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338487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研究 摘要。银行承接最主要的经济业务是金融信贷业务,同时信贷业务也是银行利润的源头,因此信贷风险则是最主要的风险的金融风险来源,称为信贷风险。因此,只有合理控制信贷风险,才能实现金融市场和谐稳定的发展与运行。 关键词:温州银行;信贷业务;信贷风险 一、温州银行信贷管理的问题现状 (一)组织分工协调关系不足。温州银行的信贷组织结构的分工与制衡关系不足,信贷的权力过于集中,信贷业务分为业务的调查、审查、检查三个步骤,分别各设部门,共同制约发展。调查部门主要负责工作在于对贷款的评估,承担着评估失真与调查不实的责任;审查部门负责评估风险,对于资金的投

2、向进行合理的审查;监察部门则主要工作点在于对负责贷款资金的发放、检查贷款金额、管理贷款项目、清收贷款款项,承担着检查失误的责任。这种机制的建立对于信贷的投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温州银行却未启动此机制,因此,会产生信贷业务的巨大风险。 (二)风险测量水平低下。企业的信用等级与风险系数决定着企业的贷款风险。但是,目前对于信用等级的评定和风险系数的计算并没有一个合理且有效的计量方法。这也就对于信贷业务的风险没有一个相对严谨的测量计算方法,促使信贷业务混乱,不能有效地提供风险和不能实际提供信用水平。这也就给信贷业务的进行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这也使得信贷专员加大了工作量,却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得信贷

3、业务的风险大幅度增加。 (三)信贷资金形式较为集中。温州银行目前的贷款趋势跟其余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重点基于房地产业与制造业项目,并且都以短期贷款为主,这样势必就大大增加了信贷风险。据信息可查,最严重的信贷危机风险多集中在外贸经营业与房地产业。因此,可以看出温州银行的信贷风险很集中,然而,银行为了信贷业务的要求,争取质量优质的顾客,不得不接受许多苛刻的条件,不仅降低贷款利率还加大贷款款目,降低贷款利息率就大大增加了信贷的风险,也降低了信贷利润收益。虽然信贷多投于大型企业与优势行业,收益高,利润稳定,但是单一的信贷对象往往使得资金流动较单一,容易形成风险,同时规避风险的能力也较弱,一旦

4、企业由于大环境影响出现恶劣的经营状况,银行大幅度增加信贷风险,势必影响银行的效益情况。 (四)贷后管理手段单一薄弱。对于银行进行信贷业务而言,重中之重应该是做好贷前的计量与贷后的管理。现在,商业银行目前基于最弱风险控制技术阶段,对于企业的评估能力还存在巨大难度,因此,极容易形成信贷风险。这是由于过分重视重贷轻管而造成的。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客户留存银行的信息过于简单,不能按时按点反映出客户目前的经营状况,基础资料不准确,从而导致风险的增加。第二,还款来源不明确,给资产的保全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最终容易丢失。第三,关于贷后的检查管理还处于薄弱环节。由于信贷业务后的监督是最终环节,是信贷的最重

5、要指标,将会保证经济效益的最终质量。然而,银行所执行的贷后管理方法,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重贷轻管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发展。 (五)不良资产缺乏清收措施。目前,温州银行对于不良款项运用的手段是清收和重组。清收和重组这些传统手段目前已经不足以解决此类不良贷款。对于有还款能力与可以再生的潜力企业,可运用清收和重组。而真正意义上的坏账却使银行无从下手,无法追回款项。起诉企业不仅仅是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高额的诉讼费用也使得银行大多陷入被动局势。这样不但恶化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能力也使得银行面临一定损失,可谓是弊远大于利。因此,加强对于贷款商户的约束,增强银行的信贷实力水平,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约束制度变得越

6、发重要。 二、温州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对策 (一)调整信贷业务结构,降低信贷业务风险。 分散客户管理,优化客户信贷结构。银行实行竞争制度,其关键点就是获得客户。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水平日渐加强,产业结构链条不断加大,这样就使得企业经营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加大,因此,立足于当前形势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把眼光放在长远的角度上。目前,必须抓牢企业现阶段产生的外在效益,也要做好潜在优质客户的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优质新客户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发展,只有加大对新客户的发展标准,才能保证客户结构处于最优状态。温州银行要抓住这些优质客户,例如上市公司这种大型且具有较强能力的企业,但是务必防范那些盲目竞

