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32891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说课稿(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说课稿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时常须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当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说课稿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1一、说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西南师范高校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不确定现象的第一课时。新课标在小学第一学段支配的“概率”学习内容主要有:初步体会有些事务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对全部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简洁的试验。本节课学生是在对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肯定相识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二、说目标、重点、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肯

2、定要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验中体会、相识、总结。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依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本班状况,设计了以下几个目标、重点、难点。(一)学问目标:1、通过“揣测实践验证”的摸棋子嬉戏,体验生活中确定和不确定现象,并能用“肯定”“不行能”和“可能”正确地描述这些现象。2、能列举出简洁的不确定事务可能出现的全部结果,知道其不同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亲密关系。(二)实力目标: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口头表达实力,视察、推理实力,运用所学的学问说明生活中简洁问题的实力。(三)情感目标:让学生经验探究的过程,在活动沟通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力,激发

3、学生的学习爱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领悟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亲密关系,体验、描述生活中的确定和不确定事务。领悟到可能性大小与其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所占数量多少的亲密关系三、说教学方法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须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直观演示或嬉戏切入较简单被他们所接受。我校地理位置特别,一半以上学生是农村外来人员的子女。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差,假如用常规的单一说教形式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我依据这些特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了几个活动,使学生在嬉戏中开心的学习新知。我主要采纳以下教学方法:开宗明义引入、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4、、引导学生学习、点拨学生迷惑等。四、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子”,我们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让学生亲身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规律并进行说明与应用的过程。不确定现象这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并通过亲自试验、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做出推断,自己总结出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五、说教学过程(一)开宗明义突出主题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做嬉戏吗?今日我们大家一起来做嬉戏好吗?不过我们做嬉戏是有目的的,我们要通过做嬉戏来学习一个新的学问不确定现象,不知你有没有信念学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目标)(二)例1的教学。1、活动一师:

5、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我往盒子里放的棋子(全是黑色的),猜一猜老师摸出的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生:黑色。(师摸)师:为什么我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呢?生:因为你放进去的全是黑棋子,所以每次都能摸到黑棋子。师:我可能摸出白棋子吗?为什么?生:不行能。因为盒子里没有白棋子。师:可能摸出其他颜色的棋子吗?为什么?生:不行能。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其他颜色的棋子。师:假如我把盒子里的4个黑棋子换成白棋子,使得白棋子、黑棋子的数量同样多。老师接着再摸,想一想老师摸出的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说话时放慢速度)猜猜看?生1:白棋子。生2:黑棋子。生3:或许是白棋子,或许是黑棋子。(师接着多次摸棋子)师:为什么老

6、师这次既可能摸到黑棋子又可能摸到白棋子了呢?生:因为盒子里有黑棋子,也有白棋子。师:也就是说,这次摸棋子出现了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设计思路:通过“生猜师摸”的摸棋子嬉戏,很简单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在玩中教会学生用“肯定”“不行能”“可能”来表述事务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一活动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记忆,为学习新知埋好伏笔。)2、活动二师:下面老师再变更盒子里黑、白棋子的数量,变为7个黑棋子、1个白棋子,我们看看,是摸中黑棋子的次数多,还是摸中白棋子的次数多?(生举手回答,进行揣测)师:想不想自己摸棋子来验证揣测?生:(几乎异口同声)想。师:那我

7、们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出示“小组合作”的操作步骤)(各学习小组摸棋子、统计、探讨。老师巡察学生试验结果。)师:请组长汇报小组沟通状况?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通过刚才的试验你发觉了什么规律?(指名回答)(设计思路:对儿童来说,概率学问是很有吸引力的,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经常体现为令人开心的嬉戏。学生通过自己的试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才智,又能展示个人多方面的才能。此环节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沟通的欢乐,同时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与发展。最终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3、即时练习。

