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31256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主要内容1题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具有生命的生物体具有的一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还有如生殖、遗传和变异等功能。2.新陈代谢: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生物总是在不断地重新建造自身的特殊结构,同时又在不断地破坏自身已衰老的结构,这个过程就叫做 3.受刺激后产生生物电反映的过程及其表现为兴奋,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称为兴奋性。受刺激后能较为迅速产生兴奋的组织 神经、肌肉、腺体统称为可兴奋性组织。4.适应性:在反复出现的环境变化中。机体的适当的反映克服因这种环境变化造成的危害,保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5

2、.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是主导,特点是迅速。局限和短暂。体液(内分泌调节、旁分泌调节、自身调节)调节是辅助,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自身调节是局部,特点是幅度较小,不十分灵敏。6.肌纤维同其他细胞一样,有细胞膜(肌膜)细胞核,细胞质(肌浆)肌浆中充满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和复杂的肌管系统,每个肌细胞都含有上千条沿细胞长轴走行的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沿长轴呈现规律的明暗交替,分别称为明节和暗节。暗带的中央有一段相对较亮的区域,称为H带。H带的中央,即暗带中央,有一条横向的线,称为M 线,明带中央也有一条线,称为Z 线。或者z 盘。横管是肌肢在明暗带交界处的的内凹隔而成。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

3、受刺激使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静息电位存在对细胞膜外正内的状态,称为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称为超极化;静息电位减少称为去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称为复极化。产生静息电位的原因:细胞膜内外Na 离子、 K 离子的分布不均匀。细胞膜具有选择适应性。跨膜电位分为:静息电位实际上是K 离子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是NA 离子的平衡电位。8.兴奋在神经 肌肉接头的传递。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神经末梢对ca 离子通透性增强,ca 离子内流入神经末梢内接头前膜内囊胞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乙酰胆碱释放介入接头间隙乙酰胆碱与终极膜受体结合 受体构型改变终极膜对na 离子、k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4、 产生终极电位 终极电位引起肌膜AP兴奋。兴奋传递的特点:化学传递 递质为乙酰胆碱 单向性传递:由运动神经末梢时间延搁:兴奋传导过度在接头处比在同一细胞中慢 0.51.0 毫秒 肌纤维不可传递9.肌肉收缩的全过程:肌膜的电位变化触发肌肉收缩,即兴奋 收缩藕联横桥的运动引起肌丝的滑动肌肉收缩后的舒张基本步骤:电兴奋通过横桥管系统传向肌纤维深处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对ca 离子的释放和再聚积10.肌丝滑行过程: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ca 离子进入肌浆ca 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构型变化 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的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分解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 牵

5、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 =肌细胞收缩肌肉舒张也需要能量,用在ca 离子泵上11.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粘滞性肌肉在外力(牵拉或者负重)作用可被展长的特性称为伸张性当外力取消后,肌肉又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做弹性粘滞性是由于肌浆内各分子之间的相互摩擦所产生12.肌肉具有兴奋性和收缩性肌肉在刺激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力叫做兴奋性肌肉当兴奋性产生缩短反应的特性叫收缩性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刺激的持续时间13.阈强度: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基强度: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叫做:利用时:用基强度来刺激组织时,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的作用时间,叫做:兴奋

6、性的指标:强度时间曲线阈强度时值时值:从两倍的基强度刺激作用于组织引起兴奋所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14.肌肉收缩根据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频率而分为:单收缩、强制收缩单收缩:肌细胞受到一次短促的刺激时,被刺激的细胞产生一次动作电位,紧接着进行一次收缩,称为:分为三个时期:潜伏期、缩短期、宽息期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缩短状态,称为:强直刺激:引起强直收缩的刺激,称为肌肉收缩的形式: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当负荷达到或超过某一数值时,肌肉在收缩时,不能缩短。但肌力却达到最大值。这种肌肉收缩称为:离心收缩: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这种收缩称为:等动

