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035053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隐患及预防策略作者:高显琼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31期摘 要:在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是必须的,不光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帮助促进 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过,体育活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将对幼儿园开展的体育活动存 在的安全隐患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预防和解决措施。关键词:幼儿园 体育活动 安全隐患体育活动是幼儿园的常见活动,科学的活动能够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和关节等各项机能的 发育,还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的性格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但是,如果体育活动中发 生安全事故,不光没有办法培养幼儿健全的心理,还会对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幼 儿园体育活

2、动存在的安全隐患有:运动过程中的身体意外事故和损伤;运动过程中造成的身体 消化系统损伤;运动器材质量问题造成幼儿意外安全事故,对幼儿安全教育的缺乏而引起的安 全隐患等。1一、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1. 体育器材存在安全隐患体育器材的安全隐患主要是器材的购入本身存在缺陷,厂家的设计不科学等。比如幼儿蹦 床,如果存在着设计缺陷,幼儿踩在上面很有可能因为动作的不协调,踩空而扭伤到脚踝,这 样的活动器械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有的幼儿园使用已久的器械得不到及时维修,也 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如果教师不能细心地在组织活动前检查或维修,对活动内容的程序不了 解,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 对幼儿

3、缺乏安全教育幼儿本身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与生活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安全 教育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活动中要对幼儿反复强调安全问题,然而,不少 教师却不太重视这一点,这就会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模仿电视场景中打斗等的危险事 情。例如,幼儿不知道危险,会高空抛物,不仅会打到幼儿自身,还会伤害到其他小朋友,这 些现象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反思。23.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有些教师不能够正确选择适合幼儿的运动方式,或采用不正确的运动方式,也会造成幼儿 身体的损伤。有些教师出于对幼儿的喜爱,会让幼儿跟着自己做一些成年人才能承受的运动, 不但导致幼儿学习兴趣弱,还会导致幼儿

4、因常规意识差而出现运动损伤。例如悬吊或震动性较 强的运动,这些活动容易造成骨骼和肌肉的损伤,特别是关节部位,幼儿的关节尚未发育完 全,一旦进行悬吊活动,就很容易受到伤害。34. 运动前后的饮食问题幼儿在进行运动后,容易感到饥饿,这时如果教师不对他们进行引导和饮食控制,就可能 导致幼儿饮食过量。很多教师都掌握着运动后不宜过量饮食的常识,都能够在运动后合理安排 幼儿进食。幼儿体温偏高,在运动时容易大量排汗,运动后很容易感到口渴,许多教师看到幼 儿大量排汗也容易纵容幼儿过量饮水,以为能够帮助幼儿补充水分。运动后的过量饮水会加重 幼儿胃肠负担,影响幼儿的消化功能。此外,喝水速度过快会导致幼儿心脏负担加

5、重,有可能 导致心力衰竭和胸闷腹胀。二、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安全隐患的预防措施1. 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家园合作的安全教育 三方面。为了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运用直观、形 象、易于理解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要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幼儿安全教育,做到 因势利导,从而使幼儿的行为得到规范,其安全性也有了保证。家长也应该对幼儿做好安全教 育,平时言传身教,让幼儿树立起安全意识。2. 选择正确的体育活动形式要为幼儿选择正确的体育活动方式,首先要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身体素质好,爱运 动的幼儿,教师可以安排

6、能够锻炼他们体质的活动,而对于那些不爱运动的幼儿,则可安排拍 皮球、荡秋千等相对运动强度低一些的活动,使他们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不排斥之后再逐渐 增加运动量。要控制时间,选择适合幼儿生理发展水平的活动,运动一定时间安排幼儿休息一 段时间。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安排徒手操和器械操,使幼儿的肌肉、骨骼和关节能够得到锻炼, 并且在活动中注意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引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3. 严格控制幼儿的运动量为了避免过量运动对幼儿造成伤害,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的运动量进行严格控制。 首先,应当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本身身体健康状况、活动能力和体质就各不相同,这一 点与成年人是类似的。因此,在对幼儿开展体育

7、活动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对 于运动能力强,身体较好的幼儿,注重提升活动技巧,引导他们多加练习;对于中等水平的幼 儿,则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不断提升活动难度,从易到难,使幼儿逐渐掌握活动要领。其次,应 当考虑幼儿参与的兴趣。只有当教师安排的体育活动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时,他们才愿意参 与其中,享受运动的乐趣,才有可能达到必要的运动量。最后,要考虑到幼儿才是体育活动的 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其成为运动主体,才有可能使他们在有限的活动时间里充分参 与,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运动能量,最终达到应有的运动效果。4. 运动前后避免暴饮暴食要防止幼儿在运动前后暴饮暴食,主要靠教师的控制和引导。一般

8、来说,幼儿在运动前并 不会形成“多吃、多喝才能有体力活动”的错误认知,这时,只要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幼儿的常规 餐饮就能够确保其在活动前饮食适量。需要特别重视的是运动后,幼儿大量活动后,容易产生 饥饿感,或是觉得口渴,非常容易造成用餐过量或快速、大量饮水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根据 幼儿平时的用餐表现,关注每个幼儿的用餐情况,确保幼儿不会用餐过多总之,教师应该适当安排体育活动,运动量不要超过幼儿的负荷,考虑幼儿的生理和心理 的发育情况。积极的引导幼儿进行锻炼,不能只靠感觉,既要保证幼儿得到了锻炼,促进了身 体的发育,又能够避免不当的运动带来不好的影响。参考文献王勤,王虎魂浅谈幼儿体育教育的发展J内江科技,2010.11.2 姜勇,张云亮,钱琴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10 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J.幼儿教育,2011.33.3 吴岚,陈媛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伞一浅析幼儿园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J 中国校外 教育, 2013.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