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346390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透镜及其应用、物态变化测试题1、关于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B经过凹透镜的光线,不可能再相交C凹透镜有两个焦点且都是虚焦点 D凹透镜和凸透镜都是利用了光的折射2、凸透镜的焦距是12cm,将物体放在主轴上距焦点7cm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的 B.放大的 C.正立的 D.缩小的3、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10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应将此放大镜放在与药品说明书的距离( )A小于10cm B等于10cm C大于1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4、用焦距f=10cm的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脉时,叶片

2、离放大镜的距离u应为( )Au10cm Bu=10cm C10cmu20cm Du20cm5、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6、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 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A凸透镜对光是否

3、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8、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25 B、15 C、6 D、129、如图所示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 B图(a)为远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C图(b)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来矫正 D图(b)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来矫正10、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假使被照人不动,应将( )A.照相机向后移并缩短暗箱 B.照相机向后移并拉长暗箱C.照相机向前移并缩短暗箱 D

4、.照相机向前移并拉长暗箱1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12、在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 、 B、 C、 D、13、 小星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蚂蚁身上的细微之处,此时放大镜与蚂蚁间的距离 10cm(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像是正立、放大的 像(填“虚”或“实”)。14、用甲、乙、丙三块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并保证各凸透镜距蜡烛的距离相等,并将实验结果填到事先准备好的表格中

5、,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三块凸透镜焦距最小的是_,焦距最大的是 。15、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当烛焰位于 点时,屏幕上出现缩小的像;当烛焰位于 点时,屏幕上出现放大的像;当烛焰位于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找不到像;16、请在图中画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17、如图所示是赵强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还需要调整的是_。调整后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缩小_的实像;若要在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得到再大一些的清晰实像,除将蜡烛适当向右移动外

6、,还应将光屏向_移动。18、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先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操作的目的_(2)小刚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是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_;若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10,调整后,蜡烛在图上位置固定不动,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 像(选填“实”或“虚”)。(3)此时,小刚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

7、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1、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B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D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观察温度,体温计却可以离开人体观察温度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C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D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

8、值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C.用温度计测好液体温度后,可以拿出来读数 D.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4、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的附近会冒白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哪个( )A冰箱里的冰升华形成白气 B白气是冰箱里放出的水蒸气C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5、 深秋的早晨,我们看到地面、花草上有一层白色的霜,霜的形成是( )A.凝固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升华现象6、下面几组物态变化过程都放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升华7、下列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的是

9、:( )A.熔化和液化; B.升华和汽化; C.凝固和凝华; D.液化和升华.8、下列关于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9、下列描述的汽化现象中属于蒸发方式的是_属于沸腾方式的是_A、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 B、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C、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汽化;D、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汽化; E、需要吸热,温度降低的汽化10、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A、新鲜大白菜慢慢干瘪 B、棒冰从冰箱中取出冒“白气” C、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 D、酒精搓在皮肤上感到凉爽11、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

10、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12、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13、去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某些地区的树枝上甚至出现了“雾凇”。“雾凇”和霜的形成过程很相似,都是()A.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D.小冰晶升华形成的14、融雪天比下雪天更冷

11、,这是因为雪熔化要_热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 _现象15、夏天,把一大块0的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0的水,这是_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6、春暖花开、香飘四野,在无风的日子里,我们也能闻到芳香,这是由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发生了_现象的缘故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_现象(填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清晨常常看到草丛上覆盖一层白茫茫的霜,这是因为水蒸气_而造成的(填物态变化)17、针对我国北方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日益严重,专家们建议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样可以使土壤的水分_显著减少去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发生了罕见的干旱现象为缓解旱情,我省曾多次利用有利的气象条件,实施人工降雨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气便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过程)18、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酒精对中暑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 19、生活处处有物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