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315665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1我们的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2今年,2020年,令我心中的情绪跌宕起伏。有满足,有不安,有高兴,也有对未来的期望。在二十世纪末,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今年这个想法将会真正走进现实。也许是因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今年春节在电视上我看了不少有关爱国情怀的电影,电视剧或综艺节目。我逐渐开始沉思究竟什么是爱国,我发现爱国不仅仅只是口中说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爱国的方式,像军人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证人民的安全,像医生他们用日夜坚守挽救了无数生命,像老师他们用有限生命为祖国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人才,虽然细节不同,职业不同

2、,但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爱国的一种方式。今年春节我真的能感受的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就拿我的老家来说,以前的县城可以说是与农村无异,想找一个超过三层的楼房都困难。但如今放眼望去全是高楼,不少的农民都在县城买了房,真真正正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不过,在谈起发展时我却不免有些伤感,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在感叹生活改善的同时我不禁想起在除夕夜叔叔对我讲的话,大致内容就是让我慢慢去担当一些家里的事,就在那时,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成长的压力,有压力是好事毕竟有压力的人才会进步,但当一个人真正接触到社会时,内心难免会起波澜。当然,让我伤感的除去对自己年龄增大的惘然,还有友情遗失的遗憾,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3、现在见面更多是客套,能相连在一起的也从性格变成了游戏。其实人生就是这样,每一个选择都会将你引向不同的结局。这个春节,因为疫情我有了些思考,那些在电视上报道的无名英雄,他们所做的就是让我们幸福,而幸福不是等来的而是一代代中国人用汗水有努力拼来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生在和平年代就不努力,我特别赞同一句话,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职责,想真正做好都是很难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难就不做,正是因为难我们才要去做,并且一定会做好。今年春节,我不再像往常一样玩的忘乎所以,因为我很快会面临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考试中考,我必须为此去努力,就像以前历代的学生,为了未来,学习!希望在下个春节我不会再有这么多的情绪。全面小康美丽家

4、乡作文3大美水西话小康文/张光琴“高高的乌蒙山,美丽的水西女,爱唱着水西谣,等待着回家的人;古老的幕俄格,出征的男人们,爱唱着水西谣,想起了梦中她。”歌颂水西,赞扬水西,莫过于吟唱水西谣的赤子之心。当我唱起这首歌时,水西这座静谧的城市便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片繁荣而又宁谧景象。伫立广场公园,满园的绿:从脚底茵茵的小草来,从头顶飘荡的树叶来,从远处满池绵延的水面来饱福了双眼,毅然惬意满怀;隔窗远眺,排排大厦朦胧林立,楼顶晨雾婆娑,空灵的静谧。早晨的公园,俯首凝视,草尖水露滑落,于无声处,心泛涟漪。喜欢这样的静,静得没有一丝侵扰。喜欢这里这座安静的城市我的水西。时光匆匆流逝,迎来一个个明媚的阳春三月,

5、又送走一段段飘满白雪的寒冬记忆。于记忆中,水西的小康发展随着水西各级领导的推广和努力,持满戒盈,创建小康生活的理念已深入人们心中。古有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怡然自得,舒适安宁,令人神往;今有习近平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富庶安康、幸福快乐,充满希望。岁月褪成泛黄的书页,过去凝成温存的永恒。记忆,微笑,幸福。温馨而蓬勃的曙光,透露着人们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梦幻的晚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幻想。社会在发展,人文在发展,水西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步入了“小康”。“红袖添香情长久,喜看小康臻大有。”水西各级领导对小康之路的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让巨大的变化降临在水西这片可爱的土地上,让人们的生活步入无忧与安逸之中,

6、让一张张为生活奔波而紧张不安的面孔从此面带微笑。当漫步在水西这座小城时,我看到了宽阔的道路四通八达,我明白了一句话:“要想富,多修路。”顺着蜿蜒的街道,两旁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灯璧辉煌的商店内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从前上学的道路上公共汽车一路颠簸,风尘四起袭卷着滚动的车轮,路过的行人不禁手捂眼鼻,抱怨四泛。而如今平坦洁净的花都大道笔直宽阔,太阳能路灯一路相伴,街道的绿化与清洁时时保持,桂花飘香,醉人心脾;从前一段段的白色斑马线行人匆匆,车水马龙,急行的人们常常与车辆擦肩而过,最近一座座横跨街道的天桥上空回荡着行人的欢声笑语。水西的交通更加井然有序,人们的交通安全更加拥有保障。早晨路过美丽的水西公

7、园,可以闻到怡人馨香,听到清脆鸟语;在城市广场,可以看到退休的爷爷奶奶随着音乐强身健体,他们的笑脸迎面带来的只有喜悦,毫无焦虑,毫无不安。目睹着这一切的一切,我想把水西比作“小桥流水布依寨,桃花源里新农村。”此时的我,为自己身为水西人而感到骄傲。二十一世纪的水西是一匹骏马,它步伐矫健地迈进了万象更新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水西是一座很有机遇的小城;二十一世纪的水西前程似锦。水西县领导为实现水西人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小康梦”,近几年来默默无闻地奋斗。“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歌词流传至今,鼓舞着水西人民去圆千年的“小康梦”,我期待着水西更加繁荣的似锦前程,更加相信在水西各级领导的奋斗下,我们的水西定

