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竞争业务创新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18273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竞争业务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竞争业务创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面竞争 业务创新12 月 11 日,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4 大领域迎来了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根据WTO 承诺,我国将取消所有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的限制,包括所有制的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中国金融业与外资金融业开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经过 5 年审慎的过渡期, 中国金融业已经做了诸多准备:国有商业银行不仅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引进境外有经验的战略投资者,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而且已经有建行、中行和工行先后走向资本市场。 作为金融业务重要支撑的 IT 系统建设已初具形态,耗资巨大的数据大集中也已经基本完成。中资金融业与外资金融业之间的贴

2、身肉搏战拉开,而交战的压力和焦虑正传导给银行IT 部门。 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苏文力说,对于金融业来说,今后的竞争将集中在后台信息系统的比拼,谁的信息系统稳定,谁的服务手段更切合消费者需求,谁的信息系统能支撑最快地研发出新产品,谁就会赢。竞争与创新,成为 2006 年金融信息化的最强音。在完成数据大集中之后,金融企业正在逐步把主要业务集中到区域中心乃至总中心处理。为真正提高集约化规模效益,就必须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 以客户为中心, 集成客户关系管理、金融产品和服务管理、风险管理与审计等核心业务系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在此之后,我国金融业还应该大力应用商业智能的技术和方法

3、,以提高业务分析和风险管理水平。而知识管理技术,可以促进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移,促进显性知识的共享和隐性知识的广泛应用,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一 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投入运行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是征信体系的核心内容,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2006 年 1 月, 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正式运行;上半年,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实现全国联网运行。征信系统为商业银行等机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汇集起来,全面而客观地反映其信用状况,极大地克服经济金融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既帮助商业银行等机构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也帮助

4、企业和个人更容易获取融资及其他机会。据调查,近年金融机构通过查询企业征信系统拒绝的企业贷款申请额占企业贷款申请总额的2.5% ,通过查询个人征信系统而拒绝贷款的客户,约占申请客户的 10%点 评:有无健全的征信体系,是市场经济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征信体系为商业银行等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帮助机构防范信用风险,从而为实现经济金融的稳定及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二 中国银联推新一代非接触式手机支付服务,即手机刷卡购物消费者只须手持植入与银行卡信息关联芯片的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比如在自动售货机上轻轻一闪,就能得到自己想买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刷卡购物,这个安装了芯片的手机还可以关联十几张

5、银行卡,消费者自由在手机上切换要使用的银行卡,并通过手机实现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据银联称,该技术将于年底前完成1000 台试点,明年开始在国内大范围推广。这个安装了芯片的手机还可以关联十几张银行卡,用户自由在手机上切换要使用的银行卡,并通过手机实现银行账户之间的转账。此外,从安全角度考虑,该芯片与手机SIM 卡相连通,采用了多重加密的技术,即使手机丢失,也可以保证银行账户的安全。点 评:据调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银行和信用联盟都配备有能够提供一系列高科技安全和便利功能的支付手段。支付手段的创新越来越成为金融业能否留住客户的关键。三 上证所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完成,明年一季度上线9 月

6、 22 日,在中国计算机报主办的 2006 中国证券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上证所总工程师白硕指出,上证所新一代交易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将于年内完成,明年一季度正式切换上线。新一代交易系统将对交易品种采用基于国际标准的 12位编码,并兼容现存的 6 位编码。同时,由于新一代系统引入了 PBU(参与者交易业务单元)机制,未来交易系统中将不再使用席位概念, 而代之以 PBU 。 PBU 相对席位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监控功能。与单纯的席位不同, PBU 具备上百个参数,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规定,系统可以控制某些问题股票或某些问题交易者的交易活动,以更好地控制风险。点 评:上证所新一代交易系统将提高交易所的核心竞争

7、力,也标志着远东地区将出现一个强有力的交易平台,并可能对周边市场形成技术辐射能力。四 上海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上线7 月 12 日,上海银行历经一年半的时间,成功在全行200 多家分支行实现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信息整体移植,并且在保持业务不间断的情况下新旧系统一次切换上线成功。新系统不仅使该行的产品创新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监控能力等得到增强,而且支持灵活的利率设置方式,为其适应将来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竞争打下基础。点 评:数据大集中后,金融业纷纷进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而其中的关键点从以账户为中心变为以客户为中心,决不仅仅只是 IT 系统升级的问题, 同时要改变的还有几十年来以账户管

8、理为中心形成的一套行为模式和思想观念,这对银行从业人员来说,意味着一次彻底的颠覆和再造。这也正是国内银行业变革核心业务系统难上加难的原因所在。五 工行网上银行调整支付限额从 9 月 4 日开始,使用工行网上银行的部分用户,支付额度将受到新的限制。静态密码用户 (非电子口令卡和 U 盾用户)累计支付额度仅剩下300 元,而此前这一额度为 3000元。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人员解释称,之所以限制静态密码用户的支付额度,主要是为保障大家安全使用网银。在此前工行了解到的多起网银资金失窃案件中,不少用户因为使用了容易外泄的静态密码,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相比之下,电子口令卡则可以随机更换网银用户的账号和密码,为用户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网银使用环境。在使用完总计300 元的支付限额外,静态密码用户若要再通过工行网银进行对外转账,只能到柜台重新申请电子口令卡或 U 盾。点 评:近年来,网上银行事故频发。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网上银行最重要的是让客户用得放心。无论是个人网上银行还是企业网上银行,银行在设计这些服务平台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保证系统安全,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