7、争且信贷资金过于大的企业,这样能有效地扩展客户的结构,这样减少了银行风险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银行风险逐渐减少。 2.中小型优质企业作为着力发展点,大幅降低信贷风险。中小型企业通常具有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较弱、财务核算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风险大等特点。依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也使得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大大加强。但是中小企业依然有自己独有的优势,只要商业银行选对企业,加大支持,对于中小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仍然大为可观。要依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制定实施可行的信贷方案,比如明确自身的定位,突出优势的行业,调动产业的积极性,在现有的运作体系中依据中小型企业的特点,实现集中管理分散运作等模式,调动企业运营的积

8、极性,加大对企业的扶持,走进市场,贴近客户,逐渐加剧对中小企业运营中心的靠近,从而促使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银行的产业链更加稳定。 .增加对高端客户群体的信贷营销力度。温州银行运用个人中、高端业务营销力度加大促进信贷业务的发展。目前,国民经济达到小康水平并快速发展,个体私人也迅速崛起。这样看来,个人理财的任务就不断加剧,这样,银行信贷的水平就处于稳步增加阶段。个人贷款业务、住房按揭业务、公积金贷款业务等多项中、高端业务也就应运而生,这样加大了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宽度,进一步扩大了工资代发业务,不断扩大着中、高端业务的进行,加大了高端客户群体,信贷风险分散,则能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水平。 (二)与政

9、府的关系和谐发展,加大对不良资产处理。目前而言,在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下,地方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银行的主要工作任务即是加大信贷业务资金用于扩大支持经济业务的发展。在正确、良好、和谐的政府关系下,致力于创造外部市场。温州银行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充分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地方政府一同推广大力创新,增强企业自身的运作力与竞争力。同时政府要加大金融法规的约束与要求,要求司法部门有法必依,加大了企业与地方经济的相辅相成,和谐发展。从而维护了温州银行的利益,为银行创造了公平,使得外部的金融市场环境有了明显提高。 (三)加强温州银行的贷后管理机制。 1.确立风险监

10、管的理念,加强客户经理的风险控制理念。管理工作应当是信贷业务后的最重要工作,银行要采取信贷和管理两手抓的工作方法,加强对于信贷后的管理工作。重贷轻管的概念应逐渐摒弃,贷后管理工作应落实到基础,协调好信贷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信贷与监管之间的矛盾,促进信贷与监管之间能够和谐发展。温州银行应当更加优化风险的分级制度,将资产分类考核,对信贷资产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督,对于新增的不良信贷进行及时控制,从而进行严格控制,在业务考核方面做到正确引导,加强正确的信贷规范,要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做到正确判断,为贷款的安全性做好最后一道防线。 2.加强管护权客户经理的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养。管户权客户经理

11、目前作为一种新型重要性角色占据着信贷市场的主要管理地位。他的主要工作在于始终关注贷款款项的用途,了解掌握贷款客户的经济运行状态,定时检查贷款客户的信贷档案,调查核实还款的主要来源,确保贷款的本息收回按部就班地完成。其手段主要包括:(1)借助目前的高科技技术,即时查询、了解、汇总所贷款项的风险预警,提高风险的检测;()利用银行财务会计柜台信息,掌握客户目前的现金流量、收入率、盈利率等指标,认真分析对比,实施对于风险的即时预警,实现最及时的安保措施;(3)实现风险经理与客户经理的工作对接,相互协调,相互制约,提高贷后的防范系统,加强风险控制力度。 3.将贷后管理与营销手段相互协调,从而促进银企共赢

12、。温州银行应把贷后的管理和营销业务相互拓展,在做好营销的同时也做好贷后管理,比如可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加大对企业资金状况的了解,从不同方面了解企业是否拖欠员工工资、是否增加或缩减员工福利、是否清减员工人数等项目,从而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同时加大了对贷款业务的监管,避免了一些可规避的企业贷款风险,增加了银行的营运能力,减少了成本,增加业务量,收获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吉光,梁晓著.商业银行全面的风险管理m.立信会计出版社,02. 连育青著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与竞争m.中国金融出版社,22X. 3张森著.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模型、方法和建议.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X. 4沈言成.淮南市建设银行信贷风险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02. 5田永强著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