7、收缩:在整个关节活动范围内肌肉从恒定的速度的最大用力收缩15.运动单位:是有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若干条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分为:运动性运动单位(快肌运动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慢肌运动单位)16.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17.体温: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各种物质,统称为:人体体重的:60%70%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体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中介循环的血液是具有以下机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机能凝血功能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透明液体为血浆,占全血的50%-60% ,中间薄层白色物质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占1%,下层暗红色不透明固体部分为红

8、细胞,占40%-50%正常成年人的血浆总量:简称为血量,约相当于体重的7%-8%18.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人的脾脏只储存血小板,占30%胶体渗透压是指大分子形成的渗透压,晶体渗透压是有小分子或离子形成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上升、水的含量下降、吸水能力变强19.血液中具有抗酸和抗碱双重作用的成对物质,称为缓冲对血浆中的3 对缓冲对于红细胞中的4 对缓冲对构成缓冲体系20.通常从每100ml 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表示碱储备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量平均5.0*10n 女性:正常红细胞呈双凹园碟形,直径约为78um 周边最远处:2.um;中央最薄处1um。21.正常成年人白细胞重数(4

9、.010.07 10 9/2,血小板数量 (100300) 10 9/2有核 ,天色功能 ;粘着 ,聚集 ,释放 ,收缩 ,吸附肌凝 (球 )蛋白 - 粗肌丝 ;肌纤 (动 )蛋白 - 细肌丝 ; 调节蛋白 -原肌凝蛋白 ,肌钙蛋白动作电位的传导过程实际上是沿着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因为也称为动作电位的扩这也是它的幅度和形状在长距离传导中保持不变的原因22.参与活动的运动单位数目与兴奋频率的结合,称为运动单位动员,也称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对肌纤维的影响; 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2,酶活性的变化;3,肌纤维类型的变化快肌和慢肌运动单位的比较特性快肌 (FT)慢肌 (ST)有氧代谢能力低高无氧

10、代谢能力高低毛细血管密度 (运输 0)低高收缩进度快慢收缩力量大小运动模式速度类活动耐力类活动在运动中的主要分布非耐力运动量高耐力运动量高持续工作能力弱强形态特征直径较大 ;肌浆网 (内原网 )含有较多的收缩蛋白肌纤维周围的毛细血管比较丰富血液供应较好 ;含有较多的肌红蛋白;含有较多的线粒体,且体积较大23,心肌组织具有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收缩性(生理中的特性)通过闰盘传导24,心脏和血管组成肌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 ,称为血液循环.功能 ;1,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使新陈代谢能不断进行.2,体内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或其他体液因素,通过血液运输,才能实

11、现机体的体液调节25,3,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血液防御动能的实现心肌 CELL 上有别于骨骼肌CELL 的特点1,对细胞外液CA 2+ 浓度有明显依据性;,有利于血液的不断循环活动2,全或无式全部收缩3,不发生强有收缩26,绝对不应期:无论给予多大刺激,心肌CELL应 ,兴奋性为差,是、称为局部仅应期:给予强刺激可使膜发生部分除极或局部兴奋,但却不能全面去极爆发动作电位,称为 有效不应期:从去极开始到复极(过-60MV)这段时间内,给予刺激均不能使心肌爆发动作电位,称 ,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自动节律性:心肌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称为 窦性心律:从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节律性活

12、动,称为 ,( 从外部位异位心率)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 心率 :是心脏周期性机械活动的频率,既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常人安静状态,60100 次 /分 , 新生儿 130 次 /分 以上27,每分钟由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每输出量心率=每分摄氧量 /动 -静脉氧差(安静 60ML80ML)从体表面积 (M2) 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心舒张末期 ? 100%28,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每搏心输出量 , 静脉回心血量, 心率 , 心力储蓄影响因素 心室舒张充盈持续时间 脉回流速度29,心力储蓄 (心泵功能的储蓄): 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增加而增加的能力1, 舒张期储蓄取决与心率储蓄和每搏输出量储蓄2, 收缩期储蓄(是指最高心率与安静心率的差值)(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的差值30,动脉血压 : 是在心血管系统内有足量的血液(4)充盈的前提下,由心室射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