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348607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小学生爱上数学课兴国县长冈乡列宁小学 刘秀梅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科目,学好数学对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日后的学习才能轻松。但数学具有抽象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正式学习阶段,他们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而且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起数学来有一定的难度。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地位,教师独霸课堂,严格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与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只得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机械地记忆知识,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使得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显得枯燥无味,单

2、调呆板,学生备受压抑,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厌烦情绪。如何让小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爱上数学学习,是小学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喜爱学习数学,会将这种学习的动力直接表现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难整节课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课前的十分钟与课后的十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分散的时候,而上课伊始,是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整节课学生学习注意力的保持与兴趣的激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于猗老师提出:“在课堂的教

3、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良好的导入就如同是一块磁石,可以紧紧把学生吸附在它的周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习与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节内容时,我告诉学生他们可以随便出数,我立刻就能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对此半信半疑,有不少学生主动提出几个数来让我判断,当我速迅说出答案后,学生立刻展开验算,发现我的回答完全正确。学生感到非常惊奇,他们奇怪为什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数能否被3整除。这样学生探究的兴趣油然而生。 二、课中引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导

4、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这只是成功了一半。接下来课堂的主要部分讲授环节还要相机诱导,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地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如“能被3整除的数”在成功导入后,我告诉学生我并没有什么特殊功能,之所以能够快捷而准确地判断出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是因为我掌握了一个规律,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刚才他们让老师判断的这些数的特征,来总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猜测了许多种,如末位数是3的倍数,个位、十位等都是3的倍数。我一一举出数据让学生进行验证,学生发现刚才所猜测的都不正确。此时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这时有学生大胆地提出:我发现这些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加起来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5、。然后列举出一些数来验证,每次都正确,进而使学生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自己发现了规律脸上现了喜悦的神色,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与的乐趣。这要比教师直接讲解,毫无悬念地给出答案效果要好得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思维得以激活,经历了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对学习产生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巧设疑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的思维,利于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要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6、从而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时,讲解后我提出这样一个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份,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对于这两个问题,有些学生被题面所迷惑,认为将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时,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应该是这两个小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度,但是这又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相违背。此时我让学生用纸张来亲自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拼一拼、剪一剪发现,拆分三角形把一条边分成两个角,组合三角形把两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成为新组合的三角形的一条边。这样的操作过程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

7、利于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形成,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四、趣味练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对学生当堂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复习,是课堂教学的延深。传统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不是计算就是解题,枯燥无味,让学生苦不堪言。不仅没有起到巩固与复习的作用,反而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方式,代之以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如同样是计算题,我们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事前画一个大的图案,将图案分成小块,并剪下来,在每个小块上写上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富有趣味性,学生会认为这是在做游戏,完成的积极性非常高,另一方面学生完全答对时正好

8、拼成完整的图案,如果计算错误放错位置就无法拼成图案,当时反馈,便于学生修改。还可以以竞赛形成来进行,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的正确率最高,得胜的小组每人奖励一面小红旗,经过一段时间后,看哪个小组得的小红旗最多。对于一些应用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如给出一些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条件提出问题,看哪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最多?可以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达到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基于自身的基础水平来提出问题,满足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利于调动全体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五、激励评价,内化学生学习

9、兴趣 评价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激情的保持与学习兴趣的内化。我们要注重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让评价成为内化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评价中我们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并举,结果与过程并重,赏识与批评并用的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方面,如发言的次数多了、作业卷面整洁了、计算准确率提高了、学会了提问等等。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以评价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内化学生学习兴趣。当然评价并不是对学生一味地表扬,还要适时、适度、适量地进行批评,抑制学生的自满情绪,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学科优势,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让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真正爱上小学数学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