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35854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5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山西省水利厅二八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实施情况总体评价1第一节 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情况1第二节 规划总体评价3第二章 主要目标(指标)落实情况3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3第二节 饮水安全4第三节 节约用水4第四节 防洪减灾5第五节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5第六节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6第三章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完成情况6第一节 加强防洪建设6第二节 保障饮水安全9第三节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12第四节 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16第五节 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19第六节 强化对水资源保护19第七节 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22第八节 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27第四章 水利改

2、革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30第一节 水利改革落实情况30第二节 政策措施落实情况37第五章 投资完成情况评估45第六章 中期评估调整意见46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加强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履行水利公共服务职能的专项规划,是政府指导水利发展与改革、安排水利重大工程布局的重要依据。根据水利部办规计关于印发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水规计2008189号)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

3、作的通知(晋政办函2008104号)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实事求是,对我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为进一步推动我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以及科学编制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奠定基础。第一章 实施情况总体评价第一节 目标任务总体完成情况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年供水能力由64亿立方米增加到75亿立方米(含再生水利用);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动态保持在2000万亩,全省有效灌溉面积的70%以上达到节水灌溉标准,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6提高到0.56;全省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由114

4、立方米降到100立方米以下,万元产值取水量降到30立方米以下;全省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乡镇供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60.37%;全省主要河流的干流堤防达标率提高到50%;小型水利工程发展灌溉面积96万亩;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0.05万千瓦。水力资源开发程度达到52.6%。主要目标完成情况:目前已形成供水能力4.825亿立方米,其中张峰水库2.07亿立方米,横泉水库0.36亿立方米,禹门口灌区1.6亿立方米,双峰水库0.045亿立方米,辛安泉引水二期0.3亿立方米,娘子关引水二期0.45亿立方米。2

5、006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7,2007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2007年底,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为1883万亩,节水灌溉面积为1198万亩。2006、2007年两年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5257处,完成投资16.86亿元,解决和改善了8049个村,4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全省计划投资8.32亿元,建设各类饮水工程3082处,解决和改善4649个村200万人的饮水问题。目前,各地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已有近2000处工程完工,已完成投资5亿多元,已有100多万人受益。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乡镇供水覆盖率达到80%。2006年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82

6、7km2,完成生态自然修复面积7200km2,建成小型水保工程5058处,新建淤地坝608座;2007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87km2,实施封育保护7973km2。综合治理面积中,完成坡改梯、沟滩地2.6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草28.6万公顷,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2086座,新建淤地坝542座。2006-2007两年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14km2,增加治理度7.2%。全省主要河流干流堤防达标率达到33%。2006年、2007年全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6815kw,达到15.85万kw,水力资源开发程度达到20.8%。第二节 规划总体评价根据目标体系的完成情况及后两年的发展预

7、测,我们认为山西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目标体系的确定,总体上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可实现的。2006、2007两年的发展情况也是稳定的,正常的,为后两年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在各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在后两年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调整、改进,从而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第二章 主要目标(指标)落实情况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十一五”规划增加供水能力11亿立方米,达到75亿立方米。目前已形成供水能力4.825亿立方米,其中张峰水库2.07亿立方米,横泉水库0.36亿立方米,禹门口灌区1.6亿立方米,双峰水库0.045亿立方米,辛安泉引水二期0.3亿立方米,娘子

8、关引水二期0.45亿立方米。“十一五”规划中,到2010年小型水库工程发展灌溉面积96万亩。20062007年小型水利工程(不含小型水库)实际新增灌溉面积12.3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63万亩。“十一五”规划的水力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到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0.05万kw。水力资源开发程度达到52.6%。2006年、2007年全省新增水电装机容量6815 kw。预计到2010年水电装机达24.91万kw,水力资源开发程度达到32.7%。第二节 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省解决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006、2007年两年共建成各类

9、农村饮水工程5257处,完成投资16.86亿元,解决和改善了8049个村,4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8年全省计划投资8.32亿元,建设各类饮水工程3082处,解决和改善4649个村200万人的饮水问题。目前,各地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已有近2000处工程完工,已完成投资5亿多元,已有100多万人受益。第三节 节约用水“十一五”规划中,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规划从0.46提高到0.56。2006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7,2007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8,预计到2010年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将提高到0.51。2006年全省用水总量63.4亿m3,其中污水回用及矿坑

