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立德树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08846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做好立德树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做好立德树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做一个立德树人的好老师新疆地处祖国边疆,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教育基础薄弱, 又处在反分裂斗争的最前沿,发展教育事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 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新疆特色的路子。在新疆当老师,不仅 要传授给学生各种知识,更要以心换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大量 心血,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健步如飞。下面我就结合怎样做立德树 人的好教师谈谈我的想法。一、焕发知识固有的生命活力学科知识和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认识对象,传授知识 并用知识来培养人,这是不证自明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教学活动的 逻辑起点,然而,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就出在这个起点上。当我们把教 材呈现的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后,他

2、们为什么没有因此获得期 望中的智慧成长和人生发展?对知识的精细讲解再加上反复的练习 应用是否就意味着对知识的教学已经完成,是否已发挥出知识所承载 的全部教育价值?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必将引导我们对司空见惯的知 识以及知识的教学做出新的认识。众所周知,知识都是人类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产生的,每一知 识都是对认识对象本质特征的反映,而每一知识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 思想方法的运用,都寄托着人类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追求。因此, 对于某一具体知识而言,它所承载的意义绝不仅限于字面所表达的含 义,更有在知识发现过程中人的理智和精神的付出,这正是知识固有 的生命活力。它是知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潜在意义的总和,既

3、包括 字面直接出来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含义,又包括借助于一定睥理解力揭 示出来的只可以体验、意会的含义。也就是说,知识完整而丰富的内 涵应当包含满足人的自然生命需要的功利性(有用性)含义和精神生 命需要的非功利性含义,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利 于保持知识的生命活力。二、唤醒学生天然的学科热情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而走进你的课堂,那么作为教 师,你是失败的。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为了升学率而走进你的学校, 那么作为校长,你是失败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正在失去它应有的精 神魅力,除了作为追求功利的工具,人们对它几乎别无他求。这是教 育的悲哀。在当下浮躁与功利之风的包围之中,用教师的热爱

4、点燃学生,唤 起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唤起人长久的热爱。一旦终身兴趣培养起来, 人的创造性将具有无穷的动力,这股力量势如破竹,无可阻挡。语文 老师讲离骚,好像被屈原附体一样,散发出一种人性的光芒,学 生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学生无不被屈原那种灵魂的美、精神的美, 所深深地吸引。生物老师说,动物是怎么求偶的?昆虫闻味,孔雀开 屏,人呢?看品质。话音未落,十六七岁的高中学生都已在下面 叽叽嘀喳了。你被学科融化,你就是它,它就是你,而绝对与考点无 关。作为一名教师,能为学生展示自己所教学科的无穷魅力,充分挖 掘教材中所蕴含的美感:语文课的形象美,数学课的逻辑美,历史课 的庄严美,地理课的自然美,理化课的

5、创造美,音乐课的旋律美,体 育课的运动美让学生从内心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和好奇 心,引领学生走上探索之路,为他小小的质疑与独特的见解而喝彩, 为他展露的天赋而叫好,直至看着他越走越高,越走越远这样, 才不愧为人师。三、滋生学习自在的美好道德在所有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中,课堂生活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个, 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中, 70%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的“影响力”还远 远没有开发出来。对于学生,课堂生活与成人的业务活动相比,更具 有“恒业”的特征,从而成为学生的核心生活。这就像蒙塔古说的:“儿 童仰看天上的浮云和地上的蚂蚁,都是学习。”正因为这样,我们只有 依靠课堂生活,才可能有效地结合学生的整

6、个历史的、社会的、生长 的生活。德育的主体部分才能从游离于课堂生活之外的“另类”工作, 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从心理学上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以宇宙和社会的真 善美为对象,活动、实践、阅读、研讨、思考,进行着得到最高享受 的学习创造活动,充满生命整体的光辉,成长与创造的欢乐大大超越 了低层次的竞争之乐,没有庸俗的、功利的、低级的争端或竞争,有 的是追寻、探讨和思想的碰撞,充满诗意和科学的精神、态度,不断 地给人以感动,生命自然而流畅地发展着,向上、热情、友爱、自信、 乐观等许多美德都在不经意地形成和发展。他们爱学习、爱学校、爱 世界,悦纳自己,也悦纳他人,进而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

7、人。素朴 活动带来素朴情趣。即使学生体会到了为善的快乐,通常也不是说教 的结果,而是生活自身的教诲,他们美好地生活着,因而健康地成长 着。生活中的自成、熏陶所形成的道德感比针对利益进行运筹的思考 要稳定和深刻得多。学生通过学习生活可以自己体会德性的美,它充 满不可言喻的诗意,连结着活生生的精神血脉,培养着学生的纯真、 向上、美好、友善,并以这种积淀的方式、最不刻意的方式,形成个 体之本性。学习不是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换红色分数的鏖战,而是学生自成 美好道德的过程,是学生铭刻生命的记忆,是学生郑重而庄严的成长。孟子早就提出:“学问之道,求其放心而已矣。” “放心”,就是让学 生的心灵打开,用心灵的情思、智慧去感受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而获 得领悟,人格的、智慧的、情感的、文采的、美学的各种因子,融合 成为学生心灵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才会开始沐浴阳光,开始自然成 长,开始滋生美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会落实其中。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