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32075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毕业论文范文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标题: 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姓名:班级:学号:.对病患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摘要):心理护理越来越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危害 ,而且也给其家属心理上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病患家属积极配合,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让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既有利于病患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关键词):病患家属、护理措施、心理.引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模式和护理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病人是否能得到及时正确

2、的医治。当一个人身患疾病时,其心理格外紧张、焦虑、恐惧,易于激怒,对医务人员不信任, 这些都不利于疾病的医治,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 使病员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既有利于病员的康复, 又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 焦虑、恐惧。由于疾病来的突然, 自觉症状明显,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因而往往产生紧张及焦虑。 有的病人病情重,害怕疾病恶化,表现出急躁情绪,病人对反复检查及治疗缺乏耐心,有时对医护人员的态度表

3、现为生硬、粗暴。病人对入院后进行的必要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不了解, 有些还会增加痛苦, 病人在接受不熟悉的医疗操作中产生恐惧和不安心理。 部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考虑到经济问题, 老人和小孩的抚养问题, 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问题,而产生种种忧虑。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性地为病人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只有通过家属的积极配合, 通过.家属与患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使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护理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既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又能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然而我们同时发现大部分家属也比较紧张、焦虑、恐惧。他们过分照顾病人、夸大病情,对医务人员提出过高要

4、求,所以我们要想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做好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目录1 什么是心理护理52 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52.1 疼痛的心理护理52.2 焦虑的心理护理62.3 恐惧的心理护理62.4 悲伤的心理护理63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64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7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84.3 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94.4 传染科病人的心理护理11.4.5 重危病人的心理护理125 护理措施13致谢14主要参考文献15一、什么是心理护理很多病人在患病后,都会引起心理的一些多虑,尤其是患病较为严重的病人,会产生恐慌、 焦躁、负担这些心理的变化势必会影响病人的康复,

5、所以做好全面的心理护理是首要之选。了解护理对象的护理内容, 及时向专业医护人员请教, 使病人得到尽可能完善的护理服务。病人居室光线要充足、温度、湿度要适宜。护理动作要迅速、轻柔,切忌生拉硬拽,避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注意病人的卧位,姿势要舒适,除需要暴露部分外,其余部分要遮挡,注意保暖。 注意清洁操作,护理者要衣帽整洁,最好戴口罩,操作前后要用肥皂洗手。做好心理护理,了解病人心理状态,做好解释工作。对病人要和蔼可亲,语言要温柔,使病人尽可能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操作完毕后,整理好病人的衣服被褥,使病人感觉舒适。做好病情观察记录和护理记录。以上就是心理护理的具体做法, 不要忽视了这

6、小细小的问题, 病人在患病时最需要这些贴心的照顾,做好了有助于病人的心情开朗,从而加快疾病的好转。二、心理护理的常用方法1.疼痛的心理护理某些肿瘤、手术后、外伤及慢性炎症或结石等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有些慢性疼痛,原因较为复杂,影响疼痛的原因也很多,如采用心理治疗,则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疼痛减轻。自我暗示当患者疼痛难忍时, 医护人员向病人讲清楚, 疼痛是机体的 “保护性 ” 反应,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 疼痛感是暂时的, 鼓励患者增强同病魔做斗争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患者的自我暗示,心理上的疼痛即 “减轻 ”了。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转移注意力,用轻音乐或者舒缓的音乐制造情境以及美好事物的自我

7、联想.2.焦虑的心理护理病人表现焦虑,是一种痛苦不安的心理状态。不同病人焦虑的行为表现也因病情轻重而异。 因此,在护理病人时, 应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正确的诱导。首先应尊重病人, 自己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病人感到自己不是完全依赖他人,使其减轻焦虑,同时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命名其感到被尊重。也可采取合理的消遣活动, 来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如病人焦虑心理较重且不易缓解,可酌情给予安定口服,并及时处理引起焦虑的疾病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3.恐惧的心理护理恐惧心理是由于病人认为对自己有威胁或危险的刺激所引起的痛苦不安的情绪状态。当病人受到各种不良刺激而产生恐惧的心理状态时, 家属要尽量倾

