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305068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劳动合同范文合集十篇劳动合同篇1同志,于年日进入本单位,最后一期劳动合同由年月日至年月日。现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条款,自年月日起与同志劳动合同。如对本决定有异议,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单位盖章)年月日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的终止时间应写到当月的月底或之前日期(如12月30日或31日),切不可以下月月初的日期(如1月1日)作为终止时间,否则单位要多交一个月的全部保险费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分为两种形式:终止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A、终止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到期不再续签;B、解除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期内中断劳动关系;.此决定一式两份,一份给本人,一份存档,

2、最好由其本人签字认可。属劳动者本人意愿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关系的,需提供个人书面辞职申请或经劳动者本人签字的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均应提前以书面形式告知。1.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不含本注内容;2.如为合同期满或劳动者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终止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四十四条之规定;3.如合同未到期经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三十六条之规定;4.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或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单位解除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三十七条之规定;5.合同未到期但劳动者存在违纪行为

3、或试用期内不符合使用条件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之规定;6.合同未到期但劳动者因身体或能力原因无法胜任工作,或是合同条件变化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发协商无果需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四十条之规定;7.其余未尽条款请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如有疑问请进一步咨询人事处劳资科:84390038劳动合同篇2劳动合同的解除可分为双方解除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前途与生活_,也关系到用人单位的生产与工作秩序,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规、条例对此作了全面的规定,正确地理解和适用这些规定将有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有

4、效解决。下面简述几种劳动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一、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权。劳动法第31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了劳动者的一般解除权。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只需要提前30日通知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必要的准备,防止影响生产和经营。在试用期则应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的辞职权是其自主择业权的具体表现,是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该项权利使得处于弱势的劳动者随时可以辞职,既可以防止权利受到侵犯,又保障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二、劳动者的特殊解除权。劳动者特别解除权是指劳动者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就可即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即时辞职是由于用人单位侵犯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赋予劳动者即时解除权能够及时地使劳动者脱

5、离伤害,是对处于优势地位的用人单位的对抗,是一种权利平衡。即时辞职会对用人单位正常的生产和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法律只限于用人单位有过错行为时劳动者才能即时辞职。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行使特别解除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仅限于下列情形:一是用人单位强迫劳动的。劳动关系应当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用人单位采用暴力胁迫手段强迫劳动,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犯罪,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二是用人单位未履行支付劳动报酬、提供劳动条件和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是劳动合同的标的,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对等地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提

6、供劳动条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些义务几乎都是根本性的,违背了这些义务对于劳动者利益是很大的侵害。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有权无条件地即时解除劳动合同。三是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内部民主程序制定,而且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是无效的,因此导致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劳动者有权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四是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无效分为部分无效和全部无效。部分无效的条款可以变更并没有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一般不能即时解除。只有全部无效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者继续履行会使劳动者受到更大侵害的,劳动者可以即时解除。三、劳动者单方解除

7、劳动合同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劳动合同能否约定违约金。如果约定有违约金条款,劳动者在履行提前30日告知义务之后,是否还承担违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劳动法并未作出明文规定。劳动合同法第22条至第25条对此却做了明确规定,即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期限约定且为职工提供培训和违反保守商业秘密或者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从劳动关系整体上讲,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但是实践当中,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基本上都是抢手、稀缺的人才,大多数工作较稳定的普通劳动者是不会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因此,企业在与劳动者(特别是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协商的

8、情况下约定劳动合同的违约条款应该是公平的,但违约金的数额应根据岗位的重要程度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培训的实际投入而定。这样的约定对于稳定劳动关系无疑是有益的。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还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对于这种情况,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了因用人单位过错,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1年给予劳动者本人1个月工资收入的经济补偿。这些规定表明了我国的劳动立法已日趋完善,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了愈加充分的保护。同时,法律法规的细化,也使我们在司法实践中的认识更加统一,更有助于劳动争议案件的解决。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相对较简单,只要提前30日递交辞职报告或在试用期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即使用人单位不同意也不可阻止其离开企业,用人单位可以扣发其未领走的薪酬或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承担约定的违约金。易发生纠纷的多集中在用人单位(特别是国有企业)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方面。由于劳动法对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也只重实体而轻程序,加之解除劳动合同直接关系到劳动者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而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