8、有“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山,在那里站着,一万年;水,在那里流着,一万年。栽一抹光阴,掬一捧晨露,以绿林为伍,以碧水作伴,让水西人民的奋斗于青山碧水间疯长。把生活书成笺语,把四季绘成丹青水墨,协手共创小康在每个日出日落。静静的,一圈圈涟漪荡升;心,静静的,随着涟漪敞开;念,也悠悠的追波逐流,很远,很远!点评:*引用水西谣歌词开头,起笔不凡。作者以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通过全新的视角,来反映美丽的家乡,具有很强的真实感、立体感和可读性,语言清新明丽而又质朴无华,结构散而不乱,错落有致。2020全面小康美丽家乡大赛作文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4当第一缕洒满大地,闪耀着金色的光芒,哦,天亮了。这是

9、农村的黎明,在鸡笼之中睁开了双眼,“喔喔喔”传来一阵清晨的问候。汽车穿过这条条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是那样顺利平坦,宽阔了。我们回到家乡,清澈的小溪,碧蓝的天空,多么纯洁。绕过这片林子,展现在我眼前崭新的健身器材,全是刚上过漆的,油光发亮。在阳光的照射下,金黄色的健身器材显得格外明亮。我忍不住跑上去小试身手,呵,双手搭上,整个身体在上面摇晃着,是那样悠闲自在。这可算得上是老年人特殊的运动哇!呐!房屋变了!所有的哄抢白瓦,现在已变成了一栋栋居民楼,换上了鲜亮的色彩。嘿!别摆架子!我倒是要看看乡村之间还有哪些独特的变化!喏,原来这里还不就是一条臭水沟,可现在居然变成了一方草地!哇塞,这变化真是让我大

10、吃一惊啊!我尽情地在大路上跑呀跑。瞧!这里分明就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什么时候,这棵棵树形成了“棒棒糖”?哈哈,谁的技术这么高超,能把这里每一刻参差不齐的大树裁剪成这整整齐齐的“棒棒糖”!这些“树战士”挺拔地站着,就好像在训练站立姿势的士兵,排成了齐刷刷的两排,为我们让出了一条路宽敞的大路来。这一观察,农村的变化真是无限大,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其实,这不算惊奇,因为,毕竟我们的科技发达了,这点小case算得了什么?这些功劳,应该归功于中国政府治理有方,才能使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着。在这每一个脚印,每一步的行走中,我们在证明着:中国,富强了!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5岁月来兮,小康思兮文 /杨熔艳对于黔

11、西最早的认知,是源于父亲。据早几年就来黔西工作的父亲描述,那时黔西没有高楼,没有洋房,没有汽车,没有随处可见的商场,浑然一块溢着淳朴乡土气息的璞玉。诗人说:“我心中有一个地方,那里没有高楼,没有银行,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车马喧嚣,只有一望无际的原野和黄土,还有一个爱人”。白云蓝天,青草绿地,远方稻田,近地院篱,榆柳桃李,村后溪流,鸡鸣犬吠,屋舍炊烟。这样的黔西,好似陶潜笔下那不与人境相接的桃源,是一方净土,是追求的诗和远方。尔后便是我的认知,异地求学的经历让我对黔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初到黔西时,看到的便是林立的高楼和飞驰而过的汽车,道路两旁是郁郁青青的树木,公路交汇处还有姹紫嫣红的花丛,惹人眼

12、目。迎面走来的,有衣着前卫的男男女女,也有白发苍颜的老爷老太拄着拐杖提着鸟笼相互打趣。各式各样的商店坐落在街头巷尾,银行的广告语赫然醒目,商场的招牌满目尽是。这一切,都使黔西这座小城愈发显得具有都市气味。我不敢相信,眼前的黔西还是父亲印象中的黔西吗?还是父亲向我描述的那样的黔西么?我不知道从前那个黔西的夜晚是怎样的。许是皓月下安静的田野里与桑树间飘着的几声蛙鸣蝉啼,轻而薄的月光似一层白纱;许是一家人团坐在门口阔地高天的说笑着,好不惬意。但我眼前的黔西却是如此迷人:夜幕拉下,华灯初上,暮色并没有减退这座城市的热情,倒像是美人披上了轻纱,平添了更多妩媚的颜色,仍旧是人潮如海。黔西的夜晚伴着五色的灯

13、光与绚丽的色彩开始,有行人,有小贩,又相挽而笑的恋人,有怡然自得的老少。华灯旖旎,万家灯火,一切都秩序井然,似在不断上演一场场华丽的舞台剧,包罗万象。不得不说,黔西的变化是巨大的:从前的绿瓦红墙,如今的新建高楼。然而这一切的变化,溯其根源都是社会的变革和黔西小康社会的建设。小康社会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物质上的极大丰盛,更是精神文明上的极大满足。这就如同评判一个人,只有身体和灵魂同时丰盈,才会让自己上升到新的高度、暖度和亮度。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不但要先做到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更要矢志建设精神文明。这样的小康,才是完满的小康,才能真正让人无论是躯体的营养所需还是思想文化的满足上都从贫瘠迈向富足。作为这一切的享受者,我们要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我们要似那太阳一样,为国家,为社会,发一份光,散一份热。岁月来兮,吾之黔西小康至兮,民族之运祚盛兮,泱泱中华兮恒立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