8、听病人的诉说或保持安静,也可对病人进行抚摸,必要时抱紧病人有助天稳定情绪,并守护在身旁。采用松驰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催眠、读书、看画报等,均有利于减轻恐惧和消除不良反应。4.悲伤的心理护理悲伤是病人感觉或预感到将要出现失去亲人或重要事物时的一种心理反应状态。可表现为沉痛、哭泣、懊丧、忧郁或愤怒等,也可有饮食的改变,如饮食突然减少或不思饮食等。 睡眠方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 睡时多梦, 梦中易醒等。严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极度抑郁, 否认事实,强迫自己机械地去做某些事情,并有幻视、幻听、妄想、恐怖症,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态度冷漠。在护理这类病人的时候, 要尽量养活或消除产生悲伤的原因和促成因素

9、, 支持病人的悲伤反应,积极劝慰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帮助病人找到支持的力量, 如和亲密朋友诉说等; 通过和病人的深入交谈, 提高病人自身价值;对病人表现的愤怒、哭泣和诉说表示关心和同情;对有孤独、抑制、愤怒情绪的病人,要劝说病人摆脱过去,面向未来,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三. 患者家属的主要心理问题1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焦虑和紧张 :入院时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环境陌生感到焦虑和紧张,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 或不断打听医护人员的情况, 希望得到经验最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医治;住院期间由于病情变化而引起的焦虑与紧张,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反复陈述病情,担心遗漏病情变化,

10、还有由于长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引起的焦虑,不安心治疗,要求减少检查或提前出院。2 焦虑和紧张 :家属对疾病预后产生恐惧感, 对其他相同疾病患者预后敏感, 尤其是急危重患者家属更是悲观, 避免谈及生死问题甚至字眼; 由于心疼病人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检查治疗产生的恐惧, 家属常表现为患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不敢去看,或者躲开的行为。3 怀疑和不信任: 对疾病的不了解, 查阅网上或书籍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 并以自己查阅的资料为准, 对医生的治疗方案表示怀疑, 并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各种护理治疗;对医护人员的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怀疑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求更换主管医护

11、人员; 因医疗设施和环境的局限性引起对治疗能力和条件的怀疑,便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要求转院等。4 同病相怜感: 相同疾病的患者家属之间亲和力极高, 非常容易沟通, 有同病相怜感,尤其是绝症或重症新人入院患者家属对老病人的经验信任程度超过医生。5 依赖感:患者家属对病人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也依赖护理人员, 对自己缺乏信心,生怕自行的行为会伤害病人。6 容忍:对患者不正确的行为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属的共同表现, 他们对病人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甚至许多过激行为如辱骂医护人员也不劝阻, 特别是一些绝症患者的家属,任其放纵,并对医护人员的制止表示不满。四 .不同情况下病人的心理护理4.1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

12、理( 1)有急有缓: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首先处理紧急的、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心理反应。( 2)沉着冷静: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必须沉着、稳重、严肃,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护理工作, 以稳定病人的情绪。 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也是对病人最大的支持和鼓舞。( 3)有的放矢:积极寻找导致病人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护理。如对疾病错误的认识而导致的焦虑, 应首先对病人进行有关医学知识的解释和教育。( 4)与抢救同步:情况允许时,心理护理可与抢救同步进行。 护士可边观察,边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 或边实施操作边说明意图, 以消除患者疑虑更好地配合治

13、疗护理工作。( 5)心理换位: 护理人员应处处从病人角度考虑, 谅解病人及家属的过激行为,更不能对病人进行训斥、 嘲讽。及时医治或积极预防病人的心理创伤, 想方设法使其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急诊情况。( 6)社会支持系统:急诊病人多由亲友或同事陪送。护士应从言谈举止上给其以适当安慰和必要的心理指导, 支持和鼓励病人使其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少数预后不良的危重病人, 应预先告之家属, 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对救治无效死亡的病人,应和家属一道做好善后工作。.4.2 慢性病人的心理护理慢性病人因为需要承受长期的疾病折磨, 经历漫长的病程所以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慢性病人一开始大都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病人角色;一旦是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恨不得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