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324858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程目标几个学段目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次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觉、领会音乐的艺术魅力,培育学生对音乐的长久爱好,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驾驭必要的音乐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实力、表现实力和创建实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育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主动乐观的生活看法,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上述课程目标以下列三个维度表述。(一)情感.看法.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育对生活的主动乐观看法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妙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主动

2、乐观看法和对美妙将来的憧憬与追求。2培育音乐爱好,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宠爱音乐,驾驭音乐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宠爱音乐奠定基础。3提高音乐审美实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心情、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育学生音乐的欣赏实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4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增加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相互敬

3、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加集体主义精神。5敬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敬重艺术家的创建劳动,敬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酷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完整而充分地倾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2仿照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视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仿照,积累感性阅历,为音乐表现和创建实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3

4、探究培育学生对音乐的新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4合作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沟通、密a合作,不断增加集体意识和协调实力。5综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渗透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学问,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别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三)学问与技能1音乐基础学问学习并驾驭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学问。2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

5、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3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学问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有代表性的音乐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相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的联系,扩展音乐文化视野。依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巳学过的学问,相识音乐的社会功能,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二、学段目标义务教化阶段的9学年分为3个学段,各学段课程目标分别表述如下。(一)12年级充分留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新奇、好动、仿照力强的身心特点,擅长利用儿童的自然

6、嗓音和灵活形体,采纳歌、舞、图片、嬉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倾听音乐的材料要短小好玩,形象显明。激发和培育对音乐的爱好。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然地、有表情地演唱,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编创活动。培育乐观的看法和友爱精神。(二)36年级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究创建的活动实力增加。留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建活动的重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56年级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嗓音爱护学问。保持对音乐的爱好。培育音乐感受与欣赏的实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

7、惯。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建活动。培育艺术想象力和创建力。培育乐观的看法和友爱精神,增加集体意识,培育合作实力。(三)79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加,获得学问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阅历,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改变。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人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留意嗓音爱护。增进对音乐的爱好。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实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主动参与演奏及创建活动,发展表现音乐的实

8、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力和创建力。培育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看法,增加集体意识,熬炼合作与协调实力。第三部分课程内容音乐表现要素音乐心情与情感领域一:感受与欣赏 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演唱演奏领域二:表现 综合性艺术表演课程内 识读乐谱容的结构框架 探究音响与音乐领域三:创建 即兴编创创作实践音乐与社会生活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一、感受与欣赏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实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实力与欣赏实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

9、的爱好,鼓尉激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阅历。(一)音乐表现要素【12年级】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仿照宠爱的音响。能够听辨歌颂中的童声、女声和男声音色。感受乐器的声音。能够听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并能用打击乐器奏出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改变,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36年级】能发觉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仿照宠爱的音响。能哼唱熟识的歌曲或乐曲。能够听辨歌颂中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音色,说出人声的分类。能够相识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10、,并能听辨其音色。在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体验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能够听辨旋律的凹凸、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主题,区分音乐基本段落,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调做出相应的反应。【79年级】探究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能够用不同方式仿照不同的声音。加深对人声、乐器声的了解和体验。能够说出各类人声和常见乐器的音色特点。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感知音乐的结构,能够简洁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改变。(二)音乐心情与情感【12年级】体验不同心情的音乐,能够自然流

11、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体验并说出音乐心情的相同与不同。【36年级】听辨不同心情的音乐,能够作简要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心情的改变。【79年级】能够有意识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发展改变,并能简要描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三)音乐体裁与形式【12年级】倾听儿童歌曲,倾听音乐形象显明、结构较为简短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36年级】倾听少年儿童歌曲和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格调健康的流行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

12、或默唱。倾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小型器乐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短小的音乐主题或主题片段,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初步辨别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倾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79年级】倾听大合唱、组歌、室内乐、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剧、舞剧音乐及其他体裁的歌曲和乐曲,能够随着乐声哼唱音乐主题,并船运用适当的形式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通过欣赏音乐辨别不同的体裁与形式。倾听音乐主题并说出曲名和作者。结合所听音乐,了解音乐体裁与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四)音乐风格与流派【12年级】倾听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儿歌、童谣及小型器乐曲或乐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风格。【36年级】倾听中国民族民

13、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倾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79年级】倾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简洁描述其不同的地域特点或民族风格,能够说出戏曲、曲艺的主要种类和代表人物。倾听世界部分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能够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洁描述。倾听世界不同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能够说出主要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二、表现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实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留意培育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实力,综合性艺术表演实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实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用

14、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治感情。(一)演唱【12年级】学唱儿歌、童谣及其他短小歌曲,参与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姿态、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对指挥动作做出反应。能够采纳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心情。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够用正确的演唱姿态和呼吸方法唱歌,培育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用自然的声音、精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轮唱、合唱,并能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的反应。了解变声期嗓音爱护的学问,初步懂得嗓音爱护的方法。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洁评价。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46首(其中中国民歌12首

15、),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79年级】能够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阅历,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习基本的指挥图示,能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做出正确的反应。学习变声期嗓音爱护的学问,懂得嗓音爱护的方法。能够简洁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心情与意境。能够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演唱作简洁评价。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24首(其中中国民歌1首),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二)演奏【12年级】学习常见的课堂打击乐器,参与演奏活动。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36年级】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学习坚笛、口琴、口风琴或其他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培育良好的演奏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