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33070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24 大小:4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拘留所一标施工方案(1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总说明1、指导思想“科学管理, 持续改进;确保质量,满足顾客” 是我公司的质量方针;“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遵守法规,文明施工;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是我公司环境、职工健康安全方针。为了充分发挥我公司的综合优势和科学施工管理水平,以严密的管理,周密的计划,确保本工程以下目标实现。2、工期目标(1)总工期控制在240 天。(2)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 年 9 月 16 日 计划竣工日期: 2010 年 5 月 17 日。3、质量目标工程质量目标:市优质结构。4、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1)安全施工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发生。(2)文明施工目标:市级文明工地。(3)环保目

2、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确保施工期间不扰民、不影响城市道路及环境卫生。5、科技进步目标为实现上述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保等目标,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在工程施工中, 积极采用成熟的科技成果和现代化管理技术。6、保修服务目标接受业主、监理公司和省 (市)质检部门对工程质量、 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监督,信守合同,满足用户。7、合同履约目标认真执行合同条款,本着公司的企业精神,与业主精诚合作,保证合同的圆满履行。8、主要施工方法说明及施工资源配置(1)混凝土工程本工程所用混凝土现场搅拌。 现场搅拌

3、配备 1 台 350L 砂浆机及二台 500L搅拌机一台 PDL800 型自动配料机。(2)外脚手架本工程外架系统采用双排脚手架加外网维护。满足主体结构施工时的外防护和装饰作业操作要求。(3)垂直运输垂直运输:配备一台QT80 高塔吊,配备二台施工提升机。混凝土输送配备二台 HBT60 型输送泵。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洛阳市拘留所迁建工程办公楼工程建设地点:洛阳市老城区邙山乡310 过道北侧结构类型及层数:办公楼为框架3 层。辅助工程为一层设计单位:河南智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工程为办公楼工程。建筑总高度1198m 总建筑面积为22663 平方米。本工程抗震按七度设防。编制依据(1)图纸会审记录

4、;(2)工程设计图纸及说明,标准图集;(3)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国家现行建筑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或规程。二、施工部署(1)施工顺序以先基础后主体, 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饰, 结构及内装饰由下向上,外装饰由上而下的原则组织施工。1)土建工程分为三个阶段施工第阶段:独立基础。第阶段:结构施工一层40 天, 3 层工期约为 120 天。第阶段:砌体、装修、安装工程,从三层结构施工完后开始交叉施工施工工期较长,多工种交叉配合复杂,是施工管理较为困难的阶段,因此必须要合理而科学地组织好交叉流水作业,以土建施工流水作业为主导时,安装、装修做好配合工作。当土建作业完成后,以安装、装修为主导

5、时,土建做好配合工作。2)安装工程分为四个阶段:第阶段:予留予埋阶段:第阶段:部分管线配合,包括毛坯安装阶段;第阶段:全面安装阶段;第阶段:调试、试车阶段。(2)施工流向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特点,组织各工序流水施工。砌体、内粉刷在主体进行第三层施工时, 随主体由下往上组织交叉流水施工,外装修由上往下流水作业(3)施工段划分本工程按伸缩逢分段,故施工段仅划分为左右两段。(4)进度安排砌体工程在 2 层主体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 内粉施工在砌体施工3 层后进行,外墙施工于本楼砌体施工完成后进行。三、主要项目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序号工作内容负责者1场地平整工程科2组织学习、会审图纸技术科

6、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科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方案项目经理、总工、工程科、质量科5编制质量计划项目总工、质检科6编制工程材料需用计划工程管理科7逐月提供成品半成品、构件加工单工程管理科8临时设施工程管理科、土建作业队9测量定位、复核工程管理科10技术交底项目经理、总工11周转材料及部分三大主材进场材料供应科12对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土建、安装、作业层分别交底13开工报告工程管理科(1)领到图纸组织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同时取得各项技术资料及有关图集,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做好一次性洽商。(2)制定各分部工程技术措施, 组织技术交底,预算员做好施工预算及分部工程工料分析。(3)主要构配件供应计划,提

7、出加工定货数量、规格及需用日期。1.2 生产准备(1)施工用水供水主管线用 100 钢管,支管采用 50 钢管,均埋地布置。(2)施工用电:进场总线 120 2 电览线,现场主线用 80 2 铜线,支线用 35 2 铜线。电线的架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进行架设,动力线与照明线分开, 按规程要求设置漏电保护装置。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1)基础测量土方开挖验槽3:7 灰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基础基础砌砖验收(2)主体工程弹线绑扎承台钢筋、绑扎柱插进支承台模板浇筑承台砼绑扎柱钢筋支柱模板支梁底模板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板底模板扎板钢筋浇筑柱、梁板混凝土养护循环下一层。(3)装饰工程1)内粉刷浇水湿

8、润基层找规矩、 做灰饼设置标筋阳角做扩角抹底层、中层灰抹窗台板、踢脚板 (或墙裙 )抹面层灰清理涂料施工。2)地板砖基层处理吊垂直、套方、找规矩贴灰饼抹底层砂浆弹线分格(排砖挂线 ) 排砖浸砖镶贴面砖勾缝及擦缝。( 4)屋面防水工程基层处理做灰饼找平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附加层卷材铺贴保护层施工。3、分部、分项尤其是主要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3.1 测量a)平面控制网测设(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 需要时用钢管

9、进行围扩, 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或符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 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主场区地下室的平面控制应与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同时进行,并要进行相互校核。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等级测角中误差(mm)边长相对中误差一级51/30000(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 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b)高程控制网建立(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

10、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电子水准仪(精度 0.3mm/km 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符合水准路线, 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 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队伍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埋设36 个月后,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点。4)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 公里,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 米,距离

11、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 米。(2)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复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w2/L/N )0.5 式中 MW 高差全中误差() ;W闭合差();L相应线路长度;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c)0.00 以下施工测量(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 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 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 采用测量精度 2”级、测距精度 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轴线控制网对其承重的桩基础进行检测,符合桩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

12、, 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2) 轴线投测方法1) 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 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石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并打控制桩指导开挖。2) 待桩浇好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 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 轴线标志 ) ,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 2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支模板的依据。 模板支好后, 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检查上口的位置。 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 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 4mm。施工放样技术要求如下表:建筑物结构测距相对测角中误差测站测定高差起始与施工测竖向传递轴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