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349688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3.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马路)雨水泵房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DOC 21页)(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深基坑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范围、原则1.1 编制依据1、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地勘资料;2、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结构施工图;3、白马路东延雨水泵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 面的施工经验;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理、危险性较 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建质2004213号)、建筑施工安全 检查标准 (JGJ59-2011/J1334-201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2001) 、建 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

2、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工 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2 编制范围雨水泵房的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基坑降水、排水;深基坑监测等。1.3 编制原则1 、确保工程安全的原则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结合深基坑开挖的施工特点,使用可靠成 熟的工法和技术,做好信息化施工,确保工程安全。2 、确保工期实现的原则 优化施工组织,合理安排土方开挖、泵房基础墙身、进水口管道预埋的施工顺序,加强工序衔接,合理安排土方开挖顺序,采取操作性强的技术措施,确保关键工期的实现。3 、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3、确立对质量终身负责的观念,完善质保体系,严格过程控制,精益求精,确保优质工程。4 、勇于技术创新的原则 在做好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提高,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推广新技术,勇于创新。第 2 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地质2.1.1 、地形地貌及既有建筑物和管线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白马路。 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在36.8736.96m之间。2.1.2 、场地地层概述 拟建场地属于潮白河洪冲积扇,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一般第四纪沉积土层。从地层空间分布规律看,土层在水平向分布比较稳定;垂直向变化显著。现从上至下分别描述如 下:A 、人工填土层粘质粉土填土层:褐黄色黄褐色,稍密,湿,含

4、云母、氧化铁、砖屑、植物根。该层厚度 0.62.9m。B般第四纪沉积土层细砂层:黄褐色,稍密中密,湿,含云母、氧化铁。该层顶板标高34.0136.36m。粉质粘土 1 层:褐黄色,很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灰色褐黄色,很湿,可塑硬塑,含云母、氧化铁、有 机质。该层顶板标高 29.4431.09m。砂质粉土 1层:灰色,中密密实,稍湿,含云母、有机质。 粘土2层:褐黄色,很湿,硬塑,含云母、氧化铁、少量螺壳。细砂层:褐黄色,中密密实,饱和,含云母、氧化铁、个别圆砾。该层顶板标高22.6423.62m。2.1.3 、场地水文在现场勘察过程中,在钻孔深度(深度为300)范围

5、内揭露一层地下水:该层水类型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为12.00m12.60m,标高为24.34m24.94m。场区赋存的潜水主要接受地下迳流补给,并接受一定的大气降水的补给,以地下迳流为 主要排泄方式。从水位长期动态资料看,其潜水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m2m左右。根据收集的地下水长期观测资料,拟建场区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 35年最 高地下水位绝对标高为10.00m左右(不包括上层滞水)。2.1.4 、水和土的腐蚀性测定 根据本工程的基础设计条件和可能采用的基础类型,针对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材料和基础施工支护结构材料可能产生的影响,现场勘察期间采取了第 1 层地下水(潜水) 2 份,并进行了室内

6、水质分析试验,试验主要成果指标参见下表。水质分析试验主要成果指标一览表地 下 水 类 型取水 孔编 号取样 深度(m有关腐蚀性评价的主要指标(毫克/ 升)m(2+离子离子总矿 化度SO离子CI 一离子HC0离子侵蚀性pH值112.610.4一298.064.519.4216.9CO7.42412)313.8一334.058.517.0277.7一7.45根据对上述水试样的水质分析试验结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 2001)(2009年版)的相关标准综合判定:场地内地下水(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和 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2.2 工程简介白马路东延(

7、中干渠路-峪杨路)雨水泵站工程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白马路。拟建工程为雨水泵站及附属用房。其中雨水泵站地上1层,地下2层,框架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为-10.25m ;附属用房地上12层,无地下室,砖混结构,条形基础,基础埋深-2.30m。第3章土方开挖实施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3.1控制开挖土体的稳定及基坑排水是工程施工的一项重点雨水泵房基坑开挖深度为深度约 9.6m,为深基坑。基坑开挖涉及地层为依次为:1-1杂 填土、细砂层、粉质粘土层。深基坑开挖的稳定和安全是本工程安全控制的重点。基坑开挖使用的机械设备是否合理,止水措施是否有效、变形控制是否及时等诸多因素 是保证大开挖结构施工安全的技术核心。对

8、策:1、保证开挖坡度的质量认真做好土方开挖施工,严格按照1: 1的坡度进行刷坡,保证土体边坡的稳定性。2、分层开挖、预留2米台阶开挖分两层,0-4.8米为第一层,预留2米台阶,以保持上层土体的稳定;4.8-9.6米为 第二层。3、认真做好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水的处理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层间滞水的处理以集水坑抽排为主,保持基坑无水状态作业。4、基坑开挖时采取的措施基坑开挖阶段,严格进行分段、分层对称开挖,注意避免基底因浸水而导致的地层力学 性能的下降及可能产生的软化,基坑开挖时必要时采取预加固措施,注意完善雨季施工时的 防水、排水措施,尽可能快地封闭基坑底板。3.2测量、监测是本工程的重点加

