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308407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四川单招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甲骨文的 “王 ”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上面不加一横,董作宾称之为“不戴帽子的王 ” (图 1 3),见于武丁卜辞和武乙、文丁卜辞,另一种上面有一横,为“ 戴帽子的王 ” (图 4 6),行用于其他各时期。孙诒让契文举例所依据的刘鹗铁云藏龟以武丁卜辞最多,其中的 “ 王 ” 字,孙诒让释为 “ 立 ” ,卜辞无法通读。到罗振玉的殷墟书契考释才释出此字。罗振玉首先把说文解字所收的古文和金文进行对比,释出 “ 戴帽子的 ” 是“ 王” 字;接着指出,其异体作省其上画的形式, “ 亦 王 字” , “ 且据所载诸文观之

2、,无不谐也” 。“ 王 ”字释出来了,使一大批卜辞可以读通,也证实了这是殷王室的遗物。但是这个字的构成一直困扰着古文字学家们。有的说,此字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所以是 “ 王” ;也有人说下面像火,火盛像王德,故以为 “王 ”。如此等等,其说不一。直到 1936 年,吴其昌根据青铜器丰王斧的铭文和器形,并列举甲骨文、金文很多“王 ”字的写法,第一次提出“王字之本义,斧也” ,才解决了这一问题。从字形看, “ 王” 字是横置的斧钺的象形。从甲骨文、金文 (图 7 9)的写法中还可以看出,最下一笔的初形不是平直的 “ 一” ,而是具有孤刃之形,上端的一横或两横像柄或金属斧钺阑。 “ 王 ”字像斧钺

3、之形是因为 “ 王 ”这个称号是从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演化来的,国家出现以后,才成为最高统治者的专名。而斧钺正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在原始社会晚期的军事首领墓葬中,曾发掘出随葬的玉钺、石钺,其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史记 殷本纪记载,殷王曾封周族首领姬昌为西伯,“赐弓矢斧钺 ”,授予他对周围小国的征伐之权。那么为什么一定要用横置的斧钺呢?这也是由它产生的时代决定的。横置是斧钺实施砍杀功能的状态,而最早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荷马时代的希腊人领袖握有的权力不大,亚里士多德说: “ 假如阿伽门农王获得在战场上杀死逃兵的权力,那么在战后的评议会上却只能忍受责骂。 ”这就是 “ 王 ”要用一个正

4、在执行斩杀的横置斧钺来表示的原因。但这一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说文解字 “ 王”字下说: “ 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 这显然是后人的臆测了。(摘编自罗琨甲骨文解谜)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甲骨文中,所谓 “ 戴帽子的 ” 和 “不戴帽子的 ”“ 王 ” 字,是指 “王” 字最上面有没有一横。B罗振玉通过比较说文解字的古文“ 王” 字和金文 “ 王 ”字,释读出了甲骨文的 “王”字。C对于 “ 王 ” 字的形体构造有种种说法,最后吴其昌提出“ 王” 是斧钺的象形,才解决了这一问题。D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所以人

5、们采用像斧钺之形的“ 王 ”字来表示军事首领。解析 D 项中 “ 古代只有氏族社会的军事首领才拥有斧钺” 的说法与第3 段的表述有异,属无中生有。答案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所谓 “ 且据所载诸文观之,无不谐也” ,是说 “王 ” 字释读出来以后,含有“王 ”字的句子可以读通了,没有不顺畅的。B斧钺作为随葬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始终可以被置放在军事首领和最高统治者的墓葬中。C亚里士多德的话是说,荷马时代希腊阿伽门农王的权力仅限于战场上,离开了战场,这种权力就不复存在。D许慎说文解字根据后代的字形,误解了“王” 字的结构,以为其中三横代表了天、地、人三者。解

6、析 斧钺是军事统率权的象征的遗风一直延续到夏、商、周三代。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孙诒让之所以未能释出“ 王” 字,一个原因是刘鹗的铁云藏龟中所收“王 ”字字形单一,难以进行比较研究。B在罗振玉之前,由于未能释出甲骨文的“王 ”字,所以人们无法证实卜辞是三千年前殷王室的遗物。C从甲骨文、金文看,最早时候军事首领的权力只限于战场上,不但荷马时代的希腊如此,中国也是如此。D甲骨文、金文距离许慎太遥远了,不然的话,许慎是可以释读出甲骨文的“王 ”字,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解析 D 项中 “ 不然的话, 并正确解释它的字形结构的 ” 这句话在原文中没有依据。答案 D二、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现在一提到 “ 经” ,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 “经” 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 “纬 ”。没有 “ 经” , “纬 ”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 “ 经” 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 “ 经 ”,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 “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 ”,所以称作 “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 ,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着,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 榖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

8、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 ” ,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 “经 ” ,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 “ 袖珍本 ” 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

9、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 ” 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 “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 ”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

10、了。(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 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4下列关于 “ 经”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所谓 “ 经 ” 是指古代经典,其实“ 经” 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B在纺织时, “经 ” 是 “纬 ” 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 ”也是同样的道理。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 ”,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 经纬” 之“经” 没有关系。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 经 ” 。解析 A 、 B、D 都能从文本第一段中找到依据,而C 中的 “ 而跟 经纬 之经 没有关系 ”

11、错误,原文有 “没有 经 , 纬 就无所依托 ” 这样的陈述,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的书才是 “ 经 ” ,也是承认 “ 经 ”是非常重要的,显然也考虑到了 “ 经纬 ” 的关系。答案 C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 经 ” ,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左传公羊传榖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解析 A 、 C、D 分别分布于二、三、四段,B 中“尽管很重要 ”属无

12、中生有。答案B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 “ 经 ”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作 “经 ”。B论语采用“ 袖珍本 ” 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 “人性化 ”了。D从杜甫的诗句 “ 小儿学问止论语” 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解析 C 项中 “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 ”表述有误,从第四段可知,论语的内容 “ 多为常理常情 ”。第三段中的 “庄重性大大降低了 ” 中的 “ 庄重 ” 指阅读论语

13、时的方式,并非其内容。 A 、B、D 都从文本中可得证据。答案 C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交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人说,如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自己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 ” 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到晚唐大概就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