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30805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铆工宣贯文档(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基本检验标准(韧工部分摘录)XXX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第一,科学管理,以质量求效益,以产品的实际使用效果为最 终评价,努力生产由用户满意的高质量的压力容器。设备制作相关技术标准一、GB150-98钢制压力容器摘录:10制造、检验与验收10.1.6 容器主要受压部分的焊接接头分为 A、B、C、D四类。a)圆筒部分的纵向接头(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除外)、球形封头 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的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 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均属A类焊接接头。b)壳体部分的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的接头、长颈法兰与接 管连接的接头,均属B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C、D

2、类的焊接接头除外。c)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的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连接的接头,内 封头与圆筒的搭接接头以及多层包扎容器层板层纵向接头 ,均属C类焊接接 头。d)接管、人孔、凸缘、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的接头,均属D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B类的焊接接头除外。10.1.7 凡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应有确认标记。在制造过程中,如原有确认标记被裁掉或材料分成几块,应于切割前完成标记的移植。确认标记的表达方式由制造单位规定。对有防腐蚀要求的不锈钢以及复合钢板制容器,不得在防腐蚀面采用硬印 作为材料的确认标记。10.2冷热加工成形10.2.1 根据制造工艺确定加工裕量,以确保凸形封头和热卷筒节成形后的厚

3、度 不小于该部件的名义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冷卷筒节投料的钢板厚度S s不得 小于其名义厚度减钢板负偏差。制造中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防腐蚀 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梢等缺陷应予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 3。修磨的 深度应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S s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予以补焊。对于复合钢板的成形件,其修磨深度不得大于复层厚度的3%,且不大于1mm,否则应予补焊。10.2.2 坡口表面要求:a)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b)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T b540MPa的钢材及Cr-Mo低合金钢经火焰切 割的坡口表面,应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当无法进行磁粉或渗透

4、检测时 ,应由切 割工艺保证坡口质量。c)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其母材两侧表面 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的边缘 的距离计)的氧化物、油污、熔渣及其它有害杂质。10.2.3 封头10.2.3.1 封头各种不相交的拼接焊缝中心线间距离至少应为封头钢材厚度Ss的3倍,且不小于100mm。封头由成形的瓣片和顶圆板拼接制成时,焊缝方向只 允许是径向的和环向的。先拼板后成形的封头,具拼接焊缝的内表面以及影响成形质量的拼接焊缝 的外表面,在成形前应打磨与母材齐平。10.2.4 圆筒与壳体10.2.4.1 A B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应符合表10-1的规定。锻焊容器A、 B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应不大于对口处钢

5、材厚度S s的1/8,且不大于5mm。复合钢板的对口错边量b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表 10-1mm对口处钢材厚度S s按焊接接头类别划分对口错边量bAB 121/4Ss12203 20403405035016/1 Ss且 10W1/8S s,且W20注: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的环向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圆筒或封头对接连接的A类接头,按B类焊接接头的对口错边量要求。10.2.4.2 棱角度焊接接头环向形成的棱角度E,用弦长等于1/6Di,且不小于300mm的内样 板或外样板检查,其E值不得大于(S s/10+2) mm,且不大于5mm。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度 E用长度不小于300

6、mm的直尺检查,其E值 不得大于(S s/10+2) mm,且不大于5mm。10.2.4.3 B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相连的 A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板 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w 10mm,两板厚度差超过3mm;或薄板厚度10mm, 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5mm时,均应按大于1:3的斜度单面 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的方法将薄板边缘焊成斜面。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对口错边量b按10.2.4.1的要求,且对口 错边量b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 b时,不应计入两板厚 度的差值。10.2.4.4 除图样另又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壳体

7、长度的 1%。当直立 容器的壳体长度超过30m时,其壳体直线度允差应符合JB4710-92钢制塔式 容器的规定。注:壳体直线度检查是通过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0、90、180、270四个部位拉0 0.5mm的细钢丝测量。测量位置离 A类接头焊缝 中心线(不含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的接头) 的距离不小于100mm。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直线度时应减去厚度差。10.2.4.5 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mm。组装时,相邻筒节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 外圆弧长,以及封头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 A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 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10.

