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0328297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美术优秀课件集锦【三篇】【小小波洛克】活动目标:1.欣赏波洛克的作品,感受自由奔放、无定形的抽象画风格。2.初步了解线条、色彩的情感性,尝试用线条、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3.尝试使用乡土资源狗尾巴草以波洛克式的作画方式与同伴合作大胆创作。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5.感受作品的美感。活动准备:1.波洛克作品课件2.大纸、颜料、狗尾巴草活动过程:一、音乐导入1.今天徐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一起听听跳跳,你在听音乐的时候除了可以跳舞,还可以干什么呢?2.有一个人很能干,他能边听音乐边画画,他就是美国的一位画家:波洛克。他画的画可好了,我

2、们一起来看看他的画。二、欣赏波洛克作品1.欣赏第一幅作品,你在波洛克叔叔的画里发现了什么?觉得它画的像什么?你有什么感觉?2.欣赏第二幅作品,这幅画画了些什么?有哪些色彩?这些漂亮的颜色组合在一起感觉怎么样?三、介绍美国画家波洛克作画过程1.小朋友这些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画面上只有一些什么?2.你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方式画出来的?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吗?3.波洛克叔叔的这些画的确不是用笔直接画出来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样作画的吗?波洛克,他喜欢用很大很大的纸或者画布画画,因为画布实在太大了,所以他只好把画布铺在地上,直接从罐中倒颜料到画布上,或者用木棒、笔沾颜料滴到画布上,他有时沿着画布

3、的四周作画,有时就干脆提着戳了洞的颜料桶在上面来回走动,边跳舞边画,这样从桶里流出的各种颜料、油漆就洒在画布上,就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来。四、幼儿作画、放音乐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请几位特殊的朋友来帮助我们学做波洛克叔叔,看,这是什么呀?(出示狗尾巴草)2.波洛克叔叔说过颜料都是有生命的,现在就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吧。请大家自由的选择颜料。3.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不要用把颜料滴画人的身上,不能用力甩。五、展示、评价1.老师当记者采访:这位小画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兴吗?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画吗?画了些什么?2.幼儿绕画走一圈,说说在不同的方向看到了什么?【热气球】活动目标:1、引导

4、幼儿学习用鲜艳的颜色画出热气球。2、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合理布局画面。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范画、油画棒、幼儿用书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1、小朋友知道什么能飞上天?2、气球能飞上天吗?有一种气球叫热气球,你看过热气球吗?热气球会到哪里去吗?你见过些什么样的热气球呢?二、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热气球。小朋友书上也有许多热气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热气球(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欣赏热气球形状和颜色)。三、老师示范画热气球。老师先在画纸上面画一个大圆形做气球,在气球下面隔一段距离画上篮子,在

5、用一些直线条把气球和篮子连起来,这样热气球就画好了,然后在篮子里画上乘坐的人或动物,还可再画一些不同的热气球,涂上喜欢的颜色,最后添画背景和涂上底色。四、布置作业。请小朋友在书上画上热气球。小朋友先想好你画什么形状的热气球,画在纸上的什么位置?用什么颜色画?想好以后再动笔画热气球。五、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添画背景和合理布局。六、展示、评价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欣赏幼儿的作品,表扬画面整洁,布局合理的幼儿。教学反思:活动虽然上的不是很精彩,但是通过活动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课题组成员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让我很感动,它会成为我努力

6、工作的动力!【清明上河图】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幼儿对名清明上河图画的欣赏能力,感知热闹的宋代首都景色。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欣赏活动,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2、培养幼儿观察绘画的色彩美、构图美与造型美的能力,感受其和谐流畅的全景式表现方式。认识画面中人物的形态、古代建筑的造型。3、提高鉴赏能力,了解清明上河图的画面4、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审美观和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6、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了解画家张择端的绘画作品内涵。2、物资准备:课件清明上河图,音乐高山流水,实图清明上河图。3、环境准备

7、:将清明上河图布置在活动室中供幼儿欣赏。活动过程:一、通过兴趣,引出主题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长大想成为一名画家吗?在很早很早的古代就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画家,他把汴京城外的繁华景象都画在了一幅很长很长的画卷上,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就是北宋张择端大师,这幅作品叫做清明上河图,它是我们中国十大名画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二、欣赏画面,感受画面的布局1、整体欣赏。教师:小朋友这就是清明上河图,你们见过这幅画吗,这幅画清楚吗?现在随着优美的音乐大镜头放大仔细的来看一看。(1)这里描绘的是汴京郊野的风光。(2)在郊野的小路上走来了一群抬轿人,里面坐着一位老妇人,他们刚从京郊踏青扫墓归来。(3)这里描绘