10、水利用4.1亿m3,人均用水量为176m3,比2005年的178m3下降2m3;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48m3(不含火电),比2005年70m3(不含火电)下降22m3。第四节 防洪减灾2006年,全省共有10个市(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吕梁、临汾、运城)、34个县、60个乡镇、12.1万人受灾,死亡5人,倒塌房屋989间,损坏房屋1411间。直接经济损失2.89亿元。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为0.062%。2007年,全省共有10个市(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58个县、279个乡镇、90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3人。直接经济损失26.3亿元,洪涝灾害年

11、均损失率为0.46%。2008年6月30日前的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为0.085%,其中黄河流域0.057%,海河流域0.028%。主要河流干流堤防达标率为33%。第五节 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治理2006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7.1969亿t,比2005年7.1180亿t增加了1.1%,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增加了440万t,第二产业增加了440万t。2006年全省主要河流重点河段水质评价点25处,评价结果为:无、类河段,与2005年持平;类河段1处,比2005年减少了2处;类河段4处,与2005年持平;类河段3处,比2005年增加了2处;劣类河段17处,与2005年持平。第六节 水土保持生态

12、建设2006年全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827km2,完成生态自然修复面积7200km2,建成小型水保工程5058处,新建淤地坝608座。2007年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987km2,实施封育保护7973km2。综合治理面积中,完成坡改梯、沟滩地2.6万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草28.6万公顷,建设小型蓄水保土工程2086座,新建淤地坝542座。以上两年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7814km2,增加治理度7.2%。根据“十一五”规划的治理目标,到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7732.3km2。因此,剩余三年还有9918.3km2的治理任务需要完成,平均每年要完成3306km2

13、。按照2006年和2007年年均3.6%的治理进度,可以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第三章 水利建设主要任务完成情况第一节 加强防洪建设一、防洪减灾建设的进展情况和主要成效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我省共有132座水库列入水利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其中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3年实施方案的有101座水库,包括大型水库3座、中型17座、小型81座。除1座小型水库(黄华峪水库)外,其余专项规划内的100座水库均已完成了安全鉴定复核工作。目前,我省专项规划内的3座大型水库已经完成了批复工作;17座中型水库中,有6座已批复,有11座已上报流域机构待复核,预计8月底可以完成;81座

14、小型水库中,有40座已批复、有12座正在办理批文、有22座已完成勘察设计任务,正在审查,剩余7座正在抓紧勘察设计,至8月底全省81座小型水库可完成批复74座。截至目前,共有28座水库完成了招标工作,其中15座水库已开工建设;5座水库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工作。2、河道管理一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以及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河道管理,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河道内开发,确保河道行洪安全。据统计,从2005至2008年6月,办理省管河道涉河建筑审批项目20余项。二是加大河道采砂管理。起草了山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实施细则和山西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导则,为进一步规范

15、河道采砂管理提供依据。晋中、临汾等市还出台了河道采砂管理办法,积极制定河道采砂规划,确定河段的禁采和限采区,严格采砂总量控制。三是对重点河道进行综合整治。目前正在对汾河下游入黄口进行治理。3、山洪灾害防治全省119个县(市、县),属山洪灾害易发的有65个,占全省总面积的62.6%。多年来,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苦于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相应开展了防御山洪灾害的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建设,省防汛指挥部编制了防汛预案,并督促各级政府落实各自辖区的防汛预案和防汛责任制,并积极宣传山洪灾害危害性和避险方案,制定一系列可靠的措施,提高群众防御山洪灾害意识。建立汛期值班与应急调度、灾情快报、险情巡查等工作制度。山西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已完成,经批准,正在实施中。4、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情况目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完成了骨干网项目、水情中心项目、视频会议项目、工情项目,这些项目已投入运行。一期工程还在进行中的是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一期工程山西总投资为470.85万元,已基本完成。二、存在问题1、防洪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