8、2.4.6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的主轴中心线。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的 水平或垂直,其偏差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的1% (法兰外径小于100mm的,按100mm计算),且不大于3mm。法兰的螺拴孔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上注明。10.2.4.7 直立容器的底座圈、底板上地脚螺拴孔应跨中均布,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允差和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不大于2mm。10.2.4.8 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 的焊缝。10.2.4.9 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10.2.4.10 承受内压的容器组装完成后,

9、按要求检查壳体的圆度。a)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的内径与最小的内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的1% (对锻焊容器为1 %。),且不大于25mm;b)当被检断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 ,则该断面最大直径与 最小直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的1% (对锻焊容器为1 %。)与开孔 内径的2%之和,且不大于25mm。10.2.7机械加工和非机械加工表面的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分别按 GB/T1804-92中的m级和c级的规定。线性尺寸的极限偏差数值mm公差 等级尺寸分段0.53366303012012040040010001000200020004000f (精密级)0.050.05士 0

10、.10.150.20.30.5m (中等级)0.10.1士 0.20.30.50.81.22c (粗糙级)0.20.3士 0.50.81.223 4v (最粗级)0.5士 11.52.5 468二、JB4710-92钢制塔式容器摘录:7制造、检验与验收7.1塔器的制造、检验及验收必须符合 GB150-1998,且应遵守本章规定。7.2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塔器外形尺寸允许偏差mm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圆度按 GB150-19982直线度任意3000mm长圆筒段偏差w 3mm;圆筒长度 LW 15000mm, 偏差 L/1000 ; L 15000mm 时偏差 (0.5L/1000+8)

11、。3上、卜两封头外侧之间的距离1.5mm/m,且不大于士 50。4基础环底面至塔器下封头与塔壳连 接焊缝距离1000mm裙座长,偏差 1.5mm, 且最大值为6mm。5接管法兰至塔器外壁及法兰倾余卜度 5mm;倾斜度w 0.56接管或人孔的标高接管士 6mm人孔士 12mm7液卸计对应接口间的距离士 3mm8接管中心线距塔盘面的距离士 3mm9液卸计对应接口周向偏差1mm10液卸计法兰面的倾斜度0.3mm11液面计两接管长度差5mm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9版)摘录:第24条 用于制造受压元件的材料在切割(或加工)前应进行材料标记 移植。第25条 压力容器的筒体、封头(端盖)、人孔盖、

12、人孔法兰、人孔接 管、膨胀节、开孔补强圈、设备法兰;球罐的球壳板;换热器的管板和换热 管;M36以上的设备主螺栓及公称直径大于等于 250mm的接管和管法兰均作 为主要受压元件。第69条压力容器的组焊要求如下:1 .不宜采用十字缝。相邻的两筒节间的纵缝和封头拼接焊缝与相邻筒节的纵缝应错开,其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外圆弧长一般应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2 .在压力容器上焊接的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等,应采用与压力容器壳体 相同或在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方面相似的材料,并用相适应的焊材及焊接工艺 进行焊接。临时吊耳和拉筋的垫板割除后留下的焊疤必须打磨平滑,并按图样规定进行渗透检测或磁粉检测,确

13、保表面无裂纹等缺陷。打磨后的厚度不应小 于该部位的设计厚度。3 .不允许强力组装。4 .受压元件之间或受压元件与非受压元件组装时的定位焊,若保留成为焊 缝金属的一部分,则应按受压元件的焊缝要求施焊。第75条 筒体(含球壳、多层压力容器的内筒)和封头制造的主要控制 项目如下:1 .坡口几何形状和表面质量。2 .筒体的直线度、棱角度,纵、环焊缝对口错边量,同一断面的最大最小直径之差。3 .多层包扎压力容器的松动面积和套合压力容器套合面的间隙。4 .封头的拼接成形和主要尺寸偏差。5 .球壳的尺寸偏差和表面质量。6 .不等厚的筒体与封头的对接连接要求。第105条胀接的基本要求:1 .柔性胀接的要求:柔

14、性胀接分为贴胀和强度胀接。贴胀时管板孔内可不开梢。强度胀接管板孔内应开矩形梢,开梢宽度为(1.11.3) (d t)1/2(d为换热管 平均直径,t为换热管壁厚),开梢深度为0.5mm。强度胀接应达到全厚度胀接, 管板壳程侧允许不胀的最大深度为 5mm。胀接前,应通过计算胀接压力进行试 胀,试胀的试样不少于5个,测试胀接接头的拉脱力q,贴胀应达到1Mpa,强度胀 接应达到4Mpa。胀接时可通过适当增加胀接压力使其达到规定的拉脱强度。2 .机械胀接的要求:在进行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试胀时,应对试样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 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突变,喇叭口根部与管壁的结合状态 是否良好等,然后检查管板孔与管子外壁的接触表面的印痕和啮合状况。根据 试胀结果,实际确定合理的胀管率。四、HG20584-1998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摘录:3制造用原材料3.0.4受压元件用钢板的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各条要求。容器制成后的钢板表 面也应符合此要求。1、钢板表面允许存在深度不超过厚度负偏差之半的划痕、轧痕、麻点、氧化皮脱落后的粗糙等局部缺陷。2、深度超过上款规定的缺陷,以及任何拉裂、气泡、裂纹、结疤、折叠、压入氧化皮、夹杂、焊痕、打弧弧坑、飞溅等均应予以打磨清除。清除打磨的面积应不大于钢板面积的30%,打磨的凹坑应与母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