8、(课件出示)箱子里装着10个红球,2个白球。小明从箱子里摸一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球、也可能是()球,摸到()球的可能性更大。想一想:从中摸一个球,要使摸到的球肯定是红球,应当怎么办?要使摸到的球肯定是白球,应当怎么办?、要想常常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大些,应当怎么办?要想间或摸到红球,也就是红球的可能性小些,应当怎么办?要使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应当怎么办?(指名口答)(设计思路:由形象的嬉戏活动过渡到抽象的语言表述,检测了学生所学学问的实际运用实力。同时引入词语:常常、间或,渗透语文学问加强学科整合)(三)例2的教学。1、情景引入师设计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猜猜谁中奖的可能性大

9、大家先猜然后进行验证。老师和一名学生协作摇20次转盘,一名学生记录统计,其他视察、监督,把得出的结果填课本上。师启发学生总结规律:老师转到哪儿的可能性大,哪儿的可能性小?为什么?生:转到小羊的可能性大,转到小猪和小狗的可能性小。因为小羊的区域多,小猪和小狗的区域少。(答得好发奖品书签)2、学问拓展师:“假如让你用这个转盘设计摇奖活动,你想让获奖的人多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少一些怎么设计?想让获奖的人数和不获奖的人数差不多怎么设计?生1:我把区域大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多些。生2:我把区域小的设为中奖区获奖的就少些。生3:我把两种区域设为一样大,获奖机会一样多。(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

10、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嬉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实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问就在自己的身边,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验可能性。)三年级语文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望天门山这首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抒发了赞美之情。头两句描写山川气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波东流至此回。第一句主要先写山,天门山好像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其次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第三、四句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青山相对而来。诗歌通过对天门山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述,赞美了

11、大自然的奇妙壮美,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情感。望天门山重在抒情,融情于景,诗中有画。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观赏意境。这同时也是个难点,因为学生对古诗接触不多,在这方面的学习实力不是很好,而且观赏意境的训练在很多老师的教学中也经常被疏忽。另外,有些字词在诗中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何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些难懂字词的意思,并通过词义理解达到理解全句、全篇的意思,也是这首诗教学的重点。再则,望天门山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第一首诗,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必要,所以,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育实力,又为本课其

12、次首诗的教学打下基础。二、说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学习古诗,相识文中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词义句意,驾驭古诗的学习方法,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实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2.过程与方法:独立思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理解诗意,激发想象力和创建潜能,培育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实力;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培育酷爱大自然、酷爱祖国的情感。三、教学过程。第一步:谈话激趣,导入新

13、课。1让学生自由诵读已学过的古诗,说说相识的诗人。这样可为后续学习营造氛围,激发学习的主动性。2简介作者李白 (闻名诗人),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其次步:明确目标,尝试学习。明确学习目标,可让学生知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要学会什么,驾驭什么,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年级的学生终归不是第一次学古诗,他们已驾驭肯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肯定的基础,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先让他们尝试学习,开动脑子主动思维,理解能独立学懂的学问,并发觉疑难。这样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首诗的-、二两句中关键词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估计一般的班级能在尝试中学懂的人不

14、多,所以第三步要采纳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针对尝试学习所反映出来的疑难问题对学生进行解字词,明诗意的指导。1.扶学生学习第一句。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断、开、回、出、来这几个难懂词的意思。注:断、开、回、出、来联系实际,绽开想象法,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最终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具备肯定的文学鉴赏实力,提高审美趣味,丰富个人感情世界,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酷爱。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学些什么呢?这样扶着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在方法上教学生如何学。2.半扶半放引导学生学习其次句。先指导学生看教学图,启发想象。 再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老师点拨订正。3.放手让学生自学三、四句。三、四句跟一、二句相比,意思浅显易懂,况且通过一、二句的教学,学生驾驭了学习方法,大多数同学能自己学懂。这样,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进行探讨学习,然后汇报,老师了解反馈,刚好订正。4.让学生串讲全诗意思,进一步加深理解。第四步:品尝想象,观赏意境。观赏意境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我采纳两种方对学生进行意境观赏的指导。1紧扣词句。让学生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供应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2想象画面法。提示:在舟中望天门山。你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