一定研究中所欲研究對象的全體集合。二、 樣本:(Sample)樣本是指具有母體特性的部份集合。三、 普查:針對母體的每一個對象進行調查。例如:人口普查。四、 抽查:從母體裡面選取樣本作調查進而推論母體。(樣本母體)例子:如欲知道本校同學的平均身高,我們可以由全校中選出班來作統計分析,而得到平均身高。甲、 一般而言,我們常用抽查而不用普查。因為:i. 時間限制普查太耗時。ii. 成本太高普查通常需要高成本。iii. 毀滅性的測試:例如:汽車工業的安全測試。五、 參數:參數是描述統計母體特徵的量數。六、 統計量:是描述樣母約量數且用以估計相對的母體參數。例如:高雄市

4、民中具有大專學歷的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比70%or80%or90%etc七、 平均數:分為全體平均數與樣本平均數。全體平均數(u)是指全體中的每一個個體相加,然後除以全體個數。數學公式:樣本平均數:1. 符號以代表。2. 指由全體所選出的樣本總數裡每一個相加,然後除以樣本個數。3. 範例:假設班有20位同學,其英文考試成績如下:、。甲、 試求母體平均數? 解答:(傳統法)計算機求解:AC 開機MODE清除上次儲存資料輸入輸入輸入Shift(代表)乙、 若以抽樣方式調查,抽出一組為數為(、)請問這一組?解答:八、 調查:指對各項影響母體特性之因素不加以控制,而進行統計分析。例如:公司裡,老闆調查員

5、工的工作情況。九、 實驗:實驗是指於某些影響母體特性之因素加以控制。例如:化學實驗。(控制溫度、溼度、光線)第二章敘述統計第一篇第一節說明敘述統計的種類一、敘述統計:是用來把一大堆散亂的資料,用統計方法加以彙整,以便讓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知道資料的特性。這些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類:1. 集中趨勢測量數2. 變異性測量數3. 形狀測量數二、 趨勢測量數:主要是衡量資料的中心位置。(例如:統計學中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等等。)1.平均數(average):算數平均數通常是用來衡量資料中心的位置。例如:求算、這六個數的算數平均數?解答:(傳統法:)計算機求解:i. ii. iii. 輸入iv. 輸入v.

6、vi. 輸入vii. Shiftviii. Shift2.中位數:把一大堆散亂資料(排序)由小至大排序或由大至小排序,然後求得排序後最中間的那一個數字,即是中位數。(偶數個,奇數個(+1)2)例如:求算、。解答:(1)由小至大排序:56、66、67、73、81、89、101。(2)(71)24(3)所以得知73為中位數。3.眾數:在一堆統計資料中,出現最多次數的值,就是眾數。例如:求算、這八個資料的眾數?解答:有三次,有二次,其他只有一次,所以眾數為。三、 變異性測量數:又稱為離散測量數或差異測量數,主要是用來測量資料的差異性。例如:統計學中的標準差和變異數等。1.變異數:一群數值與其算術平均

7、數差異平方和的平均數。即為變異數。2.標準差(Standard Error):把變異數加以開根號。即為標準差。3.範例:(1)假設國稅局對會計師所簽出的財務,報表進行抽查,發現其十家公司帳務有問題的地方計有:、,請問其標準差及變異數?解答:傳統法:計算機求解:1.2.3.輸入資料值4. Shift檢查是否輸入10筆資料5.Shift全體標準值6.把標準差平方,就得到變異數(2)假設有一個班級其會計學考試分數如下:、共組。請求(變異數)和(標準差)。解答:傳統法:四、形狀測量數:本法是描述資料的分佈形態。(例如:偏態係數測量數,峰態係數測量數。)五、偏態係數測量數:是指單峰次數分配的偏斜狀態。圖

8、形:甲、負偏(左偏)乙、正偏(右偏)1.偏態係數的求算方法,在此我們介紹皮爾生法(Personian)。 2.皮爾生法是一種衡量偏態係數之方法。其公式為:(符號說明:、Mo眾數、b標準差)另一公式:(符號說明:Md為中位數、S為樣本標準差)說明:。六、峰態係數測量數:低峰態高峰態PS.峰態係數求算屬數統、高統。第二節次數分配表一、 說明次數分配表:次數分配表,這是依變量大小及各對應次數排到而成的統計表。二、 表2-1、。1.這9個數字構成的表,試問有何統計意義?無意義2.為了把資料以統計意義型態出現,我們必須把觀測值重新整理。(整理後:小303、412、498、506、533、576、599、

9、604、676大)三、 如何作次數分配表:步驟:1.排序Sort(由小往大排)。 2.分組(資料)。3.決定組上限,組下限及組距。 4.決定各組內觀測值出現之次數。 5.編表。四、 範例一:假設A學校B班,50名學生體重,如表二所示,請您編下次數分配表:表二、。(共名)解答:1.重新排序(由小至大排)。37、38、38、38、39、39、39、40、40、40、40、40、40、40、41、41、42、42、42、42、43、43、43、43、44、44、44、44、44、44、45、45、45、45、45、45、45、45、45、46、46、46、46、46、46、46、48、50、50、5

10、1。2.決定組數:公式一:法本題為7.0710678127 取7組公式二:1+3.3log (n為資料值總數)本題為1+3.3log=6.6066010147 取7組(計算機求解:1.按50。2.按log。3.按3.3。4.加1。)3.決定組距(寬)= 代入本題已知數值 組距=24.決定各組之組上限及組下限第一組3739第二組3941第三組4143第四組4345第五組4547第六組4749第七組49515.編表組學生體重次數累計次數1373944239411014341436204434510305454716466474914774951350合計50範例二:假設學校學業競試數學科分數如下表

11、所示,請您編一相次數分配表。(本題已整理至步驟4,所以只須作步驟5)表5.編表分 數學生人數300X3505350X40014400X45023450X50050500X55052550X60025600X65022650X7007700X7502合 計200表6.組分數(組距)學生人數(次數)相對次數(機率)300X35055200=0.025350X4001414200=0.070400X4502323200=0.115450X5005050200=0.250500X5505252200=0.260550X6002525200=0.125600X6502222200=0.110650X70077200=0.035700X75022200=0.010合 計2001.000範例三:假設學校統計學期中考的分數如下表:75、49、84、55、61、77、63、84、28、67、47、61、85、69、72、51、98、79、65、57、46、51、79、88、64、61、54、75、77、63、65、57、85、89、67、68、53、65、71、71、71、49、83、55、61、54、71、50、63、77。請您作1.次數分配表。2.累計(積)次數分配表。3.直方圖。4.次數多邊形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