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358125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既需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也需要发挥高水平开放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通过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产业链体系,逐步形成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成为世界工厂。基于我国当前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以及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的现实,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仍然需要坚持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进行。一方面,以高水平对外开放防止某些产业被去中国化,我国产业尤其是对全球供应链依赖较深的产业目前尚不能脱离全球供应链和科技链;另一方面,通过高水平开放加强与伙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业合作共赢,

2、推动国内企业更深更广融入全球供给体系,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一、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1、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载体以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集中承载地为目标,着力构筑高能级承载区。建设雄安新区、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完善开发区、高新区和园区设施,支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各类园区以合作共建等方式,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中试熟化基地。2、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构筑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国际国内互联互通的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系统与产权市场互联互通。构建全省统一、

3、联通京津的技术交易服务网络,推动技术交易、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登记等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企业建立国际化技术经营公司,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完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建立成果转化激励与免责机制,制定成果评价与转化行为负面清单,着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3、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行动打造高端科技成果快转高地,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引进国内知名科技投融资机构,搭建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系

4、。聚焦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等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实施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试点;聚焦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打造一批先进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加快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二、 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成效十三五时期,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区一基地区域功能定位,全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全力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1、去产能任务全面完成,过剩产能有效化解坚决落实国家战略部署,聚焦两高行业过

5、剩产能和落后产能,强化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充分发挥环保、能耗、水耗、技术、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约束作用和标准倒逼作用,着力推动产能交易、减量置换、搬迁改造、兼并重组等工作,堵疏并重,圆满完成重点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十三五期间,全省共压减退出粗钢产能8212万吨、煤炭产能5590万吨、水泥产能11949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999万重量箱、焦炭产能31444万吨、火电产能234万千瓦,钢铁产能从峰值时的32亿吨减至19亿多吨,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焦炭产能分别压减至063亿吨、205亿吨、215亿重量箱、082亿吨,全面实现重点行业产能压减目标。造纸、氮肥、印染、制革、农药等污染严

6、重落后产能全部退出市场。供给质量、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升,市场竞争秩序有效规范,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条件明显改善。2、调结构取得重大进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深入实施优化产业结构系列专项行动计划,着力优化存量、做强增量,产业结构显著改善。主导产业地位增强。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117437446调整为107376517,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突破50%;12大重点产业(钢铁、高端装备、石化、食品、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商贸物流、文体旅游、金融服务、都市农业)占GDP比重达到541%,其中八大重点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16%,产业体系骨

7、架更加清晰。传统产业上档升级。千项技改万企转型深入实施,一批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项目落地,河钢集团、长城汽车等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壮大,超千亿产业园区、超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分别达到25个、48个,沿海精品钢铁和石化基地、沿山地区绿色建材产业带、平板玻璃集聚区等产业集群带动产业布局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蓄能增量。滚动实施高技术产业化和应用示范项目,30个省级示范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大数据、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逐步形成局部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5年的16%提高到194%。现代服务业提效扩容。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专项工程,石家庄等6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地位增强

8、,雄安新区金融创新先行区加快建设,全域旅游示范省初步建成,现代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领域基础设施、产业规模、服务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91%。3、转动能有力有效推进,新发展动能加快集聚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强化科技创新政策举措,综合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动能加快提升。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达到2210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2家。与京津共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分别达到165家、10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投入运行,雄安国际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开工

9、建设。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形成科技型领军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近5倍、总数达到9400家、跻身全国前十位,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均增长12万家、总数突破87万家。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数字经济博览会,大数据在线运营服务器突破180万台,数字化智能仓储设施逐步普及,河北旅游云农业云等数字平台投入运行,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1万亿,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34%。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开展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试点20家,工业设计+不断深化,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持续拓展,行业电商、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线上线下融合新业态加速渗透,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2505亿元,占总额的197%。

10、4、增质效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加快提升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提质量、增效益成效显著,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多点突破,产业价值链加快向高端攀升。产业绿色化取得重大进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绿色服务加快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加快建立。钢铁、建材、煤电等产业有组织超低排放改造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33家、其中国家级95家,安国现代中药工业园区等8家园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推动75%以上的国家级和5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单位GDP能耗下降213%,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261%、276%。质量提升工程取得重要成果。聚焦十大重点行业开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制定地

11、方标准超1000项,实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行动、发布对标结果2494项,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发布58个企业标准领跑者,中铁山桥等6个单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培育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58余件、地理标志商标100余件,实现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联动提升。价值链高端化取得明显成效。工具钢、家电板、汽车板、玻璃基板、液晶显示材料、钒钛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端制剂等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高端产品实现突破,中高端钢材比重达到77%,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比重接近100%,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6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达到100家。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改善。钢铁、汽车、水泥、玻璃等

12、重点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其中钢铁产品利润率为2015年的54倍、建材行业利润率提高了64%。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038亿元。三、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重大机遇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适逢历史机遇。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度渗透,绿色低碳、新能源、生物、空间、海洋开发等领域技术创新更加密集,数字经济、网络经济、平台经济、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涌现,产业融合深入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途径进一步拓展、动能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效打开供给新空间,开启战略机遇。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扩大内需升

13、级加力,内需体系加快完善,内需潜力有效释放,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空间不断拓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项目加快建设,新基建、新型城镇化、低碳转型等有效投资持续增长,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基础增厚、需求动力增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策持续释放内生新活力,强化政策机遇。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和构筑新发展格局,围绕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密集落地,创新的核心地位更加突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对外开放向深度广度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自贸试验区、保税区等开放新高地加快形成,国际经贸影响力、话语权持续提升。加快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增

14、强产业发展新引擎,独特发展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区域间产业断层有效弥补,产业关联更加紧密,区域性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完善。雄安新区加快建设,高端高新产业支撑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向纵深拓展,雄安质量的影响力带动力逐步显现。冬奥效应加快释放,绿色冬奥、人文冬奥引领产业发展新势能,冬奥价值链有效提升产业要素集聚力。四、 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促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培育发展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壮大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发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10个重点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以高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

15、为支撑,支持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加大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能源、装备制造、生物等传统优势领域的融合创新。鼓励创新的发展模式。支持企业通过合作建设创新中心、并购境内外研发企业等措施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五、 鼓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创新创业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与高等学校、中科院等研究院所、企业联合建设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加快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建设,孵化培育早期项目。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创新工场、创客空间、社会实验室、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等新型众创空间发展,完善科技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体系。强化创新链和产

16、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创新链和资金链对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牵头组建产业与技术创新联盟推动协同创新,开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创新链整合。积极推广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经验和做法,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改革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落实金融、税收、户籍、住房、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创新创业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就近入学,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为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的创新创业环境。六、 产业转型升级主要问题对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对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对比国内外先进水平,全省产业发展低、弱、散问题仍很突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产业体系以资源能源加工业为主,能源原材料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以上,产业价值链总体处于中低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