8、的是汴河两岸小镇的风光,小镇上有一排排的房子,房顶是什么形状的?(4)这里有什么?在什么上面停泊着?船身有好看的花纹,都有哪些花纹?(线和点)船头尖尖的,非常的漂亮。(5)横跨在汴河两岸的有一座木质拱桥,这座桥弯弯的像什么?(6)这里有一条街道,街道上有什么?(人)街道两边有什么?(房、子树)房顶是什么颜色的?(黑色)如果我们把街道也画成黑色会怎么样呢?(7)这是什么啊?(牛车)这里又是什么?(轿子)轿子和牛车都是古代的交通工具,将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货车和出租车一样。(8)这是一座高高的什么?楼顶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里面都画了许多条什么线?墙身和阶梯是用什么线表现出来的?这是城门,穿过城门会来到

9、什么地方呢?(9)这里的人好多啊!你们快来看一看他们都在干什么?这里的人非常多,川流不息,人来人往。小结:刚才欣赏的就是清明上河图的全景,在这幅长卷上画家共画了815人,各种牲畜五六十匹,大小船只二十多条,房屋建筑三十多栋,张择端大师把这么多的人和物都画在了这幅长卷上,并且让人感到又清楚又有序,就像我们真的来到了汴京城。过渡语:如果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动物都动了起来,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欣赏动感的清明上河图2、欣赏动态清明上河图。这是什么声音啊?停靠在汴河上的船怎么样了?虹桥上的人都怎么样了?树底下的人在干什么?船夫在船头上划动着船桨,我们学一学。过渡语:动感的清明上河图很热闹,我们看一个地方

10、.3、局部欣赏-虹桥。谁还记得这座桥的名字叫什么?(虹桥)你们可别小看这座桥,他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为他的跨度有40多米,没有桥墩,而且全是用木头做出来的,现在再也没有人能够造出这样的桥,造这种桥的方法也已经失传了。你们觉得可惜不可惜啊?我们现在只能从清明上河图中欣赏到。桥上的人好多啊,这么,热闹啊,他们都在干什么呢,我们放大镜头仔细看一看。(1)桥上的人都在干什么,呢?(抬轿.)他们是怎么抬轿的?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一起来学一学0(2)在这幅画面都有干什么的?(骑马、挑担、推拉车.)前面的人在拉车,后面的人为保持平衡用力往前推车,我们一起来模仿他们是怎样推拉车的。(3)这里还有一个大

11、人和一个小孩,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4)桥中间有一个人正在往下抛缆绳,他想干什么?船上有一根高高的桅杆,这艘船到桥的对面,高高的桅杆就会和桥梁碰到,所以桥上的入是想用缆绳把桅杆放倒,使这艘船顺利地到了桥的对面。(5)邻船的人也在指指点点的,好像在大声地吆喝着什么?离我们最近的有一排排房子,房顶有好看的花纹,这些花纹像什么?这是一条什么?(河)你是怎么看出来是河的?这些花纹就是用浅浅的黑色画出来的,中国的国画就是用墨来作画,以黑白色为主,深的地方是用浓墨画成的,浅的地方是用淡墨画成的。小结:刚刚我们欣赏的就是最热闹的地方-虹桥,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幅长卷的名字叫什么?清明上河图4、整体欣赏。

12、今天,老师把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也带来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找一找才我们都欣赏到了哪些地方?三、通过欣赏,对画家的赞美画家给我们带来这么美的画,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清明上河图这幅名画,反映了北宋年间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画面内容丰富,人物众多,以长卷形式来构图,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因此在欣赏活动中幼儿兴趣盎然,情绪振奋。尤其是在分析画面构图布局时,幼儿找到了许多的不同,人物、帆船、建筑、桥梁等-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令人折服。幼儿通过欣赏教学,审美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的。反思:在我国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13、。它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风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都是独一无二的。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就在于让幼儿了解该画的历史价值。在幼儿欣赏课件、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对画面的点、线、面进行认知,对画面的各种人物形态加以模仿,从而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以及心理活动,如抬轿人、推车人、大人和小孩以及邻船人的模仿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幼儿的天真和想象力。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手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引导幼儿欣赏动感的清明上河图、其他画家的名画,通过整体欣赏-动态欣赏-局部欣赏-整体欣赏清明上河图,提高幼儿对名画的鉴赏能力,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审美观以及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师幼一同欣赏后,更能够了解到画家的伟大以及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