9、强监控量测工作,把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其地层的动态变化始终纳入可控的管理系统 之中。开挖施工开始前,预埋变形观测点,在施工时安排专人巡视、监测。对策:1建立施工测量小组。测量的人员和仪器必须有绝对的保证和相对的稳定。所有参加测 量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建立各测量人员的岗位负责制。测量仪器必须定期校核和控 制在使用有效期内。同时加强对测量仪器的管理。2、高程桩、定位桩必须认真复核,同时与道路中线的接口测量也必须认真进行。中线、 水平、断面测量达到工程施工测量技术有关规定、设计文件的要求。结构实测底板、顶板高 程偏差,线路中线两侧实测轮廓尺寸偏差均符合验收标准。各种工程桩位要采取可靠措施加 以保

10、护,要有明显的标致,防止人为损坏。3、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健全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严格执行“三检制”制度、 严肃施工纪律。4、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开挖类型、施工方法等特点,确定监测项目和使用的监测仪器。5、基坑开挖的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坡顶土体水平位移、边坡土体的侧向变形、地面沉降、 地下水位等。3.3开挖施工期间地表水的排放及暴雨的防护是本工程的重点场址处地表比较空旷,集水量大,地表水的疏排对深基坑的影响较大,如何在施工现场 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确保基坑及泵房结构的施工安全是工程的重点。对策:1 、场地地面要控制好标高和平面坡度,做好坡顶截水沟,做到排水畅通无积水。截

11、水沟 用砖砌,流水面用水泥砂浆抹面。布设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2 、在基坑的周边砌筑30cm高的防淹挡墙,挡墙位于截水沟的内侧,作为通常情况下的 挡水设施;配备足够数量的编织袋,及时对基坑周围做围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基坑;配 备足够泥浆泵,用于排除积水;施工现场仓库配备备用的潜水泵、泥浆泵;及时获取天气信 息,预先作好准备工作;在现场进行平面布置时,考虑适当加大明排系统的能力,并加强管理保持其畅通。3、基坑开挖期间,在基坑内做好排水沟、集水井,并设专人负责及时抽排。3.4周边围护基坑开挖安全控制的重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基坑进行外部围护,加强全过程控制,确保坑内人员和外部

12、人员的安全。对策:1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2、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围护结构施工,做好第一道防线。第4章施工总体部署4.1施工总体部署原则总体施工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强化资源配置。施工统筹兼顾,资源合理配置,确保质量、 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目标的实现。根据施工重点、难点及关键部位采取相应对策及可靠的技术措施。4.2 施工准备工作4.2 .1、施工技术准备:1) 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工程图纸和工程地质资料,参加设计交底。了解施工现场情 况以及对周围道路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2)基坑开挖工程的施工方案根据泵房工程结构形式,基础实际挖深、地质条件、施工方 法、周围环境

13、保护要求、工期、气候和地面荷载等有关资料编制,内容应包括降水设计、环 境保护措施、监测、风险防范等方案,施工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3) 基坑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的、检测项目、监测方法与精度要求、测点布置、监测仪器、 报警指标、观测频率、观测资料分析及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4)将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报送上级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审批,并组织专家论证,以确 定最终基坑开挖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不得随意变更,任何变更应办妥相关的变更和审批手续。5)施工方案确定后应分阶段逐级进行分部、分项施工安全技术交底。4.2 .2 、施工现场准备:1)基坑开挖前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区域的供水、供电、排水系统、施

14、工 道路、基坑内挖土临时坡道、施工设施、材料堆场及生活设施等的布置安排。2)基坑开挖前应复核测量基准线、水准点,基准线、水准点应设在不受基坑开挖影响区 域内,并应注意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工作。3) 根据地勘资料,场址的地下水位线在坑底以下 2.54m但在开挖施工时需要充分考 虑层间水的收集、排水工作。4)基坑开挖前应对基坑周围情况进行调查。5)制定监测、保护措施,做好监测控制点,并记录下原始数据备案。6)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土质情况,合理选择挖土机械及运输车辆的数量,合理配备 挖运机械。7)水准仪、全站仪除精度须满足设计要求外,应通过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检验、校正,并 在出具的合格证有效期内使用。

15、4.2 .3 、挖土施工:1)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其挖土方法和运输顺序应与设计 工况相一致。2)由于本工程开挖面积较较小,土方宜采用分层开挖、预留台阶的施工方法,基坑开挖 完成后应充分重视控制基坑变形,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尽量加快泵房基础墙身的施工进 度,减少基坑在无支撑情况下的暴露时间。3)严格控制土方开挖相邻区的土体高差 (高差一般不大于2米),放坡采用1: 1.0 (垂 直:水平)的坡度,开挖底层土方时,应防止挖土过快、边坡过陡,造成卸载过速而引起土 体失稳、基底涌土等严重后果。4)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直接在坡顶 10 米范围内行走操作。5)机械挖土至坑底标高以上 20cm左右的土方应采用人工修土,以保证原状土的完好,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浮土,经验槽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认真做好基坑降水及明排水工作,确保基坑干燥,加快施工进度,坑内采用集水井排水,基坑周围开挖 0.8*0.8m 的截水沟,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