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328175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苏科版通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X 108 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2. 下列做法利用凝固放热的是( )3.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4. 江苏首条彩色

2、公路亮相无锡环太湖公路十八湾路段,此路段在平面交叉口、人行横道线、下坡拐弯等处铺设了css彩色防滑材料,用三维彩色图案取代了白色的减速线.当夜晚汽车尾灯发出的红色光线照射到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路面上时,我们看到的颜色分别是( ) A.红、黑、黑 B.绿、黄、红 C.红、黄、绿 D.黄、绿、红5.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时对着墙壁按遥控器键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因为紫外线发生了反射 B.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在水面处折射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C.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并没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D.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字是虚

3、像6.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7. 如图所示,某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将一张白纸在透镜的另一侧从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看到的现象是( ) A.白纸上有缩小的光斑,且光斑的大小不变 B.白纸上有光斑,且一直变大 C.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大再变小D.白纸上有光斑,且先变小再变大8.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 放大镜 D.近视眼镜9. 望远镜的作用是( ) A.把近处的物体放大 B. 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C.把细小的物体放大 D. 把近处的物体放远10. 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 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

4、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应该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 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 近视眼,凹透镜11. 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12. 今年是农历猴年,张家界市2020“猴年拍猴”主题摄影活动正在进行中,某摄影爱好者看到如图所示温情一幕,立即举起照相机进行了抓拍,那么在底片上所成像是( )13. 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14. 观察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

5、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 5 m/s B. 2 m/s C. 1 m/s D. 2. 5 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6. 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1

6、7. 吹气和哈气都是人口吹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使热水变凉,这是因为加速了热水 使水的温度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主要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的温度升高.18. 如图甲所示的(a)、(b)分别表示两位同学测同一物体长度时的不同用尺方法,其中用尺不太合理的是 选填“(a)”或“(b)”,这一物体的长度应为 cm.如图乙所示的秒表所示时间为 min s. 甲 乙19.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半碗水,小明又看到了硬币,这是由于光从 射入 中时发生了 射,在A处能看到硬币的像是因为像比硬币的真实位置要 (选填“高”或“低”).20. 如图

7、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这个玻璃瓶相当于 镜,它对太阳光有 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21. 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手电筒前面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调节时套筒足够伸缩长度),DF处装入凸透镜. (1)当手电筒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 位置,此时射出平行光线;(2)在此基础上,若要作投影仪使用时,在AB处插入投影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未画出)上观

8、察到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 (3)若要想屏幕上的像缩小一些,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套筒.22.“五一”节期间,小丽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过一会儿小丽发现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为参照物.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为参照物.这个现象说明 .23. 某卡车以36 km/h的速度向东行驶,若卡车的观后镜为一平面镜,在司机看来,路旁树木在镜中的像以 m/

9、s的速度运动,树木的像相对于树木的速度为 m/s.24. 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 2 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竿均速度为 m/ s.25. 为保障安全,某路段限速80 km/h,并安装了两台相同的“电子眼”自动拍摄车辆的通行情况.如图所示是两台“电子眼”先后相隔2s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两张照片,已知相邻路灯的间距为30 m.由照片可知,拍摄照片 选填“(a)”或“(b)”的“电子眼”离目标较远, (选填“A”“B”或“C”)车在超速行驶.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33分)26. (3分)按照要求画

10、图. (1)在图甲中,S点是水中鱼所在的位置,S点是人的眼睛在A处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请完成人眼在A处看到鱼的光路图. (2)在图乙中根据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7. (3分)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 (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 ,模拟近视眼的是图 . (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 图. (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

11、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 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 05mm,此镜片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8. (6分)如图甲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做过的光的色散实验.实验中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可以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1)实验中,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 ;B的外侧应该是 ,该光最显著的特性是 .(2)从实验看出,光线经过三棱镜后是向它的 (选填“顶角”或 “底边”)偏折的;这一规律可以用来类比说明凸透镜对光的 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3)如

12、图乙所示,如果分别用红光和蓝光以平行于主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之后它们的光路会略有差异,图中通过b点的光线是 (选填“红”或“蓝”)光.29. (2分)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甲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表格所示.试回答: (1)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

13、,请你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并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认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若光速减小,则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入射角. (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在图乙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0. (8分)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名同学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有关记录数据如表.(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9 min后,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3)如图2甲图为实验时的情形,